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後,活出安貧樂道之美!不做無謂浪費,維持極簡清靜,心靈富足才能擁有無限的自由

50後,活出安貧樂道之美!不做無謂浪費,維持極簡清靜,心靈富足才能擁有無限的自由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為什麼我們會想擁有自己的時間呢?可能就是想用來磨練自我吧。

如果單純只是想玩樂,又或是什麼都不想做、不想提升自我涵養的人,應該就不會讀到這了。

 

想利用多餘時間磨練自我,可說是美事一樁。首先,你要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呢?思考你想透過什麼方式磨練自我,一邊確認重點所在,一邊實踐吧。

 

感受生活之美

 

人能從美的人事物中獲得平靜。我們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就是美的人事物。因為藉此,能獲得幸福的感受。本來的「舒適自在」,就是能同時帶來美與幸福的人事物。

 

現代對於「美」究竟是什麼,變得不再確定。美是普遍性的、還是隨著時代不同呢,相關疑問常會被提出來。美的法則是普遍性的。只是生活在該時代的人,看的東西不同罷了。

 

在此嘗試舉出一些線索。美的人事物,潛藏於讓你覺得正確的、明確的、細心的、確實的人事物中。色彩形狀具備必然性的、符合目的的、維持平衡的、整體格調統一的、能親近的、溫柔的,這一切的總和。嚴格說來,其中也包含不論從任何角度看來,是否讓人心曠神怡吧。而那樣的角度由自己決定。

 

換言之,美並非單純一點而已。奢華也好、簡樸也罷,那些毫無多餘的、緊張與舒緩等價的、舒服的刺激不至疲憊、不誇張也不引人注目、甚至可能讓人忽略的不經意卻莫名地讓人心曠神怡。

 

決定美的人,就是感受到美的人。一旦欣賞眾多美的人事物,就會擁有好眼光。並不是有名,就能斷定很好。或許也沒被什麼人稱讚過。正確卻不因此誇大本身優勢。真實卻流露自然不刻意的美。決定美的人,永遠只有感受到美的人。

 

幸福與美的人事物本為一體。人類創作出的藝術,或許不見得都能稱之為美。這與有錢,不見得能說是幸福,是一樣的道理。只是,大自然不論在何種狀況下都隱藏著美。那份美以形形色色的不同形式,潛藏於生活的一切之中。

 

物品或空間本身擁有美,我們也很容易感到平靜、安適,獲得療癒。當然,上述一切都蘊含著美,不僅如此,我們或許應該思考生活行為中正蘊含著美。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美感意識

 

也有人不會注意到美的人事物、美的顏色或形狀,這是因為不去意識美的一切。這種人原本應該也擁有屬於自己的美感意識,卻說什麼「不懂什麼才是美」。也或許是覺得,談論美不美並不科學。

 

認同本身擁有的美感意識,思考為什麼覺得美,美感意識就能隨之拓展、提升。看到美的人事物會覺得美,彼此也更能相互認同。

 

一旦對食物有好惡,所謂「美味」的感覺就會不一致;但是聽人說「絕景」之類的自然之美,不論國籍民族,幾乎所有人都會覺得美。從高地俯視的全景風景,那樣的廣闊無垠療癒人心,讓人不由得覺得美。

 

美的人事物所在多有,但是如果想看的意識薄弱,就會看不見。只要改變觀點,所有一切都會看來很美。藉由擷取其中一部分,也可能看起來很美。別只靠雙眼去看,請拓展五感,自我訓練,發掘更多美的人事物。

 

能培養出美感意識的,就是日常生活。每天能學習的事情,多如牛毛。留心去看身旁的一切。色彩之美、品質之好、技術之優良,每次去看都運用意識,眼力就會獲得鍛鍊。嘗試以自己喜愛的物品裝飾房間,就能瞭解本身視覺性的美的基準。藉由平日物品的維護保養,手部的觸碰,觸覺就能獲得磨鍊。

 

