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5
楊雅婷
68歲林先2018年10月因罹患「肌肉侵犯型膀胱癌」,接受過化療及電療進行保存膀胱治療,但膀胱癌仍多次復發,同年12月,經磁振造影檢查,發現膀胱右側靠近輸尿管開口處,長出約4.3公分的腫瘤,不僅膀胱腫瘤阻塞右邊輸尿管開口,還合併發生右邊腎水腫。
閱讀更多
2020-05-06
林芷揚
許多更年期或停經後的女性都有漏尿的困擾。根據統計,超過70歲的女性,大約有1/4的人會有俗稱「膀胱無力」進而漏尿的情況產生,比同年齡的男性高出2~3倍之多。除了漏尿之外,高齡女性還常有其他排尿障礙,像是頻尿、排尿困難、排尿疼痛等,與一般人認為排尿障礙是男性專屬的認知有所不同。
閱讀更多
2020-04-27
林芷揚
台灣血液透析(俗稱洗腎)發生率及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二名,目前國內長期透析病人數已經超過85,000人。社會快速老化、糖尿病患者增加是最主要的原因。民眾平均壽命延長,腎臟衰退、老化速度往往比生理年齡快,如果平時沒有注意腎臟保健,年紀大時就可能需要洗腎。
閱讀更多
2020-04-13
林芷揚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近期甚至有臨床案例顯示,新型冠狀病毒不但主要攻擊肺部,在嚴重患者身上甚至會傷害腎臟,造成急性腎衰竭。醫師提醒,腎臟病友在疫情期間應加強自我防護,一般民眾也要對腎臟病的症狀提高警覺,因為初期通常沒有明顯徵兆。
閱讀更多
2020-01-08
NOW健康
已屆更年期之年的53歲張女士,遇到一個難以啟齒的困擾,就是在她生了2個孩子之後,一直飽受漏尿之苦,倒垃圾、提重物、打噴嚏、大笑時,尿液都會不自主的漏出,外出活動時也動不動就要找廁所,飽受尿失禁之苦。
閱讀更多
2019-12-28
彰基院訊
最近遇到一對父子,剛好有類似的症狀。父親是一位退休老師,五十八歲,年輕時因為上課趕場,經常 憋尿 ,長久下來造成膀胱敏感,兩三個小時就要跑一次廁所,常會尿急無法控制而流出。小便清澈,尿完老覺得膀胱裡還有餘尿,留下無法解乾淨的餘滴,有時晚上也要起來廁所數次,伴隨怕冷、腰痠、四肢較冰冷的症狀。他的兒子小張是一位業務經理,三十五歲,事業心強,白天忙於客戶間趕場,晚上應酬飯局也接應不暇,沒有時間好好休養生息。已育有兩個小孩,避孕採體外中斷法,小便時必須等待一陣子才能解的出來,有時甚至等一兩分鐘還解不出來,尿流變細且微弱無力,有時會中斷,分好幾次才能解完,旁邊朋友常取笑他是不是膀胱無力,讓小張顏面無光且備感壓力。小張常有口乾口臭的情況,經常便秘,小便偶爾會有灼熱感,小腹按壓常會疼痛。西醫建議可選擇攝護腺刮除手術,但小張不是很想接受手術。
閱讀更多
2019-12-08
林芷揚
65歲的王太太,過去辛苦工作,終於養育三個兒女長大成人;如今退休後,本來可以好好享清福,三五好友常相揪旅遊或進香團,王太太卻都拒絕了,原來是她中年後就有漏尿的困擾,不敢輕易出遠門!
閱讀更多
2019-10-25
國健署
女性因為先天尿道短,若加上多次懷孕生產或骨盆腔大手術,使得約有60% 45 歲以上曾經懷孕生產過的婦女,因年齡漸長,肌肉支持力降低,而有過尿失禁(漏尿)、頻尿及尿急症狀。尿失禁(漏尿)雖然只是一種症狀,但同時也涉及個人衛生及社交的問題,婦女們常會困擾到底要喝多少水?甚至覺得水要喝少一點會比較好一些,以減輕尿失禁(漏尿)狀況。
閱讀更多
2019-10-25
健康醫療網
台灣堪稱「洗腎王國」!多數患者常無自覺自己的腎臟損壞,等到身體不適時,很可能已到了腎臟病末期,必須面臨洗腎的痛苦。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李明彰主任提醒民眾,每半年記得做一次尿液篩檢、腎功能檢查及血壓檢測,才能了解自身腎臟之健康狀況。
閱讀更多
2019-09-20
林芷揚
許多更年期女性都有漏尿、尿失禁的困擾,卻羞於啟齒。其實,只要透過專業治療,就能改善症狀;除了服用西藥、西醫手術之外,中醫治療也有很好的效果,能幫助婦女改善漏尿、尿失禁問題。
閱讀更多
4/ 7
第 4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