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婦從內向變開朗!社宅生活豐富多彩:「天天來好客廳改變了我」下樓就能參與活動、交朋友

70歲婦從內向變開朗!社宅生活豐富多彩:「天天來好客廳改變了我」下樓就能參與活動、交朋友

「如果讓我在這裡住到人生的最後一刻,我願意!」— 高雄前金區大同社宅銀髮住戶 吳衡英

我幾次到「林投好客廳」都會遇到人稱「衡英阿姨」的吳衡英,她總是很熱情地招呼來訪的客人,或者協助弘道的工作夥伴張羅好客廳的大小事,還在「共生祭」時負責擔任導覽長輩,每天帶好幾團分享社區大小事,「說不累是騙人的,但真的很開心!」

我原本以為她一定本來就是一個活潑外向的人,結果她說:「其實我很內向的,是天天來好客廳改變了我!」

 

年近七十的吳衡英本來住在高雄前鎮區的步登公寓三樓,前幾年膝蓋開始退化後,爬樓梯變成一件極為辛苦的事,她開始想要搬到有電梯的地方。

 

「那時候剛好聽到這裡(大同社宅)要招租銀髮族,我就想來排排看。排到了,就搬進來了。住在這裡除了有電梯,附近的生活機能也很好,買菜走路就可以到,還有很多地方可以運動,社區裡有弘道的據點,很多課程和活動下樓就可以參加,很方便,生活比我原來的豐富太多了,交了很多的朋友,真的很開心也很感恩!」

 

吳衡英退休後一直是家庭照顧者,先是照顧公婆,然後是臺南娘家年邁的母親,「當時幾乎每天搭火車回臺南去照顧媽媽」,媽媽二○二三年初過世,但同住的老公有輕微的帕金森氏症和失智症,所以她照顧人的擔子還是沒法卸下來。

 

過去她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總是圍繞著家庭和別人的需求打轉,「所以我覺得我很內向,出門就是買菜,或是去臺南看媽媽,沒有自己的社交圈和生活。」

 

以往住在公寓裡,就算想與人多點互動也沒機會,「但社宅這裡就不一樣了!我以前都沒去過關懷據點,這裡因為據點就在樓下,感覺就像我家的另一個『客廳』,我幾乎每天都來,除了中午一起吃飯,有課上課,沒課大家一起玩拉密(桌遊)。」

 

從參與據點活動到開始參與社區,現在她每天下午四點左右,固定擔任不老食光志工,幫忙在麵包車擺攤賣麵包;看到外面的花圃沒人整理就去把它整理起來;看到弘道的工作人員很忙碌,就主動幫他們看前顧後,「這些都是自發性的,忙得很開心。聽到別人說妳花種得好漂亮!我也很有成就感。」

 

 

大同社宅戶數只有四十八戶,分居四層樓,共享一部電梯,鄰居間滿容易在搭電梯時遇到。當初設定可以來申請的資格,如果是青年戶必須低於四十歲;銀髮戶則是六十五歲以上。

 

「所以這裡的父母都挺年輕,在電梯遇到了都會打聲招呼,他們大部分都還在上班,小孩大概都是學齡前或讀小學,許多下課後就到據點來寫功課,我們就像他們的阿公阿嬤一樣,不需要特別照顧他們,但會幫忙照看一下。」

 

對於吳衡英來說,長年擔任家庭照顧者的角色讓她都忘了自己也可以有屬於自己的生活,但有個如此鄰近的社區支持體系,讓她在照顧先生之餘,也能夠照顧到自己的身心靈。

 

「其實,這樣的環境對我先生的狀況也很有幫助。以前他老覺得自己是病人,不太願意出門,和別人互動,但在這裡,弘道的工作人員知道怎麼引導他、鼓勵他,他們會想方設法讓他有可以做的事,讓他感到自己還有價值,社區裡其他人對我們也很友善,所以他就越來越願意出門了!而且他就在附近,即使單獨出門我也很放心。」

 

老屋老人群聚,高雄前金區林投里發展受限

 

高雄市這幾年發展快速,高樓大廈林立,尤其是愛河邊上,出現了許多號稱河景第一排的「豪宅」。然而同樣位於愛河周邊的林投里,卻隨處可見屋齡超過六十年以上的矮厝和舊房子。

 

不僅房子老,這裡的人也比較老,截至二○二四年三月底,高雄市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十九%,前金區更達二十七%,林投里民中超過三成年齡超過六十五歲,約三百五十位。

 

為了落實居住正義,這幾年六都紛紛祭出居住利多的政策,發展並提供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是其中一項重要政策。

 

二○二○年,高雄市府翻修位於大同二路和自強二路交叉口的廢棄警察宿舍為「大同社會住宅」(簡稱大同社宅),附近有大同公有市場、醫院、學校、幼兒園;商家林立,步行五分鐘可達捷運橘線舊市議會站、愛河邊、六合夜市等地點,生活機能完善。

 

大同社宅是高雄市首個強調青銀共居的社會住宅,四十八戶中包括十六戶銀髮宅和三十二戶青年宅(其中兩戶警消保留戶),分居二到五樓。戶數雖然不多,卻承載了很多政策的期望,希望透過軟硬體的規劃,實踐青銀共居共融。

 

高雄市都市發展局是房東,一樓的公共區域分成兩種規劃:前面面對主要街道大同二路的區塊,畫成六間商店出租;後面面對停車場則是委託社會局經營兩個場域:由弘道承接經營的林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並設置「巷弄長照站」,以及由高雄市輔育人員職業工會承接經營、具有二十四小時臨托功能的公立嬰幼兒(六個月到六歲)托育中心,是目前全臺唯一提供二十四小時臨托服務的公托點。

 

總會在臺中市的弘道已經在高雄發展二十多年,之前主要提供居家長照服務;過去在前金區東金里的前金老人活動中心也經營關懷據點並設置巷弄長照站、長青學苑,但長輩通常不會跨過中正路來參加活動,因此他們很希望在南邊再開展一個服務據點,於是積極爭取大同社宅一樓的多功能空間,期待能作為共生場域的萌芽所在地。

 

配合弘道內部正在發展共生社區,在企業的公益支持下,弘道一開始對於這個位於社宅內的據點空間就有全新的想像。從規劃初期就希望在這裡可以融入更多的共生精神與設計,搭配旁邊有嬰幼兒托育中心、國小、幼兒園、市場、醫院等設施,把關懷據點的服務對象從原來設定只有長輩,打開延伸至社區裡其他不同世代的居民,因此將這裡定名為「好客廳」。

 

▲高雄前金「林投好客廳」跨代互動的日常,找回傳統社區裡守望相助的。(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期待以這裡為核心,創造出一個大家樂於參與、自由交流、互相幫助的地方。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