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神經退化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46

家中有失智症患者,將造成家庭沉重負擔!中年後,小心2因素導致腦血管循環不良

tCol 2022-02-23

NOW健康

家中有失智症患者,將造成家庭沉重負擔!中年後,小心2因素導致腦血管循環不良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的問題,使得失智症議題備受關注!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估計,2019年全球有超過5,000萬名失智症者,至2050年將增至1億5,200萬名失智症者。目前,台灣估計有超過27萬失智人口,預估未來平均每年將增加1萬人。一旦家中有失智症患者,將造成家庭沉重的負擔。

閱讀更多

長輩記性變差只是老化? 醫師建議:出現3症狀,及早就醫做失智診斷

tCol 2021-10-01

NOW健康

長輩記性變差只是老化? 醫師建議:出現3症狀,及早就醫做失智診斷

74歲楊女士在5年前開始出現記性變差的狀況,家人都以為只是正常的老化過程不以為意,直到近半年越來越嚴重,常會忘記吃藥、容易迷路、情緒不穩、也曾經發生過被詐騙,因而被家屬帶來長安醫院神經內科就醫。經檢查診斷懷疑楊女士患了混合型失智症,除了有 神經退化 性失智症,還合併血管性失智症,經藥物治療配合生活型態調養、營養介入後,症狀有慢慢穩定下來。

閱讀更多

60多歲的她喪失味覺,原來是得了乾燥症!「味覺」不見了,該看哪一科?

tCol 2021-04-01

劉秀枝

60多歲的她喪失味覺,原來是得了乾燥症!「味覺」不見了,該看哪一科?

五個多月前,接到一位認識多年的球友來電。我們倆相當投緣,但平常各自忙碌,不常聯絡。球友說:「我的味覺不見了,吃東西都沒有味道,已經兩個星期了,要看哪一科?」

閱讀更多

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

tCol 2021-03-30

劉秀枝

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

之前參加一個女性成長團體聚會,輪到一位六十歲出頭的優雅女士發言。她患了巴金森氏症。她說,幾年前和先生到一間機構辦事,趁著她先生剛好走開時,櫃檯小姐笑咪咪地說:「你先生很愛你喔!」她問:「怎麼說呢?」櫃檯小姐回答:「你病成這個樣子,又行動不便,要人扶持,他還肯帶你出來。」她聽了,心中一沉,真後悔多此一問,早知道只要笑笑或說聲謝謝,不就得了。

閱讀更多

65歲後,平均每12人有1人失智症!不只記性差,醫師:失智症8個警訊愛注意

tCol 2021-03-19

照護線上

65歲後,平均每12人有1人失智症!不只記性差,醫師:失智症8個警訊愛注意

提到失智症,大家最熟悉的是記憶力變差,然而失智症的表現可不只有記性差喔。高雄長庚醫院神經科張雅婷醫師指出,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現象,而是一種進行性的 神經退化 性疾病。患者的狀況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惡化,每個人的病程不同,有人惡化很快,有人惡化得比較慢,這與不同的疾病、基因、環境、後續照顧及藥物治療都有關係。

閱讀更多

預防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健腦防衰的6個建議、8種關鍵元素,保持活躍的心智感知

tCol 2021-02-20

陳諦、李翠卿

預防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健腦防衰的6個建議、8種關鍵元素,保持活躍的心智感知

在德國執業超過三十年的德國國家藥劑師陳諦,以多年執業經歷結合德國領先的粒線體醫學研究彙整成《微營養元素高效保健》一書,從眾多保健食品中,精選出十大重要微營養元素,針對不同年齡和性別需求,量身打造微營養補充方案,透過了解如何補充有效且正確的營養,才能從根本改善健康、抗老、遠離慢性病。

閱讀更多

明明他人到60歲,外表還是神采奕奕?公佈7種食物,助你抗衰老、預防慢性病

tCol 2021-02-20

陳諦、李翠卿

明明他人到60歲,外表還是神采奕奕?公佈7種食物,助你抗衰老、預防慢性病

德國執業超過三十年的德國國家藥劑師陳諦,以多年經歷結合德國領先的粒線體醫學研究,彙整成《微營養元素高效保健》一書,從眾多保健食品中,精選出輔酶Q10等十大重要微營養元素,針對不同年齡和性別需求,量身打造微營養補充方案,透過了解如何補充有效且正確的營養,才能從根本改善健康、抗老、遠離慢性病。

閱讀更多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林志豪醫師:注意4件事遠離牙周病、腦部退化

tCol 2020-11-25

林志豪醫師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林志豪醫師:注意4件事遠離牙周病、腦部退化

牙齒的健康不是只有牙醫師會叮嚀大家!實際上牙齒連接著大腦的神經血管,兩者之間是互相影響彼此的存在,所以大家要特別注意牙周病 ,千萬不要錯過黃金治療期導致不得不拔牙。

閱讀更多

慢性發炎可能增加癌症、高血壓風險 醫師:出現6個症狀,一定要留意

tCol 2020-08-07

黃智群, 張芸瑄

慢性發炎可能增加癌症、高血壓風險 醫師:出現6個症狀,一定要留意

傳統上,各醫學專科的病理學研究都是朝著該器官或組織特有的狀況去探究與分析,然而這樣的取向可能會有見樹不見林、或過度化約的疑慮。如果讀者看過流行病學資料或接觸過臨床個案,便可以發現有多種疾病經常會發生在一起(共病),且其嚴重度彼此連動。

閱讀更多

不是忘記,只是記不得!50歲後做對4件事預防、延緩失智症,對家人的愛不會消失

tCol 2020-07-20

萬子綾, 黃淑君, 楊婷雅, 蔡麗瓊, 楊香容, 鄭惠文

不是忘記,只是記不得!50歲後做對4件事預防、延緩失智症,對家人的愛不會消失

失智和正常老化有何不同?失智又被稱為漫長的告別(Long Goodbye),它給了我們很好的機會早做安排,讓自己和家人在記憶消失的過程中,愛卻不會消失。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