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0
郭美懿
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大腸癌過去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榜首,平均每30分鐘就有1人罹患,最新110年癌症登記報告則是跌至第2名,肺癌成為第一。大腸癌位居「國民癌症」,加上過去受疫情影響,民眾主動到醫院篩檢、追蹤意願大降,導致治療大腸癌的黃金期被拖延,使得病情加重。
閱讀更多
2022-07-04
華人健康網
編按:2009年參加《超級偶像》歌唱節目獲得冠軍的朱俐靜,週一(7/4)驚傳她在週日(7/3)離世,享年40歲。去年一月她在發片記者會坦承罹患乳癌,她當時透露持續靠藥物治療,狀態「比前一陣子還要好」,不料仍難敵病魔摧折。朱俐靜臉書上也發出家人的聲明,表示感謝各方的關心~總是開懷大笑,用音樂帶給大家滿滿正能量的朱俐靜 MIU,已經在7月3日平靜地離開了我們。對於工作,對於生活,她始終非常努力,她的離開,家人們都還在悲傷的情緒中,也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懇求媒體記者能給家人們再多一點空間和時間。知道大家一定有很多話想跟MIU說,我們會再公佈追思會的詳細資訊,懇請大家體諒!---------------事實上,國內研究發現,女性乳癌人口自40歲開始快速激增!而1981年出生的朱俐靜則是剛好40歲。除了定期做健康檢查、定期做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外,若發現自己符合以下5個指標,代表可能是乳癌的高風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原文刊載於2018/4/23,更新時間為2022/7/4)
閱讀更多
2022-05-20
陳忠淵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中醫部內科主治醫師
端午節,習稱五日節、五月節或肉粽節,俗諺說「未食五日節粽,破裘仔毋甘放」,說明端午介於春夏之交,天氣乍晴乍雨,過節後炎夏正式開始,冬衣才可安心收起。梅雨季的濕涼,加入盛夏的悶熱,蚊蟲孳生,使這段時間成為濕熱疫病易起的季節。在此節氣特性下,端午包肉粽祭拜神佛與五臟廟,雄黃酒、艾草辟邪除穢皆屬這節日特有的習俗,細究其背後皆有先人養生智慧底蘊。
閱讀更多
2022-04-21
郭美懿
隨著季節邁入夏天,冬季囤積的小肚、大腿肉再也藏不住,許多人也開始尋求減重秘方。不過營養師李孟穎提醒,為了短時間快速減肥而追求單一食物、生酮飲食或代餐等極端減重模式,不但傷身、傷荷包,更可能損害健康。她推薦「1410斷食法」與「442飲食法+211餐盤」2種溫和飲食法,透過食物類型與飲食時間的選擇,讓民眾健康瘦身。
閱讀更多
2022-04-07
郭美懿整理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常導致排便不順,甚至形成便秘,只好求助偏方或乾脆使用軟便劑。但營養師提醒,解決排便不順問題,最健康的方法還是從飲食著手,可攝取4大類幫助「順暢」的食物。
閱讀更多
2022-03-31
郭美懿
清明祭祖團圓,不少人都會吃潤餅、春捲應景,但看起來份量不大的潤餅,熱量卻很驚人。營養師提醒,市面上的潤餅常用2張潤餅皮來包,單餅皮就相當於半碗飯的熱量,若再加上花生糖粉和炸蛋酥等配料,1份潤餅熱量可達500卡,吃下2份就比1個800大卡的排骨便當熱量還多!
閱讀更多
2022-03-04
郭美懿
好不容易晴朗回暖,週末又將變天!中央氣象局預報顯示,週六(3/5)受東北季風影響天氣轉涼,氣溫將驟降6~8度,週日晚間更將迎來新一波冷氣團,屆時中部以北將轉為濕冷天氣,北台灣氣溫更將驟降到12度左右。正值春季加上疫情趨緩,許多民眾出門賞花及泡湯,但春季早晚溫差大,國民健康署提醒,要特別注意氣溫變化及做好保暖措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建議採多層式穿搭法,適時增減衣物,來防範溫差與低溫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2-02-22
林芷揚
編按:又一波大陸冷氣團報到,北部最低溫將下探10度!近日因氣溫下降誘發中風、心血管和腸胃道等急重症患者也急遽增加。尤其中風患者有年輕化現象,熬夜滑手機、作息不正常、天候變化未注意補充足夠水分,都會埋下誘發中風的危險因子。屏基神經內科主任陳昶宏提醒,民眾應注意溫度變化加強保暖,不要在最低溫的清晨外出運動、泡溫泉不要超過15分鐘,以免造成心血管壓力引發急症。
閱讀更多
2022-02-21
NOW健康
連續假期的暴飲暴食或喝酒,加上不規則的生活作息,讓腸躁症找上門。由於連續假期的晚睡晚起等生活作息不規律,嚴重甚至伴隨肌肉痠痛,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狀,還有特別是高油脂的食物加上酒精容易導致結腸收縮與腸痙攣而產生腹痛和腹瀉等狀況。
閱讀更多
6/ 21
第 6頁,共 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