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情緒

顯示第 2312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肺癌4期的她,仍寬恕面對:好不容易能分擔家計,結果罹癌好不甘心,不想放棄,身邊的人需要我

tCol 2023-07-12

商沛宇

肺癌4期的她,仍寬恕面對:好不容易能分擔家計,結果罹癌好不甘心,不想放棄,身邊的人需要我

妮芙是我到癌症醫院工作後,接觸到的第一位年輕病友,也是我和門診個案管理師合作的開端。個管師將妮芙轉介給我時,告訴我,大學剛畢業的妮芙幾個月前因為久咳不癒就醫,被診斷為肺癌第四期,最近又發現癌細胞轉移到骨頭,需要緊急住院動手術。

閱讀更多

「國民媽媽」中年揹60萬卡債,琇琴繳不出4萬保費醒悟「斷捨離10幾張保單」,靠5帳戶理財翻身

tCol 2023-07-11

小花平台

「國民媽媽」中年揹60萬卡債,琇琴繳不出4萬保費醒悟「斷捨離10幾張保單」,靠5帳戶理財翻身

最近很流行的網路流行語「回憶殺」,意指對於過去的回想伴隨著各種錯綜複雜的 情緒 ,從濃烈的思鄉情懷到朦朧真切的深刻情感……。說到台灣女子二人歌唱組合「錦繡二重唱」,5、6年級生一定不感陌生,這個由錦雯與琇琴組成的女子二重唱於90年代崛起,他們一路推出「明天也要作伴」、「天涼好個秋」、「單飛」、……等暢銷名曲,兩人歌而優則演,演歌雙棲之餘,還很有理財頭腦。其中,琇琴(于子育)以台劇《俗女養成記》榮獲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獎殊榮,並贏得了「國民媽媽」的稱號,但是看似事業成功的背後,你能想像她曾經背負新台幣近60萬元的卡債,最終靠著自創的5本帳戶理財法逆襲人生、成功由負轉正,自此人生逆轉勝。以下本文帶領讀者一窺琇琴的獨家致富之道,與先前小花平台提出的聰明理財法竟有異曲同工之妙,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更多

即便缺乏某些事物, 也不影響我們過快樂而滿足的生活!專注於感恩也能過得幸福

tCol 2023-07-11

ChatGPT

即便缺乏某些事物, 也不影響我們過快樂而滿足的生活!專注於感恩也能過得幸福

對於某些事物的缺乏,會左右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傾向、追求和目標。至於跨越這種匱乏感、進而創造充實的生活,也會充滿難度。然而,即便要面對種種缺乏的感覺,我們還是有可能去發展出有助於提升幸福感與滿足感的習慣及日常活動。

閱讀更多

「她這麼堅強還是撐不下去!」從李玟輕生談憂鬱症照顧…心理師:接住心中的苦,別再喊「加油」

tCol 2023-07-10

林靜君談心室

「她這麼堅強還是撐不下去!」從李玟輕生談憂鬱症照顧…心理師:接住心中的苦,別再喊「加油」

CoCo李玟身亡震驚全球華人圈,她是橫跨幾個世代人的集體記憶,隨著她的離去,自己的某些部分也不見了,取而代之是失落與個人生活現實的困難被喚起。因為是熟悉的名人,我們在哀悼與惋惜之際,會在她生命故事裡的章節,投射出個人的議題,尤其是有憂鬱傾向或是憂鬱症的患者,當這些消息環伺在生活周遭,更激化原本就無法停止的負面思考……

閱讀更多

如何成為成功的存股族?

tCol 2023-07-07

謝富旭

如何成為成功的存股族?

存股族如果遇到大盤指數漲一千多點,但手中的股票卻靜悄悄地水波不興,有些股票甚至還反向下跌的情境時,心理感受一定不好。殊不知,克服這種「賺了指數、賠了差價」的糟糕感覺,是您邁向存股致富之路的一個必經蛻變。

閱讀更多

昔日受氣小媳婦,為何現在變惡婆婆?心理師:3練習撫平內在傷痛,不讓婆媳問題無限循環

tCol 2023-07-06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昔日受氣小媳婦,為何現在變惡婆婆?心理師:3練習撫平內在傷痛,不讓婆媳問題無限循環

婆媳關係是一個家庭中最特殊,又牽扯涉廣的關係狀態,我們鮮少接收到比較正向的婆媳關係,通常聽到的是媳婦需要咬牙忍耐、披荊斬棘、調整自己才能在嫁入的婆家裡生存下去。當媳婦經歷諸多苦難,終於「熬」成婆時,那些內在酸甜苦辣、心裡的傷好像就突然可以有一個出口了!

閱讀更多

86歲母拒放棄,李玟姊求醫師「給個機會給我媽媽!」痛失親人的悲痛怎度過?心理師:允許自己悲傷

tCol 2023-07-06

郭美懿整理

86歲母拒放棄,李玟姊求醫師「給個機會給我媽媽!」痛失親人的悲痛怎度過?心理師:允許自己悲傷

天后李玟CoCo昨(7/5)驚傳離世,享年48歲!與她感情最好的二姊李思林在臉書披露噩耗,震驚各界。據《香港01》報導指出,李玟週日(7/2)在家輕生,86歲母親第一時間發現她昏迷,緊急聯絡另兩個女兒並送醫,無奈仍救不回她。李思林透露,急救期間,媽媽守在醫院寸步不離,即使醫生已告知李玟的腦細胞都死了,媽媽仍不肯放棄,「看到就心酸,白髮人送黑髮人」。

閱讀更多

當心「一心多用」造成腦神經疲勞!1個親身實驗提升專注力,擺脫容易分心的困擾

tCol 2023-07-05

丹尼爾.高曼, 理查.戴維森

當心「一心多用」造成腦神經疲勞!1個親身實驗提升專注力,擺脫容易分心的困擾

多工任務(multitasking)的想法是一個迷思,因為大腦是不會多工任務的,只會很快的從一個任務(我的工作)切換到另外一個任務(那些好笑的影片、朋友的新消息、逼人的簡訊)。每一次轉換,我們的注意力強度就大大減低了,有時候要花幾分鐘,才能夠重回原本專注的深入程度。

閱讀更多

台灣65歲以上每4人就1人「慢性失眠」!專家推4大「助眠食物」:不吃藥也能輕鬆入睡

tCol 2023-07-05

優照護

台灣65歲以上每4人就1人「慢性失眠」!專家推4大「助眠食物」:不吃藥也能輕鬆入睡

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65歲以上國人睡眠大調查」結果,發現全台65歲以上國人,每周有失眠經驗的比例超過5成,符合慢性失眠症的比率也有4分之1。「助眠食物」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法。這些食物具有促進睡眠的特性,提供身體所需的養分,是幫助製造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重要原料。

閱讀更多

自律神經失調難辨別,她跑各科竟服42顆藥!整合醫學醫師教10招助降低藥物治療、回歸良好生活

tCol 2023-07-04

林暐鈞

自律神經失調難辨別,她跑各科竟服42顆藥!整合醫學醫師教10招助降低藥物治療、回歸良好生活

自律神經失調,如今已是現代的文明病,在這充滿緊張、恐慌的時代下,如何平緩自己的 情緒 ,自在生活?對此,卓越健康診所、Hi-Q褐藻生活館主辦,以《現代人文明危機自律神經失調》為題,於7/3登場,邀請台灣整合醫學推廣協會理事長劉士銘醫師主講,陪伴大眾找回輕鬆自在的生活。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