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要角 最新兩起收購計畫 助攻股價兩個月飆逾七成 從被掛電話到大開併購列車 保瑞董座闖出藥品代工王國

代工要角 最新兩起收購計畫  助攻股價兩個月飆逾七成      從被掛電話到大開併購列車 保瑞董座闖出藥品代工王國

保瑞藥業董事長盛保熙提到,透過多次併購帶來的機會,讓保瑞得以跨足海外、取得國際級大藥廠等級客戶。

若提到以併購驅動成長的藥業公司,在台灣除了早有經驗的晟德集團,另一個就是近年快速崛起的保瑞藥業。

創立公司的董事長盛保熙,是靠什麼樣的特質逐步推動保瑞擴大發展?

家從台灣起家的藥商,如何取得美國、日本、荷蘭等國際藥廠的認可,跨域站穩代工生產領域?這是二○○七年成立的保瑞藥業(簡稱保瑞),用十年時間、六次併購計畫做出的成果,如今手握全球前十大藥廠葛蘭素史克(簡稱GSK)、日本前四大藥廠衛采等客戶,成為台灣指標性的藥品代工大廠。

 

靠著併購驅動成長,從一三年保瑞營收表現不到一億元,去年已經逼近五十億元,今年更宣布兩項收購計畫,讓股價一飛沖天,從五月初的一五○.五元,到六月底衝上二六六元,兩個月股價飆漲七六%。

 

一場代理權被收回危機 

博得日廠信任  打下併購基礎

 

在生技領域持續開疆闢土,然而,對董事長盛保熙來說,保瑞的發展並非依循傳統的生技發展模式。三歲就到美國生活、過去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經濟學學士,盛保熙在創立保瑞之前,既不懂新藥研發,也不懂藥品製造,他熟悉的,是過去父親、台北市西藥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第一屆理事長盛維恩,所建立的經銷代理事業。

 

父親經銷事業的耳濡目染,讓盛保熙早早開始了不同領域的創業路。創立保瑞之前,他拿過美國保養品牌契爾氏(Kiehl's)的台灣代理權,也曾創立麻吉娛樂經紀,栽培李玖哲等藝人。一九九四年,因為父親的離世,盛保熙選擇回到台灣、接手父親創立的和安行。「那時候我們就在評估,和安行已經做到(經銷)領域的前五名,怎麼創造更大的價值。」盛保熙說道。

 

可是,要在既有的團隊架構上做出新發展,難度不小。「你不能對團隊說:對不起,我們現階段不能賺錢。」盛保熙說的,是以業務為主的團隊,對於把獎金留做研發投資的作法,不易接受。抱著想要在藥業做出一番成果的念頭,盛保熙決定在○七年另行創立保瑞,要走一個以併購加速成長的發展路。

 

只不過,對盛保熙來說,這條路也是經過一番摸索。與盛保熙一起攜手創業、過去擔任和安行開發部經理的保瑞副總經理陳世民回憶,最初的想法,是希望能有自己的產品,保瑞在早期也曾嘗試做學名藥,從臨床試驗、生產原料、尋找代工廠商等,都得自己來。

 

 

然而,開發一個藥品得花兩到三年時間,盛保熙腦中始終想著靠併購加速成長的可能;機會,終於在一二年到來。那一年,日本前四大藥廠之一的衛采決定出售台南廠,國內藥廠龍頭包括景德、強生等都高度關注,原因在於當時全球推行的新藥廠認證PIC/S GMP,而該廠早已具備該認證,若能取得該廠,對藥品製造事業可說是大大加分。

 

與這些老牌藥廠不同,保瑞團隊當時仍是一家經銷代理商,卻能擊敗多家競爭者雀屏中選,盛保熙強調,是因為雙方有著「信任」二字。

 

這件事,得從一○年衛采決定收回台灣代理權的事件說起,盛保熙提到,當時原本以代理模式在台銷售的衛采高血壓藥,在衛采決定收回代理權時,他與團隊做到了業界少有的誠信,讓衛采沒有因為代理權轉移而減少客戶。

 

原因在於,醫院在藥品選擇上有許多替代性,因此過去業界常常會有經銷商交接代理權時,將原廠的藥品替換掉,導致原廠自己銷售時,得重新開始打通客戶。盛保熙回憶,對於衛采收回代理權的計畫,「我答應它,當年的業績一定會達到,每家醫院客戶,我都不會替換產品。」儘管代理權被回收後,直接導致了業績的缺口,但盛保熙的堅持換來的是,衛采對他的信任,以及日後成功打敗競爭者,取得衛采台南廠。

 

保瑞

 

併葛蘭素史克廠房

助它敲開北美市場

 

