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幸福熟齡論壇今天登場,以「擁抱熟齡 幸福必修學分」為主軸,規劃「打造樂齡友善社會」、「實現退休財富自由」、「迎向熟齡健康生活」、「享受銀色樂活人生」四大議題。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在開場致詞時提到,今年8月國發會發佈最新人口推估,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台灣將如期進入超高齡社會,而內政部也公布台灣平均壽命為80.86歲,也就是我們將進入既高齡又長壽的社會。這樣的社會將面臨長照、失智、醫療等問題,對社會、家庭、個人都是非常嚴肅的問題。
梁永煌:迎向高齡且長壽社會,及早規劃老後
尤其台灣65歲以上人口,從14%上升至20%只花7年,老化速度在全球名列第1,因此一定要嚴肅以待。《今周刊》長期關注熟齡問題,鼓勵大眾在離開職場後也能創造更美好的生活,2018年推出封面故事「退休練習曲」,倡導退休是需要準備、也需要練習的;2020年5月推出專書《退休練習曲:迎接第二次黃金青春的人生提案》,都是希望在人生進入下一階段,能自在自信的迎接幸福熟齡。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說,台灣將進入既高齡、又常受的社會,每個人都應及早準備、練習,為人生下一階段創造美好生活。
熟齡是人生重要議題,今次幸福熟齡論壇就以「擁抱熟齡 幸福必修學分」為主軸,規劃「迎向熟齡健康生活」等四個面向的高齡必修課程,特別邀請到日本社會福祉法人「夢之湖村」創辦人藤原茂跨海分享,他是知名「減法照護」的實踐家,透過實際案例告訴我們如何透過「減法照護」,幫助失能長者重拾自信與生活自理能力。
今天的論壇也邀請國內各界專家,分享他們的經驗與見解,帶來失智症預防、身心靈健康、退休理財規劃等議題,希望為我們準備美好的老後生活。
藤原茂:減法照護,讓人生永不退役
藤原茂表示,所謂「人生現役」,指的是「擁有生活動力」的人,這也是夢之湖村照護模式最大的特色,因此在設計上有3大重點。
首先是環境上的設計,著重讓長者重拾「生活行為能力」,將其打造為「生活場域」,而非「會客場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夢之湖村裡「沒有扶手」,這與一般復健中心總是要求長者握好扶手、預防跌倒恰恰相反,因為「用了扶手,你以後就不會走路了!」
藤原茂解釋,使用扶手,會使長者會過度依賴手與上肢來移動,他鼓勵長者利用雙腳保持平衡,用仰賴雙腳平衡的方式移動。不設置扶手,取而代之是在牆壁稍微下方處設置支撐條,用意不在抓握,而是讓長者把手放在上頭,用手扶著走,讓他們習慣仰賴雙腳平衡的步行方式。
▲夢之湖村日照中心不設扶手,而是在牆壁稍微下方設置寬度約為提款卡橫放的支撐條(左圖)。
「障礙」空間設計,不過度保護長者
另一項環境特色是「有障礙」。日照中心刻意在環境中布置各種危險障礙,例如電暖爐就直接擺在路中間,插座、電線更是散在走廊地板上,完全顛覆了「無障礙空間」的設計。但藤原茂強調,日照中心並非「會客室」,而應以自家廚房跟起居室來看待,「不提供無微不至的照護環境,不過度保護。」
他說,一般照護機構不讓長者體驗障礙,每件事情都由照護員幫忙做得好好的,凡事出手代勞,卻反而讓長者更快失能,回歸社會也肯定無法自立,這也是夢之湖村設有障礙空間的原因。
▲日照中心刻意營造「障礙空間」,不過度照顧,才能讓長者回歸家庭與社會後,依舊能自理生活。
