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3
林暐鈞
超高齡化社會來臨!台北大學以「大學責任與超高齡社會」為題,於11/08廣邀九校進行SIG交流研討會。下午場第一場為「青銀共學與世代共創」主軸,邀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系陳毓璟教授、樹德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徐國慶助理教授、東吳大學心理系汪曼穎教授,分享偏鄉青銀共創、 社區照顧 人才培育、在中高齡社區的大學生學習成效。
閱讀更多
2024-09-05
楊寧茵
「如果讓我在這裡住到人生的最後一刻,我願意!」— 高雄前金區大同社宅銀髮住戶 吳衡英我幾次到「林投好客廳」都會遇到人稱「衡英阿姨」的吳衡英,她總是很熱情地招呼來訪的客人,或者協助弘道的工作夥伴張羅好客廳的大小事,還在「共生祭」時負責擔任導覽長輩,每天帶好幾團分享社區大小事,「說不累是騙人的,但真的很開心!」我原本以為她一定本來就是一個活潑外向的人,結果她說:「其實我很內向的,是天天來好客廳改變了我!」
閱讀更多
2024-07-05
王淑芳(嫚嬣)
「來,雙手舉高,嘴角上揚,大聲笑出來,要露出八顆牙喔 !」在公園裡帶愛笑瑜伽團練,總常常看到有些長輩不好意思張口大笑,除了有損美觀的害羞外,最棘手的就是缺牙與口臭問題,尤其長期有抽菸、喝酒習慣的男性,口腔問題大多會讓他們失去自信。
閱讀更多
2024-07-05
王淑芳(嫚嬣)
人多的地方通常比較熱鬧,但有個地方就算人多,往往也安靜的讓人感到絕望。這就是我這些年來勤跑養老院的感受。
閱讀更多
2024-07-05
王淑芳(嫚嬣)
「老頭子」從年輕時就喜歡到處服務他人,對於公共事務的關心總是全心全意,他從公車司機的崗位退休後,更是全職投入公益服務。但我認識他七年多以來,從沒見過他的家人一起來參加協會的活動,他總是說家人忙。
閱讀更多
2023-10-16
優照護
今周刊編按: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台灣每年新增3~5萬腦中風患者,且終生發生率為四分之一,也就是每4人就有1人有中風危機。腦中風即使存活也常留下後遺症,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造成照顧者沉重負擔。正確的居家改造和居家照護,是協助中風患者重返家居生活重要的一步!
閱讀更多
2022-11-18
郭美懿
今周刊與新光醫院今(11/18)日攜手舉辦【擁抱熟齡Ⅱ長壽新人生】健康講座,從日本廢校改建養老村的經驗,來看台灣正在進行式的老幼共融——國小轉型日照中心規劃,以及新光醫院如何打造「醫旅合一」的全齡健康園區,合勤科技如何滿足熟齡族在地養老需求等4大議題,進行講座分享與關鍵對談。
閱讀更多
2022-10-25
林暐鈞
《今周刊》今(10/25)日舉辦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也邀請國內專家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張慈映副所長,以及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李臨鳳副署長,以「優雅老化從延長健康壽命談起」為題,期盼與社會大眾共創幸福安養的熟齡社會。
閱讀更多
2021-10-07
李易紓
《今周刊》今天周四(10/7)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嘉義縣縣長翁章梁以「友善高齡 在地老化」為題,分享在面對嘉義高齡化人口比率偏高等問題,透過推動各項社區服務,來部分替代家庭功能,大幅提升長輩照護的村里服務涵蓋率,讓住在嘉義的長輩們,能夠幸福且健康老。
閱讀更多
2020-12-17
廣告企劃製作
「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時,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這一句話出自經典名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成為不少人追逐夢想的動力,也是台灣費森尤斯卡比公司總經理邱建智,帶領台灣分公司走過五年的心得感觸。「只要是好的事情,周邊就會有人來幫助你,而且投入公益活動最開心的不是滿足自我成就,而是單純看見一個好的理念被認同,進而吸引更多人一起參與。」
閱讀更多
1/ 2
第 1頁,共 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