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享受幸福滋味,人人都想親近你!造成關係毒藥的「這句話」一定得戒掉

50歲後享受幸福滋味,人人都想親近你!造成關係毒藥的「這句話」一定得戒掉

不管怎麼處理,都不需要太多的情緒話。情緒話多說無益,為什麼還要說呢?如果我們不把自己整理清楚,注意自己的言行與背後動機,任由情緒亂跑,我們就有可能說出不少情緒話。

我認識一位長輩,講起話來,常要帶著許多情緒。我年輕的時候總不懂,為什麼要用這麼多情緒,讓大家都不好過?

 

像是,孩子如果弄壞東西,他就會說:「就叫你不要玩,你看吧,壞掉了,你現在高興了吧?!

 

「你現在高興了吧?!」這一句我印象很深刻,因為通常講這句的時候,沒有人是高興的。話中常隱含著,好像對方是故意這麼做的指控。

 

這句話,是為了讓孩子更有罪惡感嗎?還是,是大人因為自己的話之前沒被重視,所以現在可以趁機讓孩子多一點挫折,讓自己的情緒得到平復?

 

不管我怎麼想,我想不太到這句話的好處。我也不知道,這句話對解決問題有多大的幫助。所以,我把這句話,或這種話,當成是情緒話。這跟單純表達自己的情緒,來促進溝通不一樣,情緒話不夠直接與具體,而且通常會傷人。

 

類似的例子有,孩子不聽勸,結果跌到樓梯下。大人說:「活該,誰叫你不聽我的話,摔死算了!」

 

在我的認知裡面,講情緒話是為了自己,通常是為了宣洩自己的情緒,不是真正為了別人。通常以負面情緒居多,對解決問題沒太大幫助,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不但破壞關係,也製造更多問題。

 

對我來說,類似的狀況,我會這樣處理。

 

「你把東西弄壞了,你會不會修?能不能找人幫忙修?如果不能修,你要拿你的零用錢出來賠!然後,要說什麼話道歉?」

 

如果牽涉到他人,就請他人發表意見,「你希望他怎麼做?怎麼做你才不會那麼生氣?……」讓孩子清楚他的行為與後果,鼓勵孩子承擔責任。

 

第二種狀況,我會這樣處理。

 

「很痛齁……剛剛你沒有注意看樓梯,所以跌倒了。如果頭暈要跟我講,這有可能是腦震盪,想吐也可能是……走慢一點,會比較不容易跌倒!」

 

不管怎麼處理,都不需要太多的情緒話。情緒話多說無益,為什麼還要說呢?如果我們不把自己整理清楚,注意自己的言行與背後動機,任由情緒亂跑,我們就有可能說出不少情緒話。

 

不只是親子,像在愛戀關係中也是,如果真心不想分手,別動不動就把分手掛在嘴邊。偏偏,這麼簡單的道理,還是有人在情緒來的時候,忍不住又把這兩個字嚷嚷了起來。真的分手了,又氣對方絕情,氣自己愚笨。

 

情緒需要理智導引,可是,這需要不斷地練習。譬如,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就是一種練習的方式。

 

不知道各位朋友,還能不能幫忙想出其他很經典的情緒話,常製造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我希望所有觀看文章的朋友,都能藉由彼此的分享,對自己說出口的言語做深切的反省,練習好好說話,有效溝通與表達。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

 

(本文摘自《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遠流出版,洪仲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