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大自然,遠離癌症、失智症!「健行」的11個好處,享受森林療癒、神清氣爽

走入大自然,遠離癌症、失智症!「健行」的11個好處,享受森林療癒、神清氣爽

日本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中,八歲小男孩被單親的母親送到佐賀鄉下與阿嬤同住,卻在貧窮中活得有聲有色。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男孩想和同學一樣學劍道或柔道,但這些裝備都要花錢,於是阿嬤要他學跑步,說跑步也是一種運動,而且不用花錢。男孩果然很努力地跑出好成績,並練就了健康的身體。

同樣地,熟年族如不想花大錢,而且隨時隨地一個人也可以做的運動,就是「走路」。

一個人也可以做的運動,就是「走路」

 

體力好的時候,可以與親友登山或自行慢跑;年齡漸大了,則改走山丘步道、河邊堤岸、公園小徑,或到大賣場、百貨公司漫步,甚至每天到傳統市場走一遭,只要持之以恆,都可達到健身效果。

 

「規律運動」有助於降低死亡率

 

早在六十八年前(一九五三年),一篇發表在《刺胳針》期刊的論文提出了研究發現:倫敦雙層巴士司機的心冠狀動脈疾病發生率,比需要常走動的巴士車掌高。可見「活動」比久坐有益健康。

 

後來也有大量的醫學文獻顯示,「規律運動」除了能讓人心情好、精神足、睡得好、平衡佳、少跌倒,還能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機率或減輕其症狀,如高血壓、糖尿病、大腸癌、乳癌、心血管疾病、失智症骨質疏鬆等,並降低死亡率。

 

因此,「多運動」也常常成為醫師開給病人的口頭處方箋,而且不需健保給付。

 

運動量要多少才夠:「持續做」,讓時間為健康加分

 

運動量要多少才夠?

 

根據個人的年齡、體力與是否罹患疾病,而有所不同。原則是愈多愈好,但需量力而為,最重要的是「持續做」,讓時間為自己加分。

 

根據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於二○一八年公布的「第二版身體活動指南」,對成人的建議是:

 

每個星期至少要有一百五十至三百分鐘的「中等程度運動」:如快走、打排球、清理庭院。

 

或是每個星期至少有七十五至一百五十分鐘的「強度運動」:如慢跑、提重物或參與體能訓練。

 

游泳與騎單車可視為中等或強度活動。而慢走與做家務雖是輕度運動,但有動總比不動好。

 

根據臺灣國家衛生院發表於二○一一年《刺胳針》期刊的八年長期追蹤研究,發現相較於不活動的人,只要每天運動十五分鐘,就可降低十四%的死亡率,相當於增加了三年壽命。

 

哪些類型的運動對健康有效: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

 

哪些類型的運動對健康有效?

 

其實是根據各人的喜好、方便性與經濟能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把運動當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才會持之以恆,也才有效果。

 

有一篇於二○二○年發表的論文,就探討了運動類型與死亡率的關係。追蹤兩萬六千七百二十七位、十八至八十四歲的美國成年人十七年後,共有四千九百五十五人過世。

 

經過統計分析,發現在此研究所列的十五項運動中,「走路、有氧運動、伸展、舉重、騎自行車和爬樓梯」這六種運動,有助於減少七%至二十二%的死亡率。可見「走路」是簡單易行又有效的運動。

 

「健行」的好處更全面

 

走路固然好,但如果能和朋友或團體到山林間、野外或郊區「健行」更好。

 

走入大自然,不僅可健身、練腳力與平衡,且能欣賞風景,認識樹木、花草,再加上呼吸新鮮空氣,聽蟲鳴鳥叫,享受森林療癒,釋放壓力,減輕焦慮,會令人覺得神清氣爽。此外,還可以交友聯誼。所以健行不只是健身、健腦,也舒心。

 

健行時,也要注意安全。比如以下這幾點:

 

 

1.不要一面走路、一面拍照,以免跌倒。

2.穿止滑鞋,備妥防晒用品,攜帶簡單的雨具、飲水,還有少許乾糧,以避免低血糖。

3.隨身帶健保卡,以備不時之需。

4.膝蓋不好的人,最好使用登山杖,有助於平衡,還可以防野狗。

5.最好與人同行,可以互相照顧。但如果是熟悉且好走的步道,則可以一個人隨時、隨興地去健行。當你在獨行時,會感覺與大自然更接近。

 

銀髮族的我每天都會外出走走,不管是辦事情、買日常用品或散步,走個四十分鐘或五千步並不難。再加上每個星期一次,與朋友到郊外健行一到兩個小時,就很容易達到運動量的標準了。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把時間留給自己:失智症權威醫師的自在熟齡指南》,寶瓶文化出版,劉秀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