只要在生活中使用優質物品,用五感去感受,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提升美感意識。因為藉由擁有的物品,該物品所需的對應嚴謹度,就能培養出相關感受。

 

如果理解物品本質,決定「什麼搭配什麼會很美」的時間就會縮短,出錯機率也會減少。真實的美,能讓觀者獲得療癒,培養感性。

 

美隱藏在形形色色的各處。美感意識,要靠自己從美的人事物中發掘價值做起;對於其他事情,如果也能留意有什麼能讓自己感受到價值,那麼選項也會變得明確,猶豫自然隨之減少。所以,也請重新審視本身的價值觀吧。

 

活出安貧樂道之美

 

一般所認為的「安貧樂道」,含意是清白正直活著,結果卻生活貧困,但是依然對此甘之如飴。另外也能察覺,並不是說只有奢華才美。當然規模會有所差異,但是沒預算也能創造出美。應該說在我們日本人心中,擁有那份自信能組合出絲毫不遜於豪華的美。

 

日本人曾憧憬的那種西方藉由財富集中,所創造出的「豪華之美」,如今已經成為過去式。當然,財富集中所創造的美仍會留存下去吧。我們有時也能樂在其中吧。然而,如今豪華甚至可說是陳腐,已經不再適合現代了。如今,能讓所有人心靈歸於平靜的是安貧樂道之美。

 

不做無謂浪費,極度簡約、節儉,所以能維持清靜。大家瞭解,心靈富足才能擁有無限的自由。如果能將內心的清朗展現在個性上,就能醞釀出美感。對於雙眼所見、本身相關,都能懷抱敬意去親近,這不就是安貧樂道之美嗎?

 

「放眼望四周,不論花朵或紅葉,在此處皆無。海邊茅屋旁,秋天的夕陽景致。」這是藤原定家1所吟詠的和歌。武野紹鷗、千利休2將之視為「侘茶3」的真髓。在破落空間中,使用有價值的豪華器具並無意義。用不值一提的器具,共同品茗,隨處都潛藏著美吧。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當下的氣氛很美。低調單純的話,其間流動的空氣也可以說是很美好的吧。

 

就算沒有預算,生活在所謂「簡約」的美之中,穿整潔衣服,為打造強健體魄,吃有營養的食物。這樣,就能成就安貧樂道之美了。

 

周遭根據你運用的言詞,也會改變對於事物的看法。如果形容得很美,存在該處的東西也能讓人感到很美。我們是能毫無藉口地將日常生活轉化成美感的。從中就能逐漸看出安貧樂道之美。

 

擁有自由且富足的心靈,是第一步。

 

磨鍊感性

 

由於我們是從古至今對於「日用之美」鑑別能力高超的日本人,只要將適合自己的高品質物品蒐集到身邊來,就能自然展現美麗舉止,表現出自己美麗的心。而且,不單純只是依賴物品之美,只要磨鍊本身技術,就能更增添美感。

 

美,隱藏於周遭各處。為了發掘出這樣的美,要將簡樸生活、對於事物的純真又單純的看法、舒服的清靜感、整潔狀態化為日常。

 

或看、或摸、或聽、或感受氣味、或感受美味,我們以五感感受著,一邊處於日常生活中。平常對此也不太有意識地度過一天。請嘗試更去意識到,我們正用五感在感受。

 

一天之中只有五分鐘都好,閉上雙眼,只專注於聲音或氣味,什麼都不要思考,又或單純只用視覺去感受繪畫或照片,去觸碰各種布料等,單純專注於手部觸感。那些感受,或許可以說是真正的活在當下吧。

 

感受時,明確區分是舒適還是不快。以本身認同的心情去感覺,就能培養出良好感受性。避免那些不快,增加讓自己覺得舒服的東西。儘管有些繞遠路,也要走繁花盛開、有很棒店家的道路。這些平日的微小累積,能培養出感性。

 

感受到的以言語表達出來,同時增加感受的詞彙。隨時都要在意識到日常、行為的情況下生活。

 

