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
照護線上
曾經擔任多年空姐的陳女士,雖然已五十多歲,但外型依然相當亮麗。「醫師,我的左邊乳房有摸到硬塊。」陳女士憂心地說。「有其他的不舒服嗎?」醫師問。陳女士搖搖頭,說:「沒有特別不舒服,但是最近體力變得比較差,經常會覺得很累。」
閱讀更多
2021-10-08
豌豆老公主 Amy
在結業考試的前一天,我們與德國老先生在學校餐廳吃飯,他匆匆忙忙想返回宿舍複習,這點令我有些詫異,我以為大家來此學習都是採用放鬆的態度,但他說了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他說:「我不想讓我的老師失望!」
閱讀更多
2021-10-08
格十三
每天群組裡的三百多句「謝謝」和「不客氣」以及「我們是溫暖的一家人」,構成了最偉大的人間真善美。
閱讀更多
2021-09-30
林依榕整理
你準備什麼時候退休呢?根據調查,國人準備退休年齡越來越早,甚至聽到「退休」兩個字壓力極大,其中越年輕的人越想提早退休,但往往到了中年才發現,財務規劃準備不足,因而延後退休念頭。專家建議,年輕時就應該要及早做好理財規劃,理想年紀是30歲左右就要開始,最晚不要超過45歲,否則老大徒傷悲。
閱讀更多
2021-09-22
楊雅馨
行醫23年,專門處理別人血管的麻煩,沒想到自己卻被「血管反咬一口」。亞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蔡翊新,6年前發現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當時僅41歲。《2019年全球衛生評估報告》指出,心臟病是疾病中的頭號殺手,它也是台灣10大死因的第2位。
閱讀更多
2021-09-15
江季芸
編按:2015年,43歲的銘傳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江季芸,開始正視高齡化和少子化對社會各層面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對教育界未來無可避免的衝擊。於是她擬定了一個「離開校園10年計畫」,決定超前部署退休金,目標是「10年後離開校園,每年領到100萬元的股利,當作退休金」。投入股市的第一年,她買進穩定配息、配股的金融股,也是存股族的最愛。隔年,185張股票變200張,讓她覺得如果持續複利成長,就能順利實現目標。但沒想到,第3年股利政策改成配息、不配股,股利縮水,股價波動也讓資產起伏,原本的計畫趕不上變化,為了確保她的10年退休計畫能成功,她稍稍調整了作法,她把投資方法調整成「波段存股法」,也就是「雙管齊下」的策略:「波段價差」+「股利再投入」,5年的投資成效,300萬元變成1,300萬元,提早滾出千萬退休金,2020年,股利年領60萬元,朝向股利年領100萬元的目標邁進。
閱讀更多
2021-09-10
林志豪醫師
在患者被診斷巴金森氏症的時候,家屬和患者本人往往會突然面臨生活的失落感,不知道未來該如何是好。 最近一位患有巴金森氏症的阿嬤回來門診,她手拿著拐杖,面帶些許微笑緩緩走進診間。 半年前她是坐在輪椅上來的。把時光再倒回兩年前,其實她有來找過我,因為走路不穩,我那時看出她有動作緩慢,手微微顫抖,診斷是巴金森氏症,阿嬤當時有點不知所措,之後就沒有回到門診。直到半年前女兒推著輪椅帶她進來,因為走路越來越慢,常跌倒,因此有點害怕走路。我問阿嬤這些年來她有治療嗎? 她說因為害怕,不知道她得了什麼怪病,她聽說這病是不會好了,所以她沒有真正的做什麼治療。
閱讀更多
2021-09-07
枡野俊明
任何新事物,都值得挑戰。退休後的時間都是你的。不過由於「任何新事物」的選擇範圍太廣,反而會阻礙你去採取行動。我舉個稍微跳痛的例子吧,請大家試想一下減肥。
閱讀更多
2021-09-03
豌豆老公主 Amy
生活與生命有時就是不同的選擇而已,有人選擇與名利共度一生,有人願意傾聽自己內心的渴望,但如何在現實與理想間取得平衡,就是一門大學問了。
閱讀更多
25/ 30
第 2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