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法師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51

中年教我的事:即使你要做的事已澈底失敗,但只要志向是趨向正義的,只要這顆心沒變質就夠了

tCol 2024-11-21

宋默

中年教我的事:即使你要做的事已澈底失敗,但只要志向是趨向正義的,只要這顆心沒變質就夠了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弘一 法師 《格言別錄》

閱讀更多

知足的人,是因放下執著!即使自己的人生不完美,目標不能完全實現,他也會覺得人生是一樣的美好

tCol 2024-11-12

宋默

知足的人,是因放下執著!即使自己的人生不完美,目標不能完全實現,他也會覺得人生是一樣的美好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弘一 法師 《格言別錄》

閱讀更多

有了別墅、汽車後,會變更不幸福!每天生活在害怕失去名利恐懼中,背巨大壓力生活,怎能不生病?

tCol 2024-11-05

宋默

有了別墅、汽車後,會變更不幸福!每天生活在害怕失去名利恐懼中,背巨大壓力生活,怎能不生病?

恬淡是養心第一法。────弘一 法師 《格言別錄》 恬淡,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恬靜淡泊。古人認為:「恬靜養神,弗役於物。」意思就是說,恬靜可以養神,使人不拘於外物。恬靜講的就是一種「退」的處世態度,萬事不縈於懷,保持這種心境的人,在養心方面必然可以做得很好。現代越來越多的人在追求「養生」,養生包括養心、養性和養身。但很多人只熱衷於養身之法,認為只要身體養好了、健康了,就能更長久地享受生活。所以,很多人能堅持每天鍛鍊身體,吃健康的食物,但很少有人能夠堅持每天養心。有一個朋友的媽媽非常注重養生,每次見到她,她都會不厭其煩地向別人宣講養生的道理,告訴別人每天要吃什麼東西,吃多少、怎樣吃,每天要運動多長時間,等等。她一次又一次地申明:只有這樣,才能不生病!可是,我每次聽到這些卻很奇怪,一個人每天從早到晚都為如何給自己準備健康的食物而忙個不停,害怕自己一頓飯吃得不好就會生病。一邊養生卻一邊為身體而焦慮,唯恐自己生病,唯恐自己不夠長壽。每天都這樣擔心,怎麼能開心?

閱讀更多

昔為兒女不離婚,成年卻說「那是你們的事」!呂秋遠10點開釋空巢媽:幸福的單親,勝過不幸的雙親

tCol 2024-10-22

呂秋遠

昔為兒女不離婚,成年卻說「那是你們的事」!呂秋遠10點開釋空巢媽:幸福的單親,勝過不幸的雙親

呂律師您好,我今年56歲,兒子與女兒都將近30歲了。我跟我先生都有正職的工作,也各自負責部分的家庭生活費用。幾年前先生外遇,他開始挑剔家裡的所有大小事,然後發脾氣以後就離家。如果回家,就會把電視打開,鬧得我無法入睡,要我自己開口離婚。不過,當時因為孩子不希望我們離婚,會變成不完整的家,所以我忍住了。但是這幾年我買了新房子以後,面對先生的外遇與冷淡,我開始思考要不要離婚的問題。孩子現在竟然說,離婚是我們的事,他們不想介入。面對每天女兒熱戀不在家、兒子忙工作,我覺得人生失去了方向,請律師開釋。

閱讀更多

別讓子女陷入「救與不救」的道德綁架!安寧緩和簽署破百萬人次「這年齡層」最多:不留遺憾道別

tCol 2024-10-14

郭美懿

別讓子女陷入「救與不救」的道德綁架!安寧緩和簽署破百萬人次「這年齡層」最多:不留遺憾道別

別讓家人陷入「救與不救」的煩惱與道德綁架!《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於2000年通過,據衛福部統計,截至今(2024)年9月為止,我國預立安寧緩和意願累計人數已超過100萬人次。分析今年簽署的6萬5151人次,最大宗落在60~69歲、達16427人;其次為70~79歲(13070人)與50~59歲(12230人)。觀察也發現,過往簽署安寧意願者多為40歲以上年齡族群,但今年4月起開放健保卡線上簽署之後,20~29歲年輕族群表達安寧意願則出現上升趨勢,顯示大眾對「善終」更有概念。

