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7
照護線上
隨著流感與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流行,許多人開始注重口罩、及酒精洗手的習慣,也很關心要如何提升免疫力。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周百謙主任指出,免疫力其實是個不容易定義的名詞,很多因素都可能使人體對外界的抵抗力下降。除了維持規律的生活以及運動習慣外,環境品質的改善更是不可或缺!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引起大眾對於群聚感染的恐慌,因此待在室內、家中的時間比平常更多。影響到病毒對身體影響的因素很多,這部分包含內在免疫力,也就是由淋巴球等免疫細胞所構築的防線;此外就是結構性免疫力,氣道結構有問題時會造成病毒的停留時間延長,造成入侵肺部的機率增加;但最常被忽略的是環境免疫力,所指的是由於環境未能有效調節,造成氣道反覆發炎,引起呼吸道面對外來病原體的抵抗能力下降。要有效面對新冠病毒(新冠肺炎)與流感病毒的威脅,以上三大因素,缺一不可。
閱讀更多
2020-03-13
華人健康網
你「大便」過後,大便有黏在馬桶?會留意自己大便的便便狀態嗎?有不少網友曾詢問:「大便黏馬桶,是身體哪裡有問題?」、「聽說便便黏黏的代表體質出問題、容易罹癌症,真的嗎?」到底是不是真有這一回事?就讓我們聽聽專業中醫師怎麼說吧!
閱讀更多
2020-03-09
林芷揚
防疫大作戰!民眾最常使用的消毒用品包含:酒精、漂白水、次氯酸水,這三種產品在消毒能力、適用時機、人體影響三方面有什麼不同?究竟該使用哪一種消毒液來防疫比較好?安南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泓毓提供建議如下。
閱讀更多
2020-03-08
生活i健康
武漢肺炎、流感等疾病來犯,如何強壯地擊退?免疫力是要維持平衡的,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所以不是靠藥物來補充就能讓免疫維持平衡,而是要靠飲食來促進健康。免疫力一旦維持好,就能有效避免細菌、病毒來侵擾。
閱讀更多
2020-03-05
何玉華中醫師
出現發燒、咳嗽痰多、頭痛、喉嚨痛症狀是感冒,還是過敏?近日進入到24節氣的「穀雨」,是春夏交接之際。不只早晚溫差大, 雨水也明顯增多,但最近下過雨的晚上,在夜燈照射下,眼前霧朦朦的,空氣中的懸浮的污染物並未因雨水消散,再加上潮濕,讓許多患者前來看診時,都會問我:「醫師,我怎麼一直在感冒,感冒都沒好。」其實,很多不是感冒,而是過敏。
閱讀更多
2020-03-05
好心肝會刊
其實喉嚨卡卡的原因很多,也不見得就一定是口腔或喉部問題,包括食道癌、咽喉癌、扁桃腺發炎、聲帶瘜肉、自律神經失調、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等,都可能會讓喉嚨感覺卡卡。由於原因很多,除了求診耳鼻喉科,必要時也可以看腸胃科及身心科。
閱讀更多
2020-03-04
華人健康網
別小看平凡的黑豆!不僅口感軟香可口,常被做為日式料理的佐菜,更有「豆中之王」美名,營養價值相當豐富。而且黑豆除了能提供人體高生物價的優質蛋白質外;其花青素、維生素B群含量也非常高,適度攝取更有幫助抗氧化、減少血脂肪堆積的好處,是相當好的營養食材!
閱讀更多
2020-03-02
林芷揚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該如何強化自保能力?營養學專家指出,正確飲食習慣也非常重要,可讓自身的防疫能力更完善。
閱讀更多
2020-02-29
生活i健康
通常老人、孩童因為免疫力較弱,流感易併發重症,但中壯年卻是免疫力太強,流感併發肺炎,症狀反而更加嚴重,甚至喪命,這就是所謂的「免疫風暴」。不只流感,曾經對台灣造成重大損失的SARS風暴,也是如此。因此,許多醫師並不鼓勵民眾特別提升免疫力,最重要的是平衡。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希臘,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說過:「疾病的療癒是透過自身的自癒力,醫生只是從旁協助而已。」培養均衡免疫力的好習慣,激活身體的抗病能力,你就是自己最好的醫生。
閱讀更多
2020-02-26
林芷揚
黃小姐(化名)年前因高燒、咳嗽、全身痠痛,在診所篩檢為B型流感,服用克流感藥物後仍然咳嗽不止,於是轉往醫院就醫。感染科醫師依慣例,詢問發燒病人的旅遊史及群聚狀況,黃小姐突然眼眶泛淚,原來是她65歲的父親這禮拜也突然出現一樣的症狀。即使黃小姐當天立刻帶父親就醫、服用流感藥物,沒想到再隔天,父親卻還是因為呼吸困難住進了加護病房,醫師發佈病危通知。黃小姐很難過地說「自從被診斷流感之後,我都在房間自主隔離,為什麼父親還是會得到流感?」
閱讀更多
17/ 30
第 1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