另一項特色是「ONE STEP ONE GOODS一步一支撐」的環境。每往前走一步距離的地方,就有一個可以碰觸、撐扶的物品,好比日照中心裡擺了很多桌子,桌邊設有讓人坐下休息的椅子,「每走一步就有一個東西可倚靠,每走一步就有一個東西可撐扶,打造出一步一支撐的環境。」
循序漸進,從移動恢復生活自理力
至於如何評量長者是否具備「生活移動」能力?夢之湖村設置了一個名為「自立步行判定所」的區域,讓長者倚靠著牆壁(下圖左),請長者短暫從地板把單腳抬起來,完成評估後,循序漸進使用U字型輔助行走器、或四輪助行器,甚至是推著輪椅來幫助他自行移動。
而過程中,會針對個人狀況決定提供多少幫助,並給予精準指導,鼓勵長者從3公尺、10公尺慢慢將移動距離拉長,甚至到最後能擺脫助行器,改由扶撐牆壁、桌椅等方式,重新取回自己的生活移動力。
為了協助長輩們進步,使「生活移動力」發展成「步行能力」,他們也會帶長者走出日照中心,到中心以外的地方給予長者各種步行練習,因為若只待在中心裡做復健,想順利自理生活幾乎是天方夜譚,更別說是待在像會客室般的照護機構裡,稍有狀況立刻有人出手照顧,那更是不可能。
藤原茂坦言,常有人問:「萬一跌倒了不是很危險嗎?」但他認為無論是斜坡、樓梯、往來行人等「障礙」,都是為了幫助長者回到自家環境後,克服可能遭遇的各項風險。
甚至,他也教長者跌倒後怎麼站起來等技巧,做為復健課程之一,像夢之湖村曾收過一位照護程度分級4的病患,一開始她必須完全仰賴輪椅生活,但復健後她的照護程度進步到分級2,1年半以後已能自行走路。
園藝、K歌當復健,職能治療更有趣
除了環境設計別具用意,夢之湖村也在活動設計上別具巧思。日照中心的課程五花八門,除了用餐時間固定外,其他活動行程安排,都由長者自主選擇、自我決定,並自己移動到活動場地從事各項活動。但這些課程都與日常生活動作相關,如園藝課所需要的移動、姿勢變化、身體負重力等,都與沐浴洗澡相仿,是最好的復健運動。
藤原茂認為,職能治療本質上指的正是這種復健,不過卻常有主管機關質疑,認為復健應該是要提升生活中沐浴跟步行能力,「為什麼你們夢之湖村卻讓阿嬤唱卡拉OK?」
其實仔細觀察,唱卡拉OK時的所有動作,如抓握麥克風、站立跟著節奏搖擺、跟著螢幕上的字幕唱歌等,每個動作的精細技巧都與洗澡時脫衣服、解鈕扣等相似,那為何不以長輩喜歡、且更有趣的方式去訓練他們?
授生活實用技巧,將自信帶回家
最後,是夢之湖村的第三項特色—「不剝奪自理能力」。藤原茂說,他會不斷提醒職員先預設「對方做得到」,再去接近服務使用者,而一般照護機構卻恰好相反,都是先假定「對方做不到」,就趕緊上前協助。
好比看到長者抓住袖子正要脫下衣服,照服員會先在一旁靜待觀察,若確認對方具備自己脫衣的能力,就在旁靜靜守護就好,不可以出手幫忙。如果長輩實在做不到,才出手相助,這種做法就是夢之湖村主張的「減法照護」。「觀察對方做不到時再『添加』照顧,只針對能力不足之處予以協助,這是我說的『加法』的意思。」
另外,為了讓長者在自家也能自立生活,夢之湖村還有一項「宅配復健」的特別設計。他說,日照中心讓長者帶回家的是日常生活的技巧,如剪指甲、把熱水從熱水瓶裡倒出來或裝進去,或是指導長者操作電腦或遙控器,也教長者利用小技巧做料理。這些生活技巧不只是居家實用,並減輕照護者的負擔,更重要是讓長者把「自信」帶回家,相信「我也做得到」!
10月25日 09:00準時直播!【擁抱熟齡 幸福必修學分】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 精彩內容,邀請您一起線上參與!https://youtu.be/Oqk3ez2Bf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