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2
莊宜芳醫師
編按:許多人從中年就開始構建自己想像的退休生活,有人夢想到鄉下過著陶淵明一般的鄉居生活,享受悠閒慢活。有人則考量老後醫療與交通需求,選擇離醫院、捷運近的都會區居住。這兩種生活形態各有退休族支持,但你可知道不同居住環境的長者,其認知功能退化的比例竟有相當大的差異?
閱讀更多
2022-06-10
HEHO健康網
要活就要動,運動與長壽之間存在著正相關。英國研究發現,運動可以保持我們免疫系統的年輕和效率。有規律運動的人,產生免疫性T細胞的胸腺明顯大於無運動的人,甚至有運動的長輩,胸腺能與年輕人相當。
閱讀更多
2022-03-14
李易紓
86歲前氣象主播李富城,3月才自曝自己有輕微失智,只能靠著自我鼓勵、運動來減緩症狀。但昨(8/25)日驚傳他不慎「3根手指頭被壓扁」送開刀房,嚇壞不少粉絲。李富城在臉書發文表示,因為想吃包子,才用壓麵機去壓麵,一不小心將手伸進去,才會如此嚴重。經過麻藥鎮定,他無痛安睡了8小時,「現在該吃藥了,有點小小的痛疼,在忍耐範圍內,止痛藥就再等一等。」事實上,李富城3月時在臉書透露,自己痛失結褵半世紀的妻子後,一度崩潰、陷入憂鬱,可能因此導致失智發生。「我的感覺、感受是漸進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就完全失智,現在就是記得很久以前的事,但會忘記現在與最近的事情,我也企圖減緩失智,例如做運動,出去走走啊,也許我的憂鬱症是失智的主要來源,我又不想吃憂鬱症的藥,醫生要我多出去曬曬太陽。」而軍人退役的他果然說到做到,常在臉書貼出單車運動照,以及生活美景、麵食製作照片,當然也不忘氣象老本行,常PO出天氣相關資訊,樂活態度獲得粉絲追蹤、鼓勵。北市關渡醫院院長、前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說,人生當中少不了要吃幾顆藥,需要藥物控制就要去做,不要因為有個疾病就覺得日子難過,因為想健康老化、不失能失智、壓縮不健康壽命時間,首要關鍵就是心態。不想失能失智,中年就要開始建設自我心態!(原文刊登於2021/8/30,更新時間為2022/8/26)
閱讀更多
2022-03-13
郭美懿
86歲的前氣象主播李富城12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因喪偶與2年半的疫情封閉,自覺「正在走向憂鬱及自閉」,加上年紀增長,發現自己有輕微失智現象。他嘗試回歸正常生活,希望不倚靠他人、邁開第一步,也相信自己做得到。發文後有許多粉絲留言鼓勵,他也回覆有這麼多網友關心,自己並不覺得孤單。
閱讀更多
2022-03-11
郭美懿
根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老年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20%。隨著老年人口年齡結構快速高齡化,失智症發生率也隨之增加;65歲以上約每13人即有1人罹患失智症,80歲以上更上升到約每5人即有1人罹患失智症。
閱讀更多
2021-10-07
李易紓
《今周刊》今天周四(10/7)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專攻高齡健康的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老年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長島田裕之,分享如何 預防失智 症、肌少症。島田裕之在演說中,拿出醫學研究數據,證實做到「享受運動」、「與人群保持互動」、「注重營養攝取」這3點,就能有效延緩失智症、肌少症的發生,讓不健康餘命縮短。另外,立法委員、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張育美、金管會證期局前局長王詠心、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嘉義縣縣長翁章梁、醫師作家李偉文、心能量管理中心執行長許瑞云也輪番上場,聊聊在中年後的熟齡人生,要面對的老後長照、健康、理財、心靈成長等課題。
閱讀更多
2021-05-11
照護線上
「醫生,請你幫我太太做檢查,看看有沒有失智症。」老先生拉著老太太進到診間,一邊嚷嚷,「我最近一直覺得她怪怪的,經常亂講話。」
閱讀更多
2021-03-26
劉秀枝
一年多前,認識了幾位六十歲左右的女性朋友,她們是臺北市某社區大學的同學,每個星期會和老師一起走走步道,既能強身、交誼,又可以增長知識。最近,她們成立了一個「快樂食堂」的LINE群組,我欣然加入。
閱讀更多
2021-03-23
劉秀枝
有一回,在一個社團演講「假如我得了失智症」主題,現場的提問非常踴躍。有位社友問:「我有個住在美國的朋友付費做了檢查,被告知他將來會得阿茲海默症,他非常沮喪。請問您怎麼看待這件事?」
閱讀更多
2021-02-20
陳諦、李翠卿
在德國執業超過三十年的德國國家藥劑師陳諦,以多年執業經歷結合德國領先的粒線體醫學研究彙整成《微營養元素高效保健》一書,從眾多保健食品中,精選出十大重要微營養元素,針對不同年齡和性別需求,量身打造微營養補充方案,透過了解如何補充有效且正確的營養,才能從根本改善健康、抗老、遠離慢性病。
閱讀更多
4/ 12
第 4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