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6
NOW健康
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大腸直腸癌向來是最多國人罹患的癌症。藝人余天女兒余苑綺日前因直腸癌過世,顯示各界對於大腸直腸癌的重視。不過大家或許知道吃下過多鹹鹹的香腸等醃漬物會增加腸癌風險,卻忘了「甜甜的」這個是最容易忽略的腸癌元凶!
閱讀更多
2023-02-02
郭美懿、胡肇芳
58歲名嘴蔡玉真驚傳健康亮紅燈!緊急住院手術後,周四(2/2)凌晨在臉書宣布將「永遠退出談話性節目」,成為「無膽之人」。原來她因長瘜肉開刀切除膽囊,並提起2008年離世的知名媒體人趙寧,就是因為晚期發現膽囊癌而過世。
閱讀更多
2023-01-18
郭美懿
台中67歲婦人在2個月內體重狂掉12公斤,因解黑便就醫,輾轉兩個月沒有改善,赴醫院檢查,才發現竟是罹患被稱為「癌王」的胰臟癌,且已轉移至腹膜達到四期程度。歷經化療、脾臟栓塞到手術,病患與醫療團隊拼了7個月,終於成功逆轉為二期,經過半年追蹤沒有復發跡象,讓醫生、病人與家屬更珍惜搶回來的生命。
閱讀更多
2022-12-21
郭美懿整理
冬至即將到來,家家戶戶吃湯圓,祈求凡事圓滿、闔家團圓,也象徵「又長大一歲」。但湯圓為糯米製品,是高澱粉、高油與高糖的組合,且吸水率強、黏性極高,在腸胃裡的蠕動較慢,大量食用容易讓無法分解的澱粉在腸道裡造成細菌發酵,產生氣體,導致腸胃不適,食用時需格外小心。
閱讀更多
2022-11-03
NOW健康
「疫情下,身為B肝患者的你,有持續做好定期追蹤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肝膽 消化外科李祥麟主任表示,根據臨床觀察,許多B肝患者因無明顯不適症狀,又擔心染疫風險,便自行延後治療或追蹤,進而影響疾病控制。50歲的王先生(化名)是李祥麟主任的患者之一,本身為B肝帶原者的他,因工作忙碌加上疫情影響,便沒有定期回醫院追蹤。再次檢查時,確診為肝癌晚期,肝臟有一顆大腫瘤且侵犯到血管,已不適合進行肝癌切除手術。
閱讀更多
2022-10-30
張振榕, 林莘妮
門診時,因應病情需要的時候,我會建議病人照胃鏡,但是對於照胃鏡的恐懼,時常會在病人做與不做的猶豫掙扎之間顯露無遺。「上次做胃鏡好不舒服,以後都不想做了!」、「隔壁陳媽媽說做胃鏡很可怕……」、「除了照胃鏡之外,沒有其他方法了嗎?」(口氣通常很絕望)
閱讀更多
2022-10-13
翁申霖 整理
一名男子不抽菸、不喝酒、愛吃水果,卻在某日因突發性腹痛、呼吸喘送急診就醫,竟被診斷為「急性胰臟炎」,抽血時更抽出乳白色激似「煉乳」的血液,當天立刻收治住院。他疑惑,自己飲食健康且生活正常,怎麼會無端與胰臟炎扯上邊,有醫師便透露水果正是最大元凶。
閱讀更多
2022-09-19
聯合報/ 記者 黃寅 /台中即時報導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今指出,在一次195位民眾腹部超音波檢發現,其中91人有脂肪肝現象,占比很高。當脂肪肝轉為脂肪肝炎,如果未及時治療,恐會演變成肝硬化,甚至有肝癌的風險,而B、C肝患者是肝癌高危險群,一定要每半年追蹤1次超音波及血液胎兒蛋白檢查。
閱讀更多
2022-08-19
金銀淑、張真起
小孩子皮膚的重點是水分,新生兒體內的水分大約是80%。愈年輕的樹木,水氣會愈多,但隨著年齡上升,便會逐漸減少,那人也是如此,年紀的上升,會讓我們的水分逐漸遞減, 然而若因為這樣,就無條件的攝取大量的水分,身體是無法全部吸收的。
閱讀更多
2022-08-16
林依榕整理
現代人注重養生,會補充各種不同的保健食品讓身體更健康,其中維護腸道健康的益生菌,更是許多人日常會服用的保健品,但腸胃科醫師指出,益生菌並非人人都可以吃,對8種人而言,吃了益生菌恐怕就像吃了有毒的細菌一樣,引發敗血症。
閱讀更多
4/ 19
第 4頁,共 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