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適合

顯示第 718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太太希望早日有自己的家,但先生認為買房有壓力!丁菱娟:這種討論方法易激化矛盾、爭吵、分歧

tCol 2024-01-25

丁菱娟

太太希望早日有自己的家,但先生認為買房有壓力!丁菱娟:這種討論方法易激化矛盾、爭吵、分歧

我們常因為是家人所以覺得不需要拐彎抹角,直指對方的弱點核心,令其無法辯駁,這樣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大的衝突和裂痕。

閱讀更多

50後只穿「黑白灰」?個人色彩分析師3秘訣,找出自己最美顏色:擁抱自信本色就是魅力

tCol 2024-01-22

小虎文

50後只穿「黑白灰」?個人色彩分析師3秘訣,找出自己最美顏色:擁抱自信本色就是魅力

「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怎麼打扮最美?皮膚白怎麼搭、皮膚黃怎麼搭?其實每個人都擁有『全部的顏色』,色彩搭配就像是調色盤,我們可以一起會調出、找到自己的專屬色,不管幾歲,勇敢表現自己就是魅力。」個人色彩分析師王盈力說,就算年紀過了50歲又如何?中年後最美的外衣叫做「自信」。一個越了解與肯定自己的女人,本身就在發光,這就是時下常說的「自帶氣場」。

閱讀更多

總覺得生活不如己意、很不順遂?3習慣開始穩定身心,也帶給周遭朋友安心感

tCol 2024-01-19

松浦彌太郎

總覺得生活不如己意、很不順遂?3習慣開始穩定身心,也帶給周遭朋友安心感

首先,我想談談,我告訴自己要嚴守的十個稱為「時常」的習慣。每一個都很簡單。但,如果想維持「時常」這習慣,就必須花些功夫、努力養成。

閱讀更多

豆漿、拿鐵都不建議裝保溫瓶?摔過就得換新?無毒教母譚敦慈一次解析:「這樣清洗」才乾淨

tCol 2024-01-17

聯合報元氣周報 / 記者鄒尚謙報導

豆漿、拿鐵都不建議裝保溫瓶?摔過就得換新?無毒教母譚敦慈一次解析:「這樣清洗」才乾淨

你的保溫杯多久沒有好好清洗了呢?冬天多喝熱飲除了身體暖,心裡也感到暖暖的,用保溫杯裝飲料更可以帶來上班的好心情,但保溫瓶該如何清潔?材質又該怎麼挑選最好?最好不要裝什麼飲料?醫師與專家都給出建議。

閱讀更多

增肌減脂、不傷膝,「超慢跑」真有這麼神?骨科醫師解析「有效」關鍵:搭配不同運動成效加倍

tCol 2024-01-16

郭美懿

增肌減脂、不傷膝,「超慢跑」真有這麼神?骨科醫師解析「有效」關鍵:搭配不同運動成效加倍

近年台灣盛行超慢跑,但在醫師眼中,「超慢跑」運動量夠嗎?真的可以鍛鍊到嗎?安南醫院骨科醫師方啟榮表示,超慢跑屬於高效低強度運動,可達到減肥、鍛鍊肌肉和增強心肺耐力的效果,非常 適合 膝蓋不舒服或年長族群。但如果能同時嘗試各種不同型態的運動,如騎腳踏車、游泳、重量訓練、太極拳或氣功等,互相輪替配合,對促進身體健康才有更顯著的幫助。

閱讀更多

陪失智長輩過好年,3技巧做好準備…醫師女兒的建議:安排課表、防走失,別問「猜猜我是誰」

tCol 2024-01-16

莊宜芳醫師

陪失智長輩過好年,3技巧做好準備…醫師女兒的建議:安排課表、防走失,別問「猜猜我是誰」

歲末年關將近,大家有著什麼心情,又或是在忙些什麼呢?學生期待寒假到來,孩子期待新年可以領壓歲錢,上班族期待年假可以好好喘口氣;家庭主婦們則已開始採買年貨,或甚至預訂年菜、餐廳等。那家裏的老人家、或甚至失智的長輩們,過年對他們而言,又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閱讀更多

乾眼症常見QA,眼科醫師解析

tCol 2024-01-12

照護線上

乾眼症常見QA,眼科醫師解析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張芯瑜醫師來到照護線上。張芯瑜醫師:大家好,我是張芯瑜醫師。

閱讀更多

這款「國民蔬菜」好狂!她吃3個月逆轉腎病、胃痛也好了…名醫推爆:平價營養高、還能防6癌

tCol 2024-01-12

郭美懿

這款「國民蔬菜」好狂!她吃3個月逆轉腎病、胃痛也好了…名醫推爆:平價營養高、還能防6癌

近來高麗菜盛產價跌,許多人趁機撿便宜,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指出,高麗菜屬十字花科蔬菜,可以保護心血管、預防骨質疏鬆、改善腸胃問題、調節血糖,而十字花科所含的蘿蔔硫素更可抑制癌細胞,降低食道癌、大腸癌、肝癌、肝癌等罹患機率。

閱讀更多

大腸直腸癌怕轉移惡化!術中放射線治療精準打擊癌細胞

tCol 2024-01-11

NOW健康

大腸直腸癌怕轉移惡化!術中放射線治療精準打擊癌細胞

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10大癌症發生排行中,大腸癌已連續15年居冠!大腸直腸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很多人難以察覺,有些患者發現時常是中後期,癌症已轉移到其他部位,往往增加治療的難度。

閱讀更多

把爸媽送安養是不孝代名詞?專家4點解析「安養院vs看護」比較:還有這方案可選擇

tCol 2024-01-09

優照護

把爸媽送安養是不孝代名詞?專家4點解析「安養院vs看護」比較:還有這方案可選擇

編按:台灣是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據國發會統計,2022年扶養比為42.2,每4個青壯年就要扶養1位老人;而推估至2030年高齡人口增加、工作人口更少,平均每2.7人就要扶養1位長者,到了2050年,扶養者更只剩下1.4人!面對扶養比陡升,一旦家中長輩需要照護,恐怕人力調度成難題。曾有網友表示長輩在家沒人顧,容易發生意外,但想把老人送到安養院,卻淪為「不孝」的代名詞,甚至被指為「遺棄」,引發兩派論戰。網友在PTT八卦版發文,指「不知道曾幾何時開始,在台灣把老年人送往安養院是一件被認為子女不孝、父母丟臉的事情。明明在事實上,是怕他一個人在家,沒人照顧會發生意外,也避免一個人胡思亂想才送去的,何況安養院也是要付錢的,怎麼會淪為不孝的代名詞?」對此,有網友認為把長輩送到安養機構「像是被遺棄」、「餘生在一個不認識的環境、沒有家人陪,你覺得可以嗎」、「如果有能力就請外籍看護,加食宿一個月也才3萬,多站老人家的角度想想吧」。另一派人則認為,「安養院24小時有護士和長照師隨時顧著,不會離開視線,對長輩來說反而比較安全」,而且外籍看護其實也不是很專業,「動作粗魯還要看運氣,求遇到好一點的」。更有人直言:「說要自己顧的,24小時顧個3天就知道了」。難道居家親顧才是「真孝道」?究竟選擇居家照護、安養機構、外籍看護等各種方案時,怎樣做比較好?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