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額度

顯示第 9110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23

【財產贈與】子女不孝,如何把房產拿回來?

tCol 2019-09-27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財產贈與】子女不孝,如何把房產拿回來?

林媽媽年約70歲,3年前因身體不舒服去看醫師,沒想到竟然經醫師診斷罹患癌症,林媽媽有感於恐不久於人世,大兒子也告訴媽媽,自己願意好好照顧媽媽的餘生,而為避免未來兄弟姊妹之間為了房產分配起衝突,因此請媽媽把自己名下的房產贈與給自己!林媽媽也就同意了大兒子的提議,接著大兒子就找了代書辦好房產的過戶,且為避免其他子女認為林媽媽偏心,因此她就沒有告訴其他孩子!

閱讀更多

退休金規劃12-9/買保險真的必要嗎?退休後有失能、失智風險,保單這樣買才安心

tCol 2019-09-10

樂透人生─吳家揚

退休金規劃12-9/買保險真的必要嗎?退休後有失能、失智風險,保單這樣買才安心

一般人對於退休的美好想像都是:「掙脫工作綁架,沒有瑣事纏身,愛幹什麼就幹什麼......。」許多人說,最好到閉眼那一天剛好把錢花光光。殘酷的是,萬一重病,活得不好又死不了,一人拖垮一家子。規劃退休財務時,一定要將此風險考慮在內,不能忽略「保險」這一工具。

閱讀更多

退休金規劃12-7/想當房東收租金,輕鬆享受退休生活?投資房地產必知6個眉角

tCol 2019-07-30

樂透人生─吳家揚

退休金規劃12-7/想當房東收租金,輕鬆享受退休生活?投資房地產必知6個眉角

居住問題是退休規劃的前二大課題,因而許多人在做退休規劃時都會問「房地產適合作為退休理財工具嗎?應該怎麼做比較好?」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先搞清楚想要自住還是單純投資,否則可能兩頭空!

閱讀更多

罹癌後我想說:因為醫療保險規畫,救了我們全家人

tCol 2019-05-31

吳鴻麟

罹癌後我想說:因為醫療保險規畫,救了我們全家人

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雖然算是好事一樁,但增加的壽命卻大多是在看病、求診或住院中度過,從前述衛福部公布的各項醫療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慢性疾病或家族遺傳性疾病,將是高齡者醫療就診及住院頻率最高,且將來醫療負擔最多的項目。

閱讀更多

罹癌後才發現保險不理賠?癌症險一定要這樣買!

tCol 2019-04-12

小花平台保險+

罹癌後才發現保險不理賠?癌症險一定要這樣買!

食道癌連續奪走了藝人安迪及裕隆董事長嚴凱泰的性命,引起外界高度關注,也讓民眾更關心食道癌等癌症相關議題。食道癌有多可怕?每年新增約2千名食道癌患者,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不到20%。

閱讀更多

年過七旬照樣活力充沛!名醫張金堅公開養生秘訣:健康最重要,其他都假的

tCol 2019-04-11

林芷揚

年過七旬照樣活力充沛!名醫張金堅公開養生秘訣:健康最重要,其他都假的

「你看,我Line都回得很快,比你還快!哈哈哈!」採訪當天,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以一貫飛快的說話速度、開朗的笑容現身,一邊強調他駕馭新科技一點都不輸年輕人,一邊以敏捷的腳步踩著樓梯,咻咻咻一下就爬上公寓頂樓,來到他精心栽培的花園,再端出令他自豪的現煮咖啡,暢談他「退而不休」的精彩生活。

閱讀更多

存款不到70萬,多數人都有房!英國人快樂退休的秘訣

tCol 2019-04-11

天下雜誌

存款不到70萬,多數人都有房!英國人快樂退休的秘訣

在英國,提前退休的人多數是年收入比較高的中產階級。問題在於,即使是相對富裕的階層,能否在辭去工作之前準備到足夠的儲蓄呢?答案是否定的。

閱讀更多

退休金規劃12-2/1500萬夠用嗎?60歲想退休,40歲起你該「這樣做」

tCol 2019-04-08

樂透人生─吳家揚

退休金規劃12-2/1500萬夠用嗎?60歲想退休,40歲起你該「這樣做」

我以前在電子業工作時,當時同事、朋友們個個年輕,覺得人生無難事,但工作又爆肝,於是多人都想賺飽提早退休。在那黃金時期,大家隨便勾勒的願景,設定的條件通常是50歲以前賺到一億元以上。等到成熟一些,才發現能夠達標的人,全台灣佔比實在太低,只有少數高階主管透過上班成為億元戶。

閱讀更多

身上沒錢只剩一棟房?你可以靠這方式月領2萬元退休金!

tCol 2019-03-27

許雅綿

身上沒錢只剩一棟房?你可以靠這方式月領2萬元退休金!

黃老先生和黃老太太育有4名子女,長子的經濟能力最強,其餘3名子女的收入只夠負擔自家生活,所以父母的生活開銷都由長子提供,扶養的重擔引起長媳的不滿,而抱怨傳到老人家耳裡,聽得很難過…。

閱讀更多

屆退、退休理財規劃不一樣!掌握原則,賺回退休金

tCol 2019-01-09

歐陽善玲、林心怡、張道宜、沈瑜

屆退、退休理財規劃不一樣!掌握原則,賺回退休金

公教人員年金改革通過,勞工的勞保改革箭在弦上,這是年金制度邁向長治久安的第一步,也是全民建立理財習慣的契機。根據國外年金改革經驗,只要加強理財素養,建立正確策略,不但能夠輕鬆彌補失去的退休金,照樣享受樂活退休,建立一生受用的理財力,甚至能讓你的財富比年改之前更加值。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