閱讀更多

媽「留一口氣回家」卻受折磨,她成宗教師為上萬人送行…釋普安: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善終做準備

tCol 2024-09-09

郭美懿

媽「留一口氣回家」卻受折磨,她成宗教師為上萬人送行…釋普安: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善終做準備

想像中,出家人的修行不沾凡塵,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宗教師顧問釋普安卻「入世」得很。安寧病房的工作,讓她經常需要握著臨終病人的手,或試圖平靜面對至親即將離世而歇斯底里的家屬。她照顧的也不只是佛道教徒,更多是其他信仰或無神論者,甚至打破戒律,陪著病人一起翻聖經、唱詩歌。18年來她如同擺渡人,為上萬名病患送行,有市值逾百億的企業總經理、不識字的童養媳阿嬤、也有大半輩子關在監獄裡的黑道流氓,甚至是出生僅48天的新生兒。她說,來到臨床後,對「苦難眾生」4個字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安寧病房,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閱讀更多

臨終時子女不現身,我選擇做他「沒血緣親人」!靈性關懷陪走生命最後一哩路,讓生死兩相安

tCol 2024-08-28

郭美懿

臨終時子女不現身,我選擇做他「沒血緣親人」!靈性關懷陪走生命最後一哩路,讓生死兩相安

據健保署統計,台灣2022年使用安寧療護服務者已達6萬7千多人,癌症病人過世前一年接受過各種形式的安寧療護者,比例也超過61%。安寧病人身體的病痛,能透過先進醫療獲得一定程度的緩解,但身心靈性的困頓,該從何處得到撫慰?所謂「靈性關懷照顧」,便是由此應運而生。一般以為「靈性關懷」與宗教信仰相關,事實上它更著重引導末期病人找到生命價值與意義、圓滿心願,學習因應即將發生的事。「目的就是生死兩相安,讓離開的人放鬆、沒有遺憾地往前走,而活著的人可以帶著祝福、思念,走他該走的人生。」

閱讀更多

她走出婚變陰霾,重新定義生命意義!學會改變心境、重新解讀挫折,才有機會轉禍為福

tCol 2024-08-14

千里淳風

她走出婚變陰霾,重新定義生命意義!學會改變心境、重新解讀挫折,才有機會轉禍為福

外境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用自己想要的心境去面對、去解讀,去重新認識自己。

閱讀更多

70歲癌末法師白天講經,晚上睡棺材!他「與身體和解」在家尊嚴離世…4照護模式讓末期病人安寧善終

tCol 2024-08-12

郭美懿

70歲癌末 法師 白天講經,晚上睡棺材!他「與身體和解」在家尊嚴離世…4照護模式讓末期病人安寧善終

台灣推動安寧療護多年,儘管國人多數認可這個觀念,但對於安寧仍存在許多迷思,認為安寧療護就是等死、放棄治療,甚至跟「安樂死」劃上等號。事實上,安寧療護有多種形式,也不是只有住在醫院才能接受治療,能依病人心願選擇居家或在社區,在生命最後階段得到妥適安心的照顧。

閱讀更多

歷經大哥、父母過世,她當靈性關懷師陪人善終!李昭慧:只願對方圓滿離開,祝福懷念不哀傷

tCol 2024-08-02

林暐鈞

歷經大哥、父母過世,她當靈性關懷師陪人善終!李昭慧:只願對方圓滿離開,祝福懷念不哀傷

「願更多人知道臨終靈性關懷,好好與家人走往生命最後一哩路,也撫慰留下來的我們。」擁有護理師、心理師與靈性關懷員等多重身份的李昭慧,13歲歷經父喪,60後遭遇二哥中風昏迷、大哥猝死,去年則送走老母。生離死別未曾令她膽怯,反倒生出智慧,今年70歲的她與子女暢談生死、安排身後事,「我50歲就開始準備和世界道別,也陪伴他人學習好好告別。」

閱讀更多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