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疾病會好嗎?我以後會不會不能走、變笨、甚至臥床?」這是病人被確診為巴金森氏病以後最關心的問題。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動作障礙科教授級資深主治醫師陳柔賢指出,病人、家屬的焦慮,來自於巴金森氏病是一種不可逆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主因是腦部基底核及黑質細胞退化,導致多巴胺細胞提早凋亡,當控制動作的多巴胺細胞退化超過六○%時,便開始出現症狀。
巴金森氏病的主要病徵包括動作緩慢、僵硬、顫抖、步態不良,有時會合併自主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如過度流汗、便祕等。
左旋多巴可改善顫抖症狀
陳柔賢提醒,出現巴金森的症狀,不一定就是原發型巴金森氏病,因為在臨床醫學上,「病」和「症」的概念不同。病人出現巴金森氏的症狀和表現,只能說有巴金森的「樣子」,實際上可能是原發型巴金森氏病、非典型類巴金森氏症、續發性巴金森氏症和遺傳性巴金森氏病。
他以原發型巴金森氏病為例解釋,病人顫抖是從單邊肢體的遠端開始,為靜止性顫抖,對左旋多巴(Levodopa)藥物反應良好,臨床症狀能有效改善。
非典型巴金森氏症的病人則沒有明顯靜止性顫抖,症狀大多同時發生在肢體兩側,對於左旋多巴反應不佳。非典型類巴金森氏症,包含了多重系統退化症的基體核型、多重系統退化症的小腦型、路易體失智症、巴金森氏失智症、皮質基體核退化症和漸進性上核的麻痺症。
續發性巴金森氏症則是指由其他疾病引發的症狀,例如中風、水腦症、頭部外傷、感染的後遺症。
隨著疾病的不同,病情進展,藥物反應也有所差異。診斷巴金森氏病,主要是依病人的臨床症狀和醫師的理學檢查判斷。陳柔賢解釋,核磁共振檢查只是用來分辨是否為其他疾病引起,核子醫學多巴胺受體掃描則能區分原發型巴金森氏病、非典型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氏病依病情的嚴重度分五期,不過,陳柔賢強調,巴金森氏病非癌症,病人知道疾病期別意義不大,因每個人病情進展都不同,有人是今年第一期,後年就進展到第三期,但也有人數年來都維持在第二期。對病友而言,最重要的是配合醫師指示「按時服藥」,減少血液中藥物濃度波動,當症狀減輕後,就能夠比較舒服地過日子、好好生活。
左旋多巴是巴金森氏症治療中,被認為最有效的藥物,建議空腹服用,劑型有短效型、長效型。健保一般給付短效型藥物,只有出現動作併發現象,如藥效波動、藥效漸退和異動症(身體無法自我控制地扭動)的病人,健保才給付長效型左旋多巴。
然而,病人平均服藥約七至十年,就會陸續出現異動症及藥效波動,當療效下降,就必須使用調高劑量並搭配更多種類藥物。若藥物治療無法改善症狀,醫師就會考慮進行「深腦刺激術」。
- 藥效波動:指肢體運動功能隨著病人對藥物反應的良好與否,出現時好時壞的波動現象。
- 深腦刺激術:以植入的電極針對腦部深處核區進行微量的電刺激,調控異常的神經電活動,以達到神經調控及改善症狀的目標。
持續「動」最能有效控制
雖然巴金森氏症是不可逆的神經退化疾病,藥物也只能改善症狀,病人仍可透過增加活動量、規律運動,維持較佳的生活品質。「當還能自由走動時,請選擇有重心移動的運動如太極拳、土風舞、騎單車;平衡有些障礙時,走路也算是一種運動,記得跨大步伐、擺動手臂。」陳柔賢說,此外,背緊貼牆站立(牆面與腰之間盡量不要有空隙,每天站三次,每次五分鐘)鍛鍊核心肌群,改善彎腰駝背。
如果家人出現巴金森氏症,照顧者除了陪伴之外,應該「每天強迫」病人定時運動,增加活動量如逛街、園藝等,減少勞動量如打掃家裡等。
因目前最有效控制巴金森氏病的方法是持續「動」,但希望是少量且持續,如每天運動兩次,每次至少三十到四十分鐘。而運動不是只有肢體,動腦也算,用腦最大的運動量就是「學語文」,因為聽、說、讀、寫會增強大腦活動,學台語、客語、日語等任何語言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