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7
郭美懿
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不僅能擔負導盲、緝毒、狩獵、牧羊等工作,更有撫慰人心的力量!衛福部彰化醫院附設護理之家首度引入「服務犬」,為院內長者進行動物輔助治療,透過陪伴與互動轉換長輩心情,也能復健阿公、阿嬤的手部肌肉和提升認知。
閱讀更多
2023-10-17
林靜君談心室
媳婦意外流產,她煮麻油腰子為媳婦補身體並安慰說:「下次小心一點!再生一個就好了。」不料,媳婦聽完鐵青著臉不再和她說話,卻和兒子一直吵架。她覺得自己「好心被雷親」,想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可以感受到這位婆婆愛護兒子與媳婦的心意,她關照到媳婦流產身體健康是好事一樁,可惜卻忽略當事人心理感受,讓一片好意反成了壞事。
閱讀更多
2023-05-03
蘇絢慧
年輕的女性如英提起那段驚恐的過程,臉上難以掩藏緊繃與悲傷,她無法抑制的流著淚,她的身體仍有如當初經歷先生驟然而逝時的恐慌而不停顫抖。一邊哭泣一邊說:「我和先生已結婚四年,孩子剛滿三歲,原本我們的生活還算過得不錯,先生有穩定的收入,薪資讓一家人過著滿舒服的日子,唯一的代價就是先生很忙碌,總有開不完的會議、執行不完的企畫案,幾乎天天夜夜加班,我雖然不忍心,但我們說好要先讓先生拚事業的,先生正被重用,工作上可以更有表現的。這幾乎是每個正值青壯年男性都會努力的事,我們都想讓家更舒服,希望給孩子更有保障的生活。
閱讀更多
2023-02-06
彭蕙珍
「疫情後,人類生活的樣貌改變了,儘管已經解封,生活看似回到正常,其實並沒有。所以,我們超前佈署5年後會發生的移動、居家照服、偏鄉等服務需求。」在逢甲大學擔任特聘教授的侯勝宗被稱為「最懂計程車司機的教授」,在疫情時他做了一項創新,讓計程車司機升級,成為照服員。這項計劃不只照顧偏鄉老人,2020年新冠疫情嚴峻,全台3級警戒時,這群熱血司機更投入確診者接送服務,同時和新北市政府合作,總計接送4300多位確診者,讓他們安心返家,針對這次活動取名「微光計畫」。侯勝宗驕傲道:「在那一場戰役裡,我們沒有一位司機染疫。」他成立的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獲選為第25屆傑出基金金鑽獎回饋社會公益活動的受贈單位之一。
閱讀更多
2023-01-03
吳孟昌
父母對孩子有期待是人之常情,但如何避免變成孩子成長的阻力,乃至傷害親子關係呢?
閱讀更多
2022-12-12
中時 林周義
今周刊編按:「我覺得我很幸運,至少上天把太太留下來!」曾任科技部長的台大電機系名譽教授陳良基,日前透露太太是憂鬱症患者,2年前試圖輕生被救回,回憶那一刻自己緊握太太抓著陽台欄杆的手,至今讓他感到心驚。太太當天被救下來之後,旋即送醫住院2週,但結褵40年的妻子卻在治療過程中變成了陌生人:失去所有情緒、生理功能退化,最後連大小便也無法控制…,彷彿走進漫長而黑暗的隧道裡。時任科技部長的他,立刻決定向內閣請假,之後更毅然辭官,花1年時間陪伴太太走出憂鬱。日前陳良基出席憂鬱症防治協會20週年活動時,特別以患者家屬身份現身說法,分享照顧太太的經驗。他提醒患者親友要有耐心、信心,相信患者可以靠著旁人的鼓勵慢慢恢復。
閱讀更多
2022-12-09
林靜君談心室
芊芊的先生幾年前得憂鬱症,她耗盡洪荒之力想讓他快點好起來,往往不被領情,偶而委屈和他起衝突,卻又自責為何要和患者計較,來來回回過程中,芊芊壓力山大,開始失眠、食慾變差,覺得自己也憂鬱起來。
閱讀更多
2022-10-11
陳艾妮
誰喜歡養老院?不管喜不喜歡,為自己規劃養老院,已成為人們的「人生規劃」的一個選項。那麼,誰該去養老院?幾歲適合去住養老院?
閱讀更多
2022-08-19
高愛倫
我們不能只做別人的酒肉朋友。對朋友,除了挽著手尋歡作樂,也要懂得察言觀色,提前關注與協助需要幫助的對象。陪伴憂鬱症病患最好的方法就是「陪」與「伴」。
閱讀更多
2022-04-14
趙士懿, 陳秋華(採訪撰文)
Dear baby:謝謝妳來到我的生命。謝謝妳在知道我有憂鬱症的狀況、很大男人主義,又足足大妳十八歲的情況下,年輕可人的妳,居然還是願意接受我的一切,成為我的人生伴侶。
閱讀更多
1/ 3
第 1頁,共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