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8
林靜君談心室
台灣Covid-19疫情驟變進入三級警戒,學生遠距教學,大人分流居家辦公,平時各自忙碌的家人,被迫要長時間共處。外有病毒威脅,內有關係要面對,在這非常時期,家人能夠好好相處是嚴峻挑戰。
閱讀更多
2021-05-24
拿督鄭博見DAC(Dato'Anthony Cheng)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閱讀更多
2021-05-21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36
Q:我是淑君,今年58歲,老公60歲,有三個孩子,大女兒32歲已經結婚,現在我們和30歲的大兒子同住,28歲的小兒子大學畢業後當了公務員,因為工作住宿舍,最近回來說要結婚,女友也是29歲公務員,不過父母不久前剛離婚,現在女友跟母親同住,小兒子說結婚後要搬去跟她們兩人的家。也因為他的女友是獨生女,完全不會做飯、洗衣等,想繼續讓母親來照顧她的生活,我的小兒子是非常乖順的,從小就沒有過反抗期,我很擔心他一旦結婚後和岳母住一起,變成會一對二,必定會遭母女欺壓,依他的性格一定不敢反抗,也不敢離婚,想了就覺得他的人生從此灰暗一片。而他到現在也還沒有跟對方的母親見面過,就答應要一起住,實在風險太大,新婚是從3人開始,是很不自然的構圖,他女友還沒帶回來見面過,只聽說身體不好,我很擔心如果萬一她不幸過世,就變成我兒子還得照顧那岳母,我無法坐視小兒子往海裡跳、堅決反對!我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1-05-14
Phil Page, Todd Ellenbecker
彈性阻力訓練的作用原理很簡單:隨著彈性阻力帶伸展程度的增加,阻力也會跟著增加。這個阻力會對肌肉產生漸進式的刺激,能夠強化肌力並有助於增加肌肉量。
閱讀更多
2021-04-29
林靜君談心室
沒有人在身邊就懶得出門,只能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忍不住唏噓,總要拉個伴或者成群結隊才會安心。如果一直是這樣,那就太可惜了!
閱讀更多
2021-04-16
老黑看世界
旅行諺語:Two Of The Greatest Gifts We Can Give Our Children Are Roots And Wings. 我們能给予子孫兩個最大的禮物是:根和翅膀。
閱讀更多
2021-04-14
吳靜思
按「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的標準來說,她此時連豆腐渣都算不上,但依然放棄了外人都羨慕的富太太生活。就在眾人猜測她將孤獨終老的時候,50歲的她接受了身價47億的富商的追求,再次嫁入了豪門。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