這樣的信任感,也成為日後保瑞進行收購的基調,特別是在二○年爭取國際大藥廠GSK的加拿大廠收購案上。時間回到一九年九月,當時在爭取收購資格的階段,保瑞從二十多家競爭者中,成為六家具資格的收購方。然而,保瑞作為台灣出身的藥廠,在當時國際上知名度不高,一開始,GSK對保瑞沒有展現太多興趣,「剛開始幾次致電給對方,往往只談幾句,對方就掛上電話。」

 

然而,對保瑞而言,拿下GSK藥廠,是一舉取得國際認可的關鍵戰役,盛保熙必須卯足全力,電話溝通有障礙,盛保熙決定親自飛往GSK的英國總部,拜訪GSK製造部門總經理,成為六家具資格廠商中,唯一親自拜會的董事長。

 

一見面,盛保熙很快就抓住對方關心的問題,「他最擔心的,就是沒有辦法安全出貨給他。」於是盛保熙立刻請對方聯絡保瑞於一八年收購的益邦製藥,「我買(益邦)竹南廠到現在,沒有一顆藥慢一天出貨。」

 

親自拜訪的本事,是盛保熙過去做小業務蹲出來的功夫。當時,盛保熙每天早上得六點在醫院門口排隊,靠著讓醫師認識、不斷幫忙解決用藥問題,「當你的出現可以幫他解決問題,他就會記得你。」靠著這次英國親訪的努力,GSK的態度轉為積極,開始每周都與保瑞討論各項收購事宜,包含如何保證不裁員、填滿產能的規畫,最終於二○年三月,完成對GSK加拿大廠的收購。

 

該廠的價值,不僅僅是有著GSK的代工訂單。今年五月,保瑞也透過該廠正式取得美國Evofem藥廠的訂單,由保瑞加拿大廠代工生產避孕藥產品。而保瑞併購的腳步,也沒有停歇,今年六月再度宣布收購安成國際藥業,陳世民表示,除了可以將安成的產能整合,讓保瑞做更有成本優勢的製造調整,安成具備的緩釋劑型技術,也是保瑞朝向新市場布局的機會。

 

只不過,黑木投資合夥人羅敏菁提醒,保瑞收購安成雖然可以取得大量藥證,看似獲得大量商品,「但需要去蕪存菁,因為裡面有很多是已經賣不出去的藥。」此外,併購安成的廠房後也得盡快完成調整、確保獲利能力,「否則每股盈餘也會下降。」以股本變化來看,隨著併購動作加速,保瑞實收資本額從一九年初的二.九五億元,擴大到如今的六.八五億元。

 

在代工生產領域,另一個保瑞的關鍵起點,是今年收購的伊甸生醫,這讓保瑞正式跨入了大分子藥物的代工領域。「七年前,趙宇天博士就跟我說,我早晚要做大分子。」盛保熙說的,是泰福創辦人趙宇天曾經對他提示,大分子藥物的需求持續增加,然而大分子藥品的生產設備,往往是小分子藥物的四到五倍價格,委外代工的需求必然會展開。

 

「全球CDMO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是七%,其中大分子藥的CDMO市場是十一.五%。」盛保熙看見大分子藥物的成長優勢,於是持續尋找可能的收購標的。然而在二一年之前,每年盤點的二十多家收購對象中,不是產能規模不合適、就是收購對象空有廠但無訂單,讓收購大分子藥廠的計畫遲遲未有進展。

 

直到二一年五月,伊甸生醫啟動增資計畫,盛保熙在台新健康基金的邀請下也參與評估,讓他看見了收購的可能。「我直接問,你們有沒有興趣賣工廠?」盛保熙思考的,是伊甸生醫業務包含管理研發與製造兩個團隊,負擔不輕,「還不如就是用(賣廠取得的)五千萬元現金繼續開發藥,也無須增資稀釋股權。」

 

對保瑞而言,收購伊甸生醫工廠則是取得高規格產能的機會,陳世民表示,伊甸生醫是過去基因泰克(Genentech)的主管所成立,「具有做到臨床三期試驗(的大分子藥物製造)經驗,是國際上非常高等級的軟硬體建設。」最終取得伊甸生醫廠房,整合進保瑞生技,由保瑞藥業持股約七成五,其他主要股東包括台新健康基金及趙宇天。

 

如今,有了小分子藥代工的保瑞藥業、負責大分子藥代工的保瑞生技,以及專責經銷代理的保瑞聯邦,盛保熙替保瑞規畫的發展已逐漸成形。「我跟我的團隊真的很喜歡代工,我們對於能做出來給日本客戶很驕傲。」回顧這十年的併購路,盛保熙笑說,這還只是公司的早期階段,想要在國際上站穩,「我們還得一步一步走。」

 

保瑞

隨著生物製劑這類大分子藥物的製造需求興起,保瑞也在去年底展開布局,成立保瑞生技提供大分子藥的CDMO服務。(圖/保瑞藥業提供)

 

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