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1
劉秀枝
日本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中,八歲小男孩被單親的母親送到佐賀鄉下與阿嬤同住,卻在貧窮中活得有聲有色。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男孩想和同學一樣學劍道或柔道,但這些裝備都要花錢,於是阿嬤要他學跑步,說跑步也是一種運動,而且不用花錢。男孩果然很努力地跑出好成績,並練就了健康的身體。同樣地,熟年族如不想花大錢,而且隨時隨地一個人也可以做的運動,就是「走路」。
閱讀更多
2021-01-25
彭蕙珍
工信董事長陳煌銘40多歲起就深受偏頭痛所苦,直到運動才解決困擾,自此養成健身習慣。喜愛旅遊和攝影的他,每年都會給自己旅行清單,去年因為疫情無法出國,他轉而去爬台灣最高峰——玉山。70多歲的他,還在風雨中挑戰雪山攻頂。
閱讀更多
2020-10-08
劉黎兒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二十
Q:我是茜文,今年51歲,丈夫56歲,結婚25年,兒子3年前獨立住外地,我原本覺得屬於我們兩人的日子終於來了,跟丈夫感情雖然不錯,一起看電影、或吃些好吃的,但最近幾年丈夫越來越不做愛,完全不想碰我,有時間就去參加他最愛的單車活動或上網,我就算百般引誘,他也不理睬,連跟我一起洗澡也不願意。他覺得做愛很麻煩,有次甚至表示「我自慰比較省事!」過去做愛時,常草草了事,沒太多前戲,還會有點疼痛,但即使如此,我還是希望能做愛,否則覺得整個人身心失衡,快要爆發了,甚至搭捷運時會不自主看男人褲檔處,而且在職場還有男人會讚美我是「很女人的女人」,讓我覺得自己在外遇邊緣。如果有人勾引,我可能拒絕不了,跟別人上床的情景都成了固定幻覺了,到底要怎樣才好,難道我也得靠自慰嗎?
閱讀更多
2020-10-07
黃亞琪
選擇讓歲月成為一個數字,還是無限延伸的可能性 ,操之在己。從外商保險公司台籍總經理到自行創業的廖學茂,他的答案是後者。他怎麼辦到的?
閱讀更多
2020-08-17
林芷揚
許多民眾有手汗的困擾,汗水就像關不住的水龍頭不斷冒出,掌心也濕漉漉,需要與人握手時特別尷尬。中醫認為多汗症屬於「陰虛陽亢」,從補氣生津、鎮靜安神著手,慢慢調理可以改善。
閱讀更多
2020-07-07
楊雅婷
根據衛福部108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名,如果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則超過第一名的癌症死亡人數。值得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已故藝人高以翔去年底疑似因心血管問題猝死時,引起各界一片譁然,其實許多中壯年族群也是高危險群。
閱讀更多
2020-07-06
馬帝亞斯.伍爾維奇, 布魯斯茅設計團隊
保持體態美,同時證明身體的健康、心靈的充實一切皆在掌控中。現在就及早開始養成健身習慣,比起後來再對抗多餘脂肪和身體機能衰退簡單得多。體態的維持十分受到周圍環境影響,抱持參與體能活動就能激勵自己的心理準備,也能立刻享受固定健身帶來的益處,更多美好的機會也隨之降臨。
閱讀更多
2020-06-08
林芷揚
20210926編按:一名聯發科工程師於2020年7月,在北市寒舍艾美酒店的艾美會館游泳,突然感到身體不適,雖數度向櫃檯求救,最後仍因心肌梗塞不幸離世,家屬認為,飯店人員忽視求救訊號,延誤送醫逾40分鐘才導致憾事,目前此案已進入司法調查中。究竟要怎麼減少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平時該如何保養身體?根據衛福部十大死因統計結果顯示,自105年來心臟相關疾病持續位居第2名,且死亡人數有增加且年輕化的趨勢。發生心臟相關疾病的原因,除老化、家族遺傳外,還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三高」問題,以及肥胖、過度勞累、吸菸等。提醒民眾,平時應從飲食、運動、壓力抒發著手,保護心血管健康。
閱讀更多
2020-02-28
劉黎兒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四
20210126編按: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二公子連勝武,被媒體拍到疑似婚外情一起過夜,妻子路永佳聽聞消息、態度非常冷靜,只說要「兩人一起面對」......。*********外遇問題,一直都是婚姻中最難解的問題,兩性專家劉黎兒曾在專欄提到,女人要把力氣用來想怎樣對自己最好,也不要忘記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不要繼續為孩子或丈夫犧牲奉獻了,小三、小四,根本不算什麼!
閱讀更多
2020-02-14
Winnie散漫遊
編按:本文作者Winnie 30多歲就退休、開始環遊世界。她和美國籍先生Jeremy本來是科技業上班族,下定決心減少物慾和開銷後,存下超過七成的收入,終於實現提早退休的願望,而他們的故事也多次登上國內外多家媒體。
閱讀更多
4/ 8
第 4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