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李易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四(12/9)證實,一名在中研院P3實驗室工作的20多歲女性人員確診感染Delta病毒,初步懷疑該名員工可能是被P3實驗室的老鼠咬到才致感染。對此事件,美國毒理專家、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招名威表示,該研究員是莫德納完整接種者,被Alpha老鼠咬到卻得了Delta?理論上新冠病毒應該是飛沫傳播才是,又不是像HIV走血液...。另外,實驗室SOP應該也是出了問題,如果是被特殊老鼠咬到,為什麼第一時間沒有進行通報機制? 招名威說,P3實驗室嚴謹規格之高,在這種情況下卻還能確診,過程非常不尋常, 到底Delta從何而來,還是得要再確認清楚。
閱讀更多
2021-12-08
NOW健康
攝護腺癌是美國男性中第2常見的癌症,根據攝護腺癌基金會的數據指出,每9名男性,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會被診斷出患有攝護腺癌,由於攝護腺癌並沒有提早預警的信號,每年更導致30000人死亡。專家建議男性進行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檢查,確認自己是否患有攝護腺癌,以及是否需要治療。
閱讀更多
2021-11-19
李易紓
時序進入秋冬,早晚溫差大,導致血管收縮、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疾病急性發作機會。「高血壓」這個健康隱形殺手,更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紀玉秋表示,高血壓性疾病位居十大死因第7位,18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逾26%,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血壓控制不好會產生許多合併症發生。
閱讀更多
2021-11-10
李易紓
人體肌肉會在40歲後,每年以平均8%速度流失,40歲至80歲可能有高達40%肌肉流失!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50歲後高達46%研究對象有肌少症風險,且一般認為肌少症多發生於女性,但其實男性風險更超過5成。
閱讀更多
2021-11-02
照護線上
「醫師,我先生很會打呼,不過最近他的打呼聲都會中斷,停頓好幾秒才又開始呼吸。」陳女士仔細描述先生睡覺的狀況,「早上起床的時候,他都會抱怨頭痛,而且很容易打瞌睡。」「還有其他不舒服嗎?」醫師問。「他的體力也有變差,走路、爬樓梯都比較慢,經常肌肉痠痛,偶而還會跌倒。」陳女士說,「有醫師覺得不對勁,請我們進一步檢查。」
閱讀更多
2021-10-27
李易紓
疫情期間民眾大幅減少外出機會,連日常買菜提重物、爬山、爬樓梯等活動頻率也降到最低,可能因為減少日曬時間缺少維生素D,影響骨骼、關節、肌肉合併的行動力健康。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TOA)理事長陳榮邦提醒,熟齡族常見三NG行為,恐讓行動力加速丟失,建議善用居家肌力訓練和蛋白質補充,開始每周7天行動力養成。
閱讀更多
2021-10-22
偉文隨筆
最近有位長年吃素的朋友在健康檢查時發現居然有高血脂,甚至有些血管還有堵塞的現象,他很納悶,明明吃得很清淡,根本不吃大魚大肉,為什麼膽固醇還會那麼高呢?
閱讀更多
2021-10-07
李易紓
《今周刊》今天周四(10/7)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專攻高齡健康的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老年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長島田裕之,分享如何預防失智症、肌少症。島田裕之在演說中,拿出醫學研究數據,證實做到「享受運動」、「與人群保持互動」、「注重營養攝取」這3點,就能有效延緩失智症、肌少症的發生,讓不健康餘命縮短。另外,立法委員、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張育美、金管會證期局前局長王詠心、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嘉義縣縣長翁章梁、醫師作家李偉文、心能量管理中心執行長許瑞云也輪番上場,聊聊在中年後的熟齡人生,要面對的老後長照、健康、理財、心靈成長等課題。
閱讀更多
2021-10-06
李易紓
40歲開始,身體骨骼肌的代謝平衡受影響,肌少症的發生率隨著年齡增加。肌少症是一種進行性的全身性肌肉疾病,由於身體骨骼肌的肌肉量快速減少,會讓生活功能上逐步退化。肌少症的進展,和是否有攝取足量的蛋白質,以及是否有安排充分的運動等面向息息相關。
閱讀更多
22/ 30
第 2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