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罹癌

顯示第 2512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千名癌友公益路跑捐萬張發票 建立抗癌3觀念,盡情擁有新人生

tCol 2020-11-07

李易紓

千名癌友公益路跑捐萬張發票 建立抗癌3觀念,盡情擁有新人生

台灣平均每4分42秒就有1人 罹癌 ,而臨床顯示,每5位癌症患者,就有1位是死於營養不良非癌症本身。許多癌友在抗癌的路上,常因為營養不良、身體虛弱導致減低化療、放療治療的效果,甚至會降低存活率,因此除了培養運動習慣之外,也要讓自己有更好的抵抗力去對抗病魔。

閱讀更多

痛到被救護車送醫,才知前列腺癌末,51歲那年被宣告必死無疑...主廚用「食療」奇蹟多活10年

tCol 2020-10-30

神尾哲男

痛到被救護車送醫,才知前列腺癌末,51歲那年被宣告必死無疑...主廚用「食療」奇蹟多活10年

發現自己 罹癌 ,大多數人的反應是憤怒、怨嘆:「為什麼偏偏是我?」「為什麼我會得癌症?」但我卻不然。當然, 罹癌 的消息還是令我非常震驚,但是我絲毫不覺得「為什麼得了癌症的偏偏是我」,因為生活中我能想到的致癌原因實在太多了...

閱讀更多

面對乳癌不要怕!導演王小棣走過風暴低潮,催生微電影《小豬撲滿計畫》撐病友家庭

tCol 2020-10-13

李易紓

面對乳癌不要怕!導演王小棣走過風暴低潮,催生微電影《小豬撲滿計畫》撐病友家庭

曾經走過乳癌衝擊的台灣知名導演王小棣,在國際乳癌關懷月,攜手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乳癌社團「花漾女孩GOGOGO」以及台灣諾華,發布首支乳癌關懷微電影《小豬撲滿計畫》,溫柔喊話癌友們「面對乳癌不要怕」!早在2001年確診乳癌二期的王小棣說,當得知 罹癌 時,好像自己和身旁的行人畫了一條界線被孤立,陷入乳癌風暴低潮的她,在家人的鼓勵陪伴下,積極接受治療與改變生活習慣,終於從乳癌畢業。

閱讀更多

陳鴻的無菜單人生》接納外遇罹癌父回頭、53歲自己險瞎!決心陪伴爹娘,不留遺憾

tCol 2020-10-13

彭蕙珍

陳鴻的無菜單人生》接納外遇 罹癌 父回頭、53歲自己險瞎!決心陪伴爹娘,不留遺憾

因《阿鴻上菜》美食節目紅遍亞洲的陳鴻,去年受邀回母校明新科大擔任副教授,現在除了教書,他的工作之一是陪伴父母的老後生活。他笑說自己一直是個「職業媽寶」,已經54歲了,仍然像個孩子,「現在我卻要帶著兩個老小孩。」但他知道,陪伴是最好的對待,只要時間允許,他就會帶著父母趴趴走,讓生命不留遺憾。

閱讀更多

35歲辭職顧病父,10多年後老父越活越健康…她52歲陷失業危機:當初回家照顧父親,錯了嗎

tCol 2020-10-12

洪雪珍

35歲辭職顧病父,10多年後老父越活越健康…她52歲陷失業危機:當初回家照顧父親,錯了嗎

千萬不要因為孝順,忘了自己,耽誤自己的前途與人生,這應該不是父母樂見的結果。

閱讀更多

當無常變日常、3度和至親死別,韓良憶領悟要為「一個人老後」作準備

tCol 2020-10-12

彭蕙珍

當無常變日常、3度和至親死別,韓良憶領悟要為「一個人老後」作準備

作家韓良憶的父母和姐姐,在這10多年來相繼離世,讓她感覺到生命無常。荷蘭籍先生又年長她10歲,兩人沒有小孩,她坦言:「我勢必要面對一個人的老後。」於是,她結交年輕的朋友、尋覓未來居住的養老院、寫好遺囑,她強調:「我不要拖累別人。」

閱讀更多

 斷捨離,讓自己不再心煩!別壓抑負面情緒,罹癌後她體悟:這樣消化心情,快樂其實很簡單

tCol 2020-10-08

林珮瑜

斷捨離,讓自己不再心煩!別壓抑負面情緒, 罹癌 後她體悟:這樣消化心情,快樂其實很簡單

我必須說,我其實是個傻呼呼的大齡女孩,沒什麼遠大志向,只希望日子過的開心自在就好。有時遇見挫折難過,會約出幾個知心好友,在甜食友情中的訴苦,似乎更容易釋放那些卡住的思緒,讓我得以繼續勇往直前。我鮮少聆聽自己的聲音,遑論進入內心世界。

閱讀更多

罹癌後,她列出願望積極實現!8種善終方式讓彼此沒有遺憾,不枉來世間走過一回

tCol 2020-10-08

蔡宏斌

罹癌 後,她列出願望積極實現!8種善終方式讓彼此沒有遺憾,不枉來世間走過一回

英國有位女記者,在被診斷罹患癌症後,知道自己來日不多,於是列出了五十個願望積極去實現,並成立一個部落格,公開分享這段人生旅程,如今,她已比被原本宣判的死期多活了五年。

閱讀更多

中年後身體異常疲憊、體重減輕,確診為肝癌!肝臟是沉默器官,留意7症狀已是晚期

tCol 2020-09-21

NOW健康

中年後身體異常疲憊、體重減輕,確診為肝癌!肝臟是沉默器官,留意7症狀已是晚期

台灣曾被喻為B肝王國,平均每小時1人死於肝癌。晚期肝癌可用抗癌武器不多,不過,最新研究發現,免疫治療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藥可以提升腫瘤反應率達近3成,是一線傳統標靶治療的2至3倍,且近9成病友保持6個月疾病不惡化,近1年生活品質不惡化。

閱讀更多

中年後接連確診乳癌、子宮內膜癌 家醫科醫師:人生,不該原地等死,而要「從心得力」

tCol 2020-09-08

尤聰光

中年後接連確診乳癌、子宮內膜癌 家醫科醫師:人生,不該原地等死,而要「從心得力」

「我是定期自我檢查而發現乳癌的患者。」陳淑媜說,二○○七年一、二月間,洗澡時發現右側乳房不太對勁,但她因忙於看診及值班,沒有時間進一步去檢查。自己是家醫科醫師,也知道檢查時間點很重要,必須是月經結束一個禮拜的時候,沒有受女性荷爾蒙影響,乳腺沒有腫脹的情況下,檢查比較準確。直到同年五月護理師節,在某次講堂上,一位北榮護理師分享她是乳癌患者的經歷,並送上一本書。聽完護理師的分享並看完書籍後,陳淑媜回家再自我檢查一次,發現腫塊還在,決定到花蓮慈濟醫院檢查,確診是乳癌。和主治醫師討論後,因自己已四十六歲,不打算再生育,決定直接動刀將腫瘤切除。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