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1
林芷揚
現年80多歲的阿祥(化名)在60多歲時罹患 大腸 癌,治療完成5年後復發,在第一次復發後,接下來每兩、三年就復發一次,總共經歷了四次的肝轉移。幸好在妥善治療與積極追蹤之下,目前已控制住病情。醫師提醒,過量攝取受到污染、高溫燒烤的動物性飲食是 大腸 癌的風險因子,除了調整飲食習慣,也要配合定期檢查,及早揪出病灶。
閱讀更多
2020-04-17
林芷揚
20211022編按:前立委朱高正週五(10/22)晚間7點多,因 大腸 癌病逝萬芳醫院,享壽67歲。朱高正好友、前立委林正杰在臉書寫下「高正,所做已做,不枉此生,安息吧,同志。」朱高正去年因 大腸 癌兩度入院,今年初又因為局部腫瘤復發,侵犯到周圍器官,入住萬芳醫院治療,前後已經治療約兩年,知情人士說,本周三他進去搶救後,多重器官衰竭,週五便離世。 大腸 癌早期發現治癒率高,如何能夠警覺 大腸 癌病徵呢?每天解便的型態就要注意!
閱讀更多
2020-04-01
華人健康網
久坐不動心臟無力,頭昏腦脹,且小腿要嘛老是「冒青筋」,要嘛總是鬧水腫,該怎麼辦?許多人的第一做法就是「問古歌(google)」,再從運動、按摩和飲食等方法中篩選出自己喜歡的去試試看,但中醫師表示,養生其實可以更簡單,平日常常「墊腳尖」就能一次解決上述煩惱,達到預防保健的效果!
閱讀更多
2020-03-26
健康力 審稿:營養師沈舉茀
「益生菌到底要怎麼選呢?為什麼我吃了這麼久卻沒有效?」NO!NO!NO!人有百百種,益生菌也有百百種,吃錯了,當然沒用!「益生菌」是指對健康有正面幫助的微生物統稱,但可不是每種菌都有改善過敏體質或腸胃功能,不同的菌種不但功能不同,功效強弱也不同,就像游泳選手不一定擅長跑步,而高中校隊跟奧運選手的能力落差更是高下立見。面對茫茫菌海不知該如何挑選?掌握五大關鍵點,就能輕鬆找出適合自己的真命天「菌」!
閱讀更多
2020-03-19
林芷揚
62歲林先生是工程人員,平時生活作息正常,但飲食方面有些不良習慣。平日他的腸胃功能並沒有明顯異常,某次健檢卻發現 大腸 潛血反應,進一步檢查後發現罹患胃癌,且已經轉移至淋巴與肝臟,屬於晚期胃癌。
閱讀更多
2020-03-13
華人健康網
你「大便」過後,大便有黏在馬桶?會留意自己大便的便便狀態嗎?有不少網友曾詢問:「大便黏馬桶,是身體哪裡有問題?」、「聽說便便黏黏的代表體質出問題、容易罹癌症,真的嗎?」到底是不是真有這一回事?就讓我們聽聽專業中醫師怎麼說吧!
閱讀更多
2020-03-13
華人健康網
放屁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可是,如果一整天放屁臭屁症狀頻頻,可就一點都不有趣了!近來,網路上更流傳:「常放臭屁,恐是 大腸 癌症前兆」的說法,引起網友熱議,真有這麼一回事嗎?且聽專家完整解析4種放屁症狀,如果出現「腫瘤阻塞」連環屁情形時,就要小心這樣的放屁情況,已是 大腸 癌症後期患者!
閱讀更多
2020-03-12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隨著國內 大腸 癌罹癌人數不斷攀升,有越來越多人選擇食用益生菌,希望能夠「腸」保健康。目前也有研究指出,補充特定的益生菌可預防或緩解過敏症狀,但是益生菌該怎麽挑選呢?什麽時間吃比較好呢?而活菌和死菌又有什麽差別?
閱讀更多
2020-03-11
NOW健康
90歲的高齡老翁長期以來有便秘困擾,家人以為是上了年紀腸道退化所致,許多年都是依賴軟便劑幫助老翁排便。台中慈濟醫院 大腸 直腸科醫師方佳偉檢查發現,禍首原來是4公分大的腫瘤阻塞腸道,經機器手臂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終於將 大腸 病灶切除。方佳偉提醒便秘族群,放任病情置之不理,腸癌早晚會找上門!
閱讀更多
2020-03-11
NOW健康
許多女性在生產後飽受痔瘡之苦而經常出現血便,即使糞便潛血檢查報告為陽性,也以為只是痔瘡出血,並未進一步就醫。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視鏡中心主任黃洸偉說,「出血」是項重要警訊,只要發現血便務必盡速就醫,找出病因。
閱讀更多
24/ 30
第 2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