那也就是說,生活中在親近古典的同時,也要確認最先進的資訊。對於初次邂逅,又或日常反覆,全都目不轉睛。面對細微部分,也要持續累積用心謹慎的行為。

 

像這樣的生活行為,正是磨鍊感性的第一步。

 

女性的魅力、男性的魅力

 

想要看起來美麗,內在也要整潔無暇。內心純粹、一心一意只想追求美的人,雙眼也會閃耀光芒。只要用心讓自己彬彬有禮、表現出美麗行為舉止,不知不覺中內心也會變得美麗。與其貪婪地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稍微節制忍耐看起來會比較美。

 

雖然極度想將本身的正確性正當化,嫻靜典雅、沉默寡言才是魅力所在。誠實無貪欲的心靈、毫無邪念的無私為理想狀態。

 

再加上擁有整潔感的美感,正是日本人本色。

 

女性的魅力在於用心與覺悟。

 

用心,用的是預先考量日後,站在對方立場思考、體貼對方的那顆心。也就是預測將來,將稍後的時間也列入考量,提前準備。這是種發揮想像力,考慮周遭特性等各種情況的綜合性顧慮。不僅雙眼所見,就連看不見的人心或還沒發生的事情,都能細膩顧全。但是,上述行為並不會像是「誰做了什麼」似地被明確表揚功績。以往的女性就是像這樣,持續支撐了整個日本。

 

然而就算有了萬全顧慮,也不知道到底會發生什麼事。不知道有什麼樣的境遇變化,在等著自己。不論身處何處、站在何種立場,都能在當下表現出優美舉止,女性需要抱持著這樣的覺悟活下去。如此一來,隨時隨地都能讓自己很美。

 

男性的魅力與美感,在於文質彬彬之中的一抹哀愁。

 

一般常說,女性喜愛的男性是溫柔的人,而對於女性而言的男性溫柔,是男性對於女性懷抱敬意,行為舉止文質彬彬。因為女性也能隨之舉止優美,感覺自在舒服。

 

而在他偶然散發出一抹哀愁時(或許是由於為了保持文質彬彬而疲憊),女性或許就會下定決心。這樣的內心世界,能讓外表魅力更為升級。

 

意識到自己的文化觀點

 

只要擁有自己內心那把量尺,就能參考這個基準,判斷許許多多的邂逅。我們有必要逐漸提升量尺等級。要是拘泥於過往的量尺,就會疏於提升美感意識。儘管說是文化活動,程度或思考模式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不論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從中都能發現以本身量尺能夠認同的東西。

 

要是始終憑藉舊有量尺,判斷就會出錯。請選擇最新量尺,並且慢慢磨鍊。從古至今都這麼說,要看遍優秀、優質的東西,提升自己的眼光。只要看遍眾多美的人事物,就能瞭解美的本質。即使是首度看到的,也能洞悉那是否接近美的本質。

 

人與狀況是一樣的。如果一開始就能受到無盡的愛包圍,愛會培育腦袋。在美好大自然的環繞下,就能藉由自然而然地瞭解箇中機制,培育心靈。

 

人能受到大自然的培育,只要瞭解大自然正是我們師法的對象,不論雙眼或心靈都能獲得豐富的培育。日本的大自然,在全球也算是數一數二的罕見美景。色彩繽紛、物種豐富。不需要理論或說明。

 

不論任何對象,都能完全接納、賦予平靜。日本人既然打從一萬年前,就持續生活在這麼幸福的絕佳環境中,要說我們無論看到什麼都能投以一貫的溫柔眼神,看到任何對象都能如實接納,也不足為奇。

 

看到什麼如實接納,就是接受事實。就是不帶好惡情緒。就是不以本身好惡判斷,一視同仁。

 

 

為了做到這一點,本身眼神就不能帶有偏見、面對任何人都能給予一貫的暖意。憑藉本身「眼光」,而非世人評價去肯定,同時傾聽他人意見,別忘了彼此共享許多共通點。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練習有涵養:讓身心皆美好,優雅大人的201則生活提案》,遠流出版,加藤惠美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