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癌症風險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58

愛吃醃菜配白粥,竟讓她罹胃癌!醫用微創手術切掉「壞東西」,籲這些NG食物要少吃

tCol 2022-07-05

郭美懿

愛吃醃菜配白粥,竟讓她罹胃癌!醫用微創手術切掉「壞東西」,籲這些NG食物要少吃

許多長輩喜歡吃泡菜、醃菜配白粥,認為好下飯又健康,殊不知長期食用醃漬食品,恐提高罹患胃癌的風險!一位88歲婦人日前因脹氣、噁心、嘔吐等症狀就醫,檢查結果罹患胃癌,最後切除婦人三分之二的胃。醫師呼籲,胃癌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就是愛吃醃漬與高鹽食物,建議民眾飲食還是要以新鮮食品為主。

閱讀更多

放任潰瘍性大腸炎,提早產生癌症病變!發炎性腸道疾病5個保養重點,降低罹癌風險

tCol 2022-02-14

照護線上

放任潰瘍性大腸炎,提早產生癌症病變!發炎性腸道疾病5個保養重點,降低罹癌風險

五十多歲李先生在4年多前因為持續拉肚子而發現潰瘍性大腸炎,但是由於工作忙碌,所以沒有規律接受治療。

閱讀更多

常跑廁所拉肚子停不了,竟是發炎性腸道疾病!醫:提早治療避免腸道破壞、減少併發症

tCol 2021-11-23

照護線上

常跑廁所拉肚子停不了,竟是發炎性腸道疾病!醫:提早治療避免腸道破壞、減少併發症

「醫師,我最近經常拉肚子。」二十多歲的王小姐說。「拉多久了?」醫師問。「已經拉了一個月,」王小姐說,「我有去看診,也吃過藥,但是還是一直拉、一直拉!」

閱讀更多

咖啡5種成分,讓心血管、糖尿病和癌症風險大降!醫:每天4杯,大腸癌死亡率降5成

tCol 2021-02-26

黃軒/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咖啡5種成分,讓心血管、糖尿病和 癌症風險 大降!醫:每天4杯,大腸癌死亡率降5成

我閱讀了一篇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JAMA Oncology文章,其主題是:喝咖啡和晚期或轉移性大腸癌的存活關係。

閱讀更多

食慾變差,竟是末期胃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少吃4食物,就能降低癌症風險

tCol 2021-01-22

NOW健康

食慾變差,竟是末期胃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少吃4食物,就能降低 癌症風險

72歲苗女士胃口超好,不挑食,家裡剩菜幾乎都是她負責吃光,去年食慾明顯變差,一吃就飽,持續3個月,原本圓潤福氣的臉龐消瘦許多,就醫發現,她竟是末期胃癌合併肝臟和淋巴轉移。

閱讀更多

預防慢性病、減少癌症風險,也適合糖尿病患者!多吃5種顏色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tCol 2020-10-08

陳偉

預防慢性病、減少 癌症風險 ,也適合糖尿病患者!多吃5種顏色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美國癌症協會推薦彩虹飲食法,將蔬果分類成綠、紅、橙黃、紫黑、白5種顏色,他們認為每種顏色都有不同的營養素和對應的保健功效,在預防慢性病、減少腫瘤風險等方面有不錯的效果。而彩虹飲食法同時也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

閱讀更多

保持健康,是為了讓人生更快樂!中年後要保留玩樂的體力,這6件事別「做過頭」

tCol 2020-08-25

成毛 真

保持健康,是為了讓人生更快樂!中年後要保留玩樂的體力,這6件事別「做過頭」

身體是最重要的資本,並不限於是年輕或年老時期。

閱讀更多

別讓癌症、失智找上門!營養師:少吃甜食、含糖飲料,控制糖分攝取

tCol 2020-07-01

林芷揚

別讓癌症、失智找上門!營養師:少吃甜食、含糖飲料,控制糖分攝取

甜蜜的滋味總是令人難以抗拒,許多民眾認為吃甜食有幸福感,不吃甜食就無法冷靜,小心這可能是「甜食上癮」的症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研究顯示,吃甜食會促進人體分泌多巴胺(Dopamine),而多巴胺可傳遞亢奮和歡愉的訊息,如同抽菸、酗酒一般,令人難以戒除。

閱讀更多

最新十大癌症出爐!大腸癌蟬聯第一,乳癌發生率增加最多

tCol 2020-06-02

林芷揚

最新十大癌症出爐!大腸癌蟬聯第一,乳癌發生率增加最多

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1,684人,較105年增加5,852人。因為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料仍將持續上升。106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105年同為63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乳癌為55歲,口腔癌為57歲,食道癌為58歲及甲狀腺癌為50歲,與105年相比較,除口腔癌老1歲,其餘與105年相同。

閱讀更多

鼻塞竟是癌症害的嗎?感冒、鼻竇炎咳痰或擤鼻涕時,出現血絲症狀小心是鼻咽癌

tCol 2020-04-08

華人健康網

鼻塞竟是癌症害的嗎?感冒、鼻竇炎咳痰或擤鼻涕時,出現血絲症狀小心是鼻咽癌

「鼻塞」症狀吃不好睡不好,連呼吸都困難,是相當惱人的問題!在台灣大約有10分之1的國人長期為鼻塞所困擾。如果長時間就有鼻塞的問題,一定要找出病灶在哪裡。專家提醒,不要小看長年小鼻塞,卻可能是癌症的警訊症狀!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