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昌明醫師決定吃素,起源於他大學時代的路跑經驗。大一時他的飲食以素食為主,加上平日積極鍛鍊,順利完成一個半小時內跑完10公里的路跑活動;大二時他的飲食改為葷食居多,也少了運動練習,最後差點無法達成相同的路跑目標。
大四開始,葉昌明醫師在校吃素,但在家時因為不好意思跟父母提起,所以還是吃葷。有一天,他在家裡吃雞腿時,突然吃到一塊構造奇怪的物質,擔心吃葷食會不會吃到生病的動物而影響健康,於是決定從此吃素,並且向父母表達吃素的想法。
成為「素食主義」者之後,葉昌明醫師感覺生理、心理的耐力變得比較好,比如感冒次數減少,即使感冒,通常也會在一、兩天後就好轉,平時體力也較好。
成為主治醫師後,他鼓勵病人多吃蔬菜水果,減少動物性蛋白質、脂肪的攝取量。葉昌明醫師分享,他有一位年約60歲的老病人本來只有輕微糖尿病,但在一、兩年內因應酬多、飲食沒控制,血糖已控制不下來,需要施打胰島素。
葉昌明醫師發現,有醫學論文顯示素食對糖尿病有好處,因此建議這名病人吃素試試看,病人改變飲食後,血糖值逐漸下降,醣化血色素回到6點多(%),從原本要吃三種藥且已達最高劑量,逐漸減為只需服用一種複方藥,早晚各半顆。
另一位年輕患者,醣化血色素落在約11至12之間的危險值,飲食改為多吃蔬菜、少吃動物性食物,加上積極運動後,藥量一直減量,到後來糖尿病好轉,不必再吃藥。
提醒民眾,穩定糖尿病的方法除了按時吃藥,控制飲食、規律運動都很重要,若對素食有興趣,可先諮詢醫師、營養師的專業意見,根據個人身體狀況決定是否吃素,或是先從攝取足量蔬果、植物性蛋白質食物開始,吃素時也應注意營養素的均衡攝取,維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