搜尋條件: 空腹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24

糖尿病患者吃什麼好?5種低GI食物,吃了幫你控制血糖

tCol 2023-08-03

NOW健康

糖尿病患者吃什麼好?5種低GI食物,吃了幫你控制血糖

糖尿病會帶來重大的健康風險,包括心臟病、腎臟病、神經系統疾病和視力問題等併發症。在美國有超過3400萬人患有糖尿病,占總人口的10.5%,其中大多數是罹患第2型糖尿病。

閱讀更多

頸部腫塊、聲音沙啞、吞嚥不適!甲狀腺癌警訊與治療,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tCol 2023-07-17

照護線上

頸部腫塊、聲音沙啞、吞嚥不適!甲狀腺癌警訊與治療,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醫師,我的脖子有摸到一顆硬硬的東西。」28歲的林小姐指著頸部左側說。「會痛嗎?」醫師問。「不會。」林小姐搖搖頭。

閱讀更多

迎「芒種」濕疹也報到!濕熱易引發皮膚「紅、腫、癢、痛」…中醫示警:愛吃這些食物恐癢死

tCol 2023-06-06

郭美懿

迎「芒種」濕疹也報到!濕熱易引發皮膚「紅、腫、癢、痛」…中醫示警:愛吃這些食物恐癢死

今(6/6)日是24節氣中的「芒種」,隨著梅雨季到來,高溫濕氣重形成濕熱環境,許多人因此皮膚發癢。醫師提醒,夏天易引發濕邪和熱邪,造成濕疹、痰多、食慾不振、胸悶、排便鬆散等症狀。除了改善外在環境降低誘發因子,飲食上也要慎防海鮮、芒果、荔枝、鳳梨等過敏食物,以免使皮膚搔癢加劇。

閱讀更多

18顆荔枝=1杯全糖珍奶!營養師曝「健康吃3原則」:抗氧化、促膠原蛋白合成,2種人少碰

tCol 2023-05-31

郭美懿

18顆荔枝=1杯全糖珍奶!營養師曝「健康吃3原則」:抗氧化、促膠原蛋白合成,2種人少碰

每年5~8月是荔枝的盛產期,荔枝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脂肪、檸檬酸、果膠以及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維他命C更是蘋果的18倍!不過荔枝糖份高, 空腹 吃容易促進胃酸分泌,從中醫角度荔枝更屬「發物」,吃多易上火,也容易誘發濕疹發作。營養師提醒,品嚐荔枝要注意3件事,另糖尿病患及熱性體質者也別多吃。

閱讀更多

台灣每2人就1人罹「幽門桿菌」恐引發胃癌!胃痛、腹脹…這些症狀要當心,5招降低感染率

tCol 2023-05-24

郭美懿

台灣每2人就1人罹「幽門桿菌」恐引發胃癌!胃痛、腹脹…這些症狀要當心,5招降低感染率

上班族張小姐長期有胃痛、腹脹、噁心等症狀,本來以為只是工作壓力大及生活緊張,但就醫檢查後卻發現感染幽門桿菌,導致慢性胃發炎,出現胃淋巴瘤前期病癥。幸好使用三合一制酸劑與抗生素2周後,成功根除幽門氏桿菌,胃部逐漸恢復正常,只需要1年後再追蹤。

閱讀更多

改善脂肪肝,吃巧克力與酒精真的有效嗎?

tCol 2023-04-16

栗原毅

改善脂肪肝,吃巧克力與酒精真的有效嗎?

目前已經證實,有兩樣食品可有效改善脂肪肝。更棒的是,這兩樣都是各位身邊可見,同時也是大家都愛的食品,那就是巧克力與酒。(原文刊載於2019/1/30,更新時間為2023/4/16)

閱讀更多

兩度罹癌、切除2/3肝臟,卻越活越健康!他抗癌15年領悟「與自己和解」:找回2關鍵「癌就走了」

tCol 2023-04-16

郭美懿

兩度罹癌、切除2/3肝臟,卻越活越健康!他抗癌15年領悟「與自己和解」:找回2關鍵「癌就走了」

台北醫學大學榮譽教授韓柏檉從2012年癌症復發迄今已逾10年,儘管切除三分之二肝臟,他卻自覺越活越健康,「還有人說我變年輕了呢!」10年來他鑽研養生之道,也推廣舒食而被封為「全台灣最會打果汁的男人」。他說,與癌細胞和平共處,就是要「趨吉避凶」,吃原型食物、天然舒食,維持規律運動與優質睡眠,「越自然,越防癌」;也要從心去寬解,「把開心和愛找回來,癌就走了。」

閱讀更多

吃完飯血糖飆到180,她1動作立刻降…營養師揭關鍵:「肌肉會吃它」!吃對4種食物穩定控糖

tCol 2023-03-24

中時新聞網 方翊倩

吃完飯血糖飆到180,她1動作立刻降…營養師揭關鍵:「肌肉會吃它」!吃對4種食物穩定控糖

血糖可以從飲食控制,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關鍵。營養師李婉萍指出,一位病患自從身上帶了偵測血糖的機器後,只要飯後看到血糖飆到180mg/dL(正常 空腹 血糖為70~99mg/dl、飯後血糖80~140mg/dl),就會去運動、走路,1小時後血糖立刻掉到110mg/dL。李婉萍表示「肌肉可以吃血糖」,不管哪種運動型態對血糖都有幫助。

閱讀更多

一個減重醫師的告白:27歲就痛風、40後血糖也出問題…我用這招「控制體重」

tCol 2023-02-18

中壢天晟醫院體重管理中心主任徐光漢,採訪整理/聯合報記者翁唯真

一個減重醫師的告白:27歲就痛風、40後血糖也出問題…我用這招「控制體重」

編按:47歲的天晟醫院體重管理中心主任徐光漢,是知名的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師,但他自己卻是家族中第一個痛風患者,中年後更發現血糖也出問題,由於母親有糖尿病,讓他不敢掉以輕心,下定決心控制體重。他透過1天只吃2餐的方式減少熱量攝取,雖然一開始出現肚子不舒服、手抖等情況,但半年後逐漸培養出生理時鐘。他認為肥胖是許多疾病的根源,若BMI值超過27,最好能減重10~15%,避免三高、慢性病上身。

閱讀更多

是老了嗎?他吃飯常掉筷子,竟是「糖尿病神經病變」…醫籲「這些症狀」出現快就醫:不要拖

tCol 2023-02-05

郭美懿

是老了嗎?他吃飯常掉筷子,竟是「糖尿病神經病變」…醫籲「這些症狀」出現快就醫:不要拖

「是老了嗎?連筷子都拿不穩!」52歲陳先生向醫生抱怨,老婆老罵他吃飯時筷子常掉地上,他自己也覺得奇怪,右手腕怎會無力麻木?想不到就醫竟發現,這是由糖尿病引發的周邊神經病變。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嶸洲表示,很多糖尿病患者不自知或不在乎,常引發神經病變難以回復,一定要謹慎!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