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3
王百祿
筆者在時報系跑科技新聞時,近身觀察KT推動科技政策與科技產業的12年裡,看到李國鼎如何將最初,來自海外一位專家的建議,經過多方討論、驗證,最後成為政策,而政策從由部會提行政院通過,編列預算,督導執行、追蹤、檢討修正,到發生產業規模,最後成就一項大產業的經過。台灣的電子工業、電腦產業、半導體產業、光電面板產業就是這樣一步一腳印的經過多少溝通協調、多少步驟,以及前後至少10年光陰才卓然成形。
閱讀更多
2022-12-17
彭蕙珍
在大學當助理教授的江季芸,43歲那年忽然驚覺少子化問題嚴重,未來一定會遇到招生名額不足問題。她訂了「10年離開校園」投資計劃。然而,婚後和先生一起買房、買車、支付孩子的教育費,省吃儉用自己也只存到100萬。設定目標後,她和先生商量,將房子拿去貸款200萬,加上原來存的100萬,2015年將300萬投入股市,靠著存股,5年滾出千萬資產。存股7年,今年被動收入達70萬。因為人生還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毅然選擇離開教職去圓夢。將存款全部投入股市,等於儲蓄歸零,必須再重新累積存款。幸好江季芸擅長規劃,很快就找到適合自己的記帳方式,再存一桶金。
閱讀更多
2022-12-02
張國洋, 姚詩豪
一生的際遇與成就,都是命中註定的嗎?我現在的選擇,10年後仍是正確的嗎? 下一步該怎麼走,才會通往真正的快樂? 人生再怎麼絢爛,最後還是兩腿一伸。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閱讀更多
2022-11-05
翁申霖 整理
為人父母總是惦記著自己的孩子,即使忘記了所有事,也忘不了孩子。日前台中市一名90歲的老先生,深夜徘徊在一所國小校門前,警方主動上前關心詢問,老翁說「孩子念書沒幾歲,這麼晚還沒回去,來接孩子放學」,警方才意識到該名老翁可能已失智,趕緊聯絡上家人發現到,老翁口中就讀小學的兒子早已是個中年男子,將老翁交到兒子手中才放心離開。
閱讀更多
2022-11-04
照護線上
「醫師,我又昏倒了。」50歲的王女士說。「當時是什麼狀況?」「那時正在慢跑,突然就昏倒了。」
閱讀更多
2022-11-03
NOW健康
「疫情下,身為B肝患者的你,有持續做好定期追蹤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消化外科李祥麟主任表示,根據臨床觀察,許多B肝患者因無明顯不適症狀,又擔心染疫風險,便自行延後治療或追蹤,進而影響疾病控制。50歲的王先生(化名)是李祥麟主任的患者之一,本身為B肝帶原者的他,因工作忙碌加上疫情影響,便沒有定期回醫院追蹤。再次檢查時,確診為肝癌晚期,肝臟有一顆大腫瘤且侵犯到血管,已不適合進行肝癌切除手術。
閱讀更多
2022-10-25
郭美懿
《今周刊》今(10/25)日舉辦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日本連鎖「夢之湖村」復健型日照中心社長藤原茂,分享如何透過「減法照顧」,讓長者擁有生活自理能力,達到健康自立的平衡生活。藤原茂在演說中以夢之湖村照護模式為例,從環境、活動設計與照護本質精神等三大方面,在不過度保護的狀態下培養長者自立與自信,從而創造人生永不退休的「人生現役」功能。
閱讀更多
2022-10-17
NOW健康
76歲何先生有黑便、血便,容易疲勞、虛弱、胃口不佳、腹脹、噁心等症狀,中間只服用成藥,身體不舒服仍忍了3個多月,才至診所就醫。醫師覺得不對勁,轉診至大型醫院,接受電腦斷層、腸胃鏡、切片等檢查,確診為「邊緣區B細胞淋巴瘤」。
閱讀更多
2022-10-13
洪雪珍
貝琳是我的忘年之交,72歲了,最近我們見面,聽她聊聊近況,她說最近很忙,我問她忙什麼,貝琳回答:「忙著分財產啊!」
閱讀更多
2022-10-04
郭美懿整理
心臟是人體幫浦,每分鐘跳動至少60下,從出生到80歲算起,心臟約要跳動25億次才能維繫我們的生命。提到心臟病,一般人直覺聯想心血管疾病,也知道高血壓的風險,但卻往往忽略心律不整的危害性。
閱讀更多
13/ 30
第 13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