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2
林芷揚
45歲的阿龍是金融業上班族,母親原本身體硬朗,七十幾歲的時候連高血壓都沒有。不料,2010年某一天,阿龍突然接到母親的求救電話,他立刻衝回家把頭暈、胸悶的媽媽送急診……
閱讀更多
2018-06-27
林芷揚
高齡時代降臨,台灣社會如何因應?《今周刊》今(27)日聚集產官學界代表於「2018台灣大未來、亞洲新趨勢」高峰會中互相交流如何打造幸福滿分的高齡社會。針對學界提出長照數位化與大數據應用的建議,衛福部長陳時中承諾一年內都會做到。
閱讀更多
2018-04-02
戚海倫
「自從成為照顧服務員之後,我覺得自己開朗多了,也更有自信了!」現年65歲的張瓊琬,回想過去9年多、投入照服員工作,臉上滿是笑容。如今樂在居家服務的她笑著說:「可以的話,我會繼續做下去!」
閱讀更多
2018-03-14
時刻旅行
位在臺北交通要衝的臺北車站,周遭人來人往與車水馬龍所帶來的喧囂總是讓人帶著緊湊的步調前進。那在臺北車站周遭,有沒有一塊有著日式建築與庭院的優雅空間,讓人在水泥叢林裡放慢腳步 喘口氣 休息一下呢?
閱讀更多
2017-07-19
愛在三采閱讀
每5人中就有1人的「高敏感族」,你也是其中之一嗎?榮格:「若敏感視同疾病,那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大概都有病。」
閱讀更多
2016-12-27
顏賽芬
「吃不下怎麼辦?」「該怎麼鼓勵他?」從診斷罹癌那天開始,癌友和主要照顧者似乎成為不可分割的個體,其實雙方都需要給彼此喘息的空間。
閱讀更多
2016-07-20
理性與感性的「人性」-洋蔥+蚊子
洋蔥醫師強調,照顧者身邊的人要支持她善待自己、適時喘息,身體的休息和心理的放鬆都很重要。照顧生命末期的親人,理想上至少要三個親友輪流,才不致心力枯竭。人力資源不夠,或陷入「老人照顧老人」的困境時,一定要尋求社會資源支持,才不會衍生出更多照顧者痛殺病人再自殺的悲劇。
閱讀更多
2016-05-25
愛在三采閱讀
可惜的是我們往往活得越來越「當下」,現在發生的問題現在解決,解決完了之後滑滑手機放放空,而不是利用空檔或睡前給自己時間思考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我們漸漸地變成習慣了遇到事情時才打開生活意識(或完全不打開)。
閱讀更多
6/ 7
第 6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