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5
郭美懿
採訪約在金曲獎過後1個多月,熊美玲為走紅毯所染的那頭紫髮,已褪成近似銀白的淡亞麻色,她笑著說:「我想染成跟秋離老師一樣的顏色,我好想變成他!」變成一個人的樣子,不是單純的仿聲,而是把摯愛活回來;然而轉變,也是找回自己的過程。熊美玲說,嫁給林秋離之後,人生長達20年幾乎沒有聲音,「因為我老公太會說話了!」直到丈夫過世後,她出專輯《一路平安》、入圍金曲4大獎,回過頭來肯定自己,這才發現丈夫留下的最後禮物:「他是放我飛,是讓我自由自在做自己!」
閱讀更多
2024-09-04
郭美懿
據勞動部2023年統計,台灣勞工規劃退休年齡平均為61.3歲,雖然60後體力、精神不若青壯年,但經濟上有更多餘裕,也更懂得取捨,揀選出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日本擁有1.75萬人追蹤的YouTube頻道「60後的幸福生活(60歳からの幸せライフ)」,就分享了3個人生智慧,幫助大家在步入熟齡後擺脫身心負擔,過得更清爽!
閱讀更多
2024-09-02
郭美懿
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3年全國家戶數約924萬戶,較2022年成長約1.65%,其中一人戶數約有332.3萬戶,佔總數的36%,比例最高,成長也最快速。少子化、獨居化、高離婚率,讓「孤獨死」不再是新聞中的罕見案例,果陀娛樂與公共電視合作的影集《人生清理員》,正是探討這個社會現象。製作人楊凱婷希望,透過這齣劇給大眾啟發,正視死亡,學會好好說再見。
閱讀更多
2024-08-29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20
Q:我是博毅,今年52歲,老婆33歲,結婚7年,兩人現有6歲女兒、5歲兒子,3年前因家庭因素跟老婆假離婚,但約定等孩子長大後再復合,可是我覺得妻子身邊有別的男人,我該怎麼辦?我跟妻子都是再婚,婚後老婆想繼續工作,而我工作時間被綁的很死,無法照顧孩子,需要岳父岳母幫忙接送到幼兒園,加上可以節省房租等,就住到老婆娘家。由於老婆是獨生女,岳父母都歡迎同居,但我跟岳父非常不合,他從一開始就嫌我年紀大且收入不夠豐厚!我是資深的機電工程師,年薪超過百萬,但為了妻兒想多賺點,就接了夜班,每天都是凌晨2點多出門,下午3、4點才回家。但岳父看我白天睡覺就很不順眼,總說還可以再兼一個工作,完全不體諒我連來回路程,等於12小時都在外面工作,絲毫沒有自己時間。回到岳家,我也無法打赤膊晃來晃去或歪在客廳看看電視,非常不自在,但只要能跟妻兒一起生活,這都是小事。可是3年前,不小心跟岳父擦撞一下,岳父就很誇張地倒在地上,說我故意要害死他的,吵了很多天不肯罷休,一直叫囂要我搬出去!後來他又要我老婆離婚,鬧到後來,連我老婆也煩了,跟我商量好,因為現在孩子們還小,需要岳父母幫忙照顧,我的老家在南部,爸媽幫不上忙,因此我們先聽岳父的話辦離婚,等孩子長大,老婆就搬出來,屆時我們再一起生活,我當下也只好遷就現實。離婚時,親權給了老婆,其後我們還每1、2個月還會聚餐一次,我也每月給她們7萬元生活費。老實說,我雖然很想跟妻兒住在一起,但不受岳父母管制,也覺得自在無比,自己租的公寓雖不那麼寬敞,但是愛怎樣就怎樣,而且就在工廠附近,我有很多屬於自己的時間,覺得假離婚也不錯。但最近半年,老婆幾乎不接我電話,我也沒法跟孩子相聚,有次半夜想念孩子,我跑去前妻家,發現她的車不在,過幾天再跑一趟也是一樣。我打電話給女兒,她才說媽媽最近晚上不常在家,讓我非常憂心。現在孩子還小,她就夜遊不歸,也不履行4人相聚承諾,我覺得她似乎是有新男人了。現在前妻把孩子放在家中不管,我是否可以討回親權?如果她再婚,可以不支付他們生活費嗎?我真的只想建立4人的美滿家庭,難道這是妄想?
閱讀更多
2024-08-29
郭美懿
源自日本的終活,意指「為了人生終點而進行的準備活動」,目的在於對人生最後一哩路預作準備,消解了對死亡的不安,讓人不留遺憾與負擔的告別。這包括整理財務狀況、預立遺囑、預做醫療決定、老後斷捨離、身後事的安排等等,但終活需要做的只有這些嗎?
閱讀更多
2024-08-28
謝青樺, 李秋藝, 林翰飛
當你盤點資產後,發現自己扣除接下來的20年生活所需還有餘裕,甚至更多,那麼如何預為傳承規畫就很重要。如果你的家庭結構與關係還算和諧,依照繼承順位繼承就很好的話,當然你的資產全數列為遺產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現代社會有越來越多人可能是單親、單身、無子嗣,或與法定繼承人關係不睦,這時候,如何順著自己的意思處理資產就很重要。
閱讀更多
2024-08-28
NOW健康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全名為Spinal Muscular Atrophy)是一種因運動神經元退化,導致肌肉無力及萎縮的遺傳性疾病。然而,SMA透過積極治療,不僅有助延緩疾病惡化,降低感染併發重症的風險,甚至有機會讓運動功能進步。在各界努力之下,健保署響應國際潮流,在8月1日起全面擴大給付,讓全台約400名病患,在臨床評估後都有申請SMA藥物治療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4-08-26
謝青樺、李秋藝、林翰飛
避免不孝子法寶 「生前贈與」與「附負擔贈與」資產的安排——生前贈與或遺產?
閱讀更多
2024-08-26
黃靖文
「多數病患恐懼的不是死亡,是未來會怎麼活著!」全台首位罕病立委、現任基隆市社會處處長楊玉欣,她同時也是亞洲首部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推手。19歲那年楊玉欣突然跌倒爬不起來,緊急就醫才發現罹患罕見疾病「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身體的癱瘓處會逐漸從遠端肌肉向內擴散,且無藥可醫。罹患罕病,讓楊玉欣比一般人更早體悟到生死,她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病人」,無常隨時會降臨。
閱讀更多
2024-08-23
郭美懿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平均壽命延長,意味著人們有更多時間安享晚年。然而多數人只做「生涯規劃」,卻不知做「生死計畫」,面對生命必將迎來的最終旅程,你會怎麼安排餘生?
閱讀更多
8/ 30
第 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