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死亡率

顯示第 2512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最新十大死因出爐!癌症第一、心臟疾病第二,85%癌症發生在這個年紀

tCol 2020-06-16

林芷揚

最新十大死因出爐!癌症第一、心臟疾病第二,85%癌症發生在這個年紀

衛福部今(16)日公布108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肺炎居主要死因前三位,癌症依然高居第一,且多集中於55歲以上之族群,占8成5。此外,十大癌症的 死亡率 仍以肺癌為最高。

閱讀更多

肝癌發生率、死亡率都很高 醫師:出現8個症狀、7個危險因子應就醫檢查

tCol 2020-06-02

照護線上

肝癌發生率、 死亡率 都很高 醫師:出現8個症狀、7個危險因子應就醫檢查

在台灣,肝癌的發生率與致死率都很高,且不少人是B型肝炎與C型肝炎的帶原者,一起來看懶人包!這裡要討論的肝癌,是指「原發自肝臟細胞的癌症」,而不是指從大腸癌、乳癌、胰臟癌轉移到肝臟的「轉移性癌」。

閱讀更多

最新十大癌症出爐!大腸癌蟬聯第一,乳癌發生率增加最多

tCol 2020-06-02

林芷揚

最新十大癌症出爐!大腸癌蟬聯第一,乳癌發生率增加最多

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1,684人,較105年增加5,852人。因為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料仍將持續上升。106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105年同為63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乳癌為55歲,口腔癌為57歲,食道癌為58歲及甲狀腺癌為50歲,與105年相比較,除口腔癌老1歲,其餘與105年相同。

閱讀更多

無抽菸習慣罹肺腺癌?你我都在高風險環境中

tCol 2020-06-01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院長陳建志

無抽菸習慣罹肺腺癌?你我都在高風險環境中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之統計,全世界癌症死亡正快速上升,其中又以肺癌死亡增加最快;在台灣,肺腺癌也高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位,每年超過9,000人死亡,是不容忽視的「無聲」癌症之一!

閱讀更多

是血便還是痔瘡?50歲後慎防大腸癌 醫師:常見6症狀要知道

tCol 2020-05-27

林芷揚

是血便還是痔瘡?50歲後慎防大腸癌 醫師:常見6症狀要知道

62歲張姓男子,近幾個月來覺得胃口變差、體重減輕、消化困難,甚至血便情況頻繁,本以為是痔瘡又發作,沒想到某天夜裡腹痛如絞,緊急就醫。經醫師詳細檢查後,發現大腸有腫瘤造成管徑狹窄,做了大腸鏡並進行切片後,證實罹患大腸癌。

閱讀更多

輕微咳嗽,卻已肺癌末期?50歲後注意,肺癌初期無症狀,4種人儘早檢查

tCol 2020-05-20

林芷揚

輕微咳嗽,卻已肺癌末期?50歲後注意,肺癌初期無症狀,4種人儘早檢查

肺癌是台灣癌症 死亡率 第一位!醫師表示,依照過去臨床經驗發現,許多肺癌患者從出現呼吸道症狀而前往醫院求診時,約六、七成的患者都已經是肺癌末期,無法開刀。為何肺癌不容易早期發現?因為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

閱讀更多

骨質疏鬆怎麼辦?吃龜鹿二仙膠好嗎?中醫師:正確服用可減緩骨質流失

tCol 2020-05-20

林芷揚

骨質疏鬆怎麼辦?吃龜鹿二仙膠好嗎?中醫師:正確服用可減緩骨質流失

民眾愈來愈重視骨質疏鬆的問題,坊間也流行以「龜鹿二仙膠」補筋骨,但市面上價格差異大、品質參差不齊,甚至有假貨流通。衛福部彰化醫院啟動中西醫合作,經西醫檢測為骨鬆且有意願接受中醫治療者,轉介至中醫門診,以健保給付的方式接受龜鹿二仙膠濃縮丸治療,多數患者服用3個月後抽血檢測,骨質流失的情況都有所減緩。

閱讀更多

遠離中風!3原則有效控制高血壓,女性停經過早更要提高警覺

tCol 2020-05-18

林芷揚

遠離中風!3原則有效控制高血壓,女性停經過早更要提高警覺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而高血壓更是歷年來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腦中風、高血壓性疾病的共同重大危險因子,提醒民眾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症狀不明顯…她中年發現卵巢癌,勇敢抗癌、挑戰讀大學!癌症,也能是生命禮物

tCol 2020-05-08

林芷揚

症狀不明顯…她中年發現卵巢癌,勇敢抗癌、挑戰讀大學!癌症,也能是生命禮物

個性開朗的玉桂姐,多年前在摘除良性卵巢囊腫的手術中,意外發現卵巢癌。得知罹癌的當下,她的內心宛如被掏空,上網搜尋到的資訊,也多數將卵巢癌與死亡畫上等號,更讓她每晚輾轉難眠。幸好,經過多方努力,現在的她已經活出全新的生命色彩!

閱讀更多

毛巾擰不乾、罐頭打不開?「肌少症」是老化現象,醫師2招減緩肌肉流失

tCol 2020-05-05

林芷揚

毛巾擰不乾、罐頭打不開?「肌少症」是老化現象,醫師2招減緩肌肉流失

患有肌少症的病人,日後也較容易跌倒、失能,一旦罹患內科或外科疾病,也會有較多的併發症和較高的嚴重度及 死亡率 。因此,正確認識肌少症,可說是高齡社會的一項重要議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