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部位

顯示第 2512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她才50歲手指腫脹、膝關節積水惡化到坐輪椅!關節腫痛別輕忽,當心類風濕關節炎

tCol 2021-11-08

照護線上

她才50歲手指腫脹、膝關節積水惡化到坐輪椅!關節腫痛別輕忽,當心類風濕關節炎

今年50歲的王女士是一名鋼琴老師,半年前手指關節開始出現腫脹疼痛,導致彈琴時頻頻錯音卡頓,原本彈得很順暢的曲子也變得斷斷續續;加上最近早上起床後,手指變得更僵硬,甚至影響手指靈活度無法彈琴授課,只能等到下午疼痛舒緩才繼續教書,讓她感到相當苦惱!

閱讀更多

「我搓的湯圓家裡不敢吃,撿骨賺來的錢倒是很敢花...」從13歲做到82歲,撿骨師的人生故事

tCol 2021-11-03

目映.台北

「我搓的湯圓家裡不敢吃,撿骨賺來的錢倒是很敢花...」從13歲做到82歲,撿骨師的人生故事

「以前我媽媽不讓我搓湯圓,她說家裡的小孩子會不敢吃,唉,我搓的湯圓不敢吃,撿骨賺來的錢倒是很敢花。」

閱讀更多

惡性度高、進展快速的高風險攝護腺癌!醫師圖文解析:符合這4項危險度高

tCol 2021-11-03

照護線上

惡性度高、進展快速的高風險攝護腺癌!醫師圖文解析:符合這4項危險度高

隨著年紀增長,很多男士會開始遭遇解尿不順的狀況,雖然大多數是良性攝護腺增生,但也不能輕忽攝護腺癌的可能性。

閱讀更多

50歲以上膽固醇易超標!雞蛋不能吃?魚肉都忌口?專家:難控制關鍵其實是「這個」

tCol 2021-10-22

偉文隨筆

50歲以上膽固醇易超標!雞蛋不能吃?魚肉都忌口?專家:難控制關鍵其實是「這個」

最近有位長年吃素的朋友在健康檢查時發現居然有高血脂,甚至有些血管還有堵塞的現象,他很納悶,明明吃得很清淡,根本不吃大魚大肉,為什麼膽固醇還會那麼高呢?

閱讀更多

買完就跌賣出就漲,存老本怎麼這麼難?林成蔭:投資沒必勝訣竅,是沒弄清楚「這4點」

tCol 2021-10-21

林成蔭

買完就跌賣出就漲,存老本怎麼這麼難?林成蔭:投資沒必勝訣竅,是沒弄清楚「這4點」

「啊,反彈了,早知道前幾天就下去買……。」「難說喔,我上周搶的那檔,到現在還沒解套!」

閱讀更多

吃益生菌改善鼻過敏?醫:過度依賴成藥恐成癮,良好習慣、避免過敏原讓症狀遠離

tCol 2021-10-18

NOW健康

吃益生菌改善鼻過敏?醫:過度依賴成藥恐成癮,良好習慣、避免過敏原讓症狀遠離

台灣地區屬於海島型氣候較潮溼,常有民眾飽受鼻子過敏的症狀所苦,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門診中遇過不少鼻過敏患者詢問,補充益生菌是不是能減輕過敏症狀?

閱讀更多

保持「淋巴」暢通,脂肪加速代謝、免疫力增強!白雁這招早上輕鬆做,拍拍就搞定淋巴

tCol 2021-10-14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保持「淋巴」暢通,脂肪加速代謝、免疫力增強!白雁這招早上輕鬆做,拍拍就搞定淋巴

身體的淋巴暢通,新陳代謝就會好,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代謝快,脂肪消耗也快,人就不容易胖起來。白雁老師教一招排濁氣法,只要拍拍淋巴區,使內氣振動起來,就能加速活化氣血,暢通循環系統幫助脂肪燃燒。

閱讀更多

中風民眾打新冠疫苗,怕會血栓併發症?腦中風治療勿中斷,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tCol 2021-10-12

照護線上

中風民眾打新冠疫苗,怕會血栓併發症?腦中風治療勿中斷,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醫師,我曾腦中風過,可以打新冠疫苗嗎?」患者回診時詢問。醫師翻了病歷說道:「你很久沒回診了,這樣對病況不太好喔。」「疫情期間怕回診有風險所以不敢回醫院拿藥。」患者不好意思地回覆。有些中風患者擔心染疫,自行停藥。「腦中風患者再中風的機會很高,一定要持續服藥治療。」

閱讀更多

牙齒掉落、斷裂怎麼辦,可能把牙齒種回去嗎,該補牙還是作假牙?牙醫師圖解說明

tCol 2021-10-12

照護線上

牙齒掉落、斷裂怎麼辦,可能把牙齒種回去嗎,該補牙還是作假牙?牙醫師圖解說明

「噢!好痛!」二十多歲女大生在爬樓梯時不小心踩空跌倒,門牙猛力撞上樓梯扶手,嘴裡旋即冒出一股血腥味。「天啊,我的牙齒掉了!」女大生驚呼,睜大眼睛望著落在掌心的牙齒,腦海裡冒出好多問號,「現在應該怎麼辦?脫落的牙齒要如何保存?有可能把牙齒種回去嗎?」在外力撞擊下,牙齒可能會整顆脫出,贋復補綴專科方煥華牙醫師指出,如果處理得當,便有機會把牙齒裝回去,也就是所謂的復位。

閱讀更多

活太老、退太早、錢太少?王詠心教3種「聰明投資法」:只要開始做,就能優雅退休!

tCol 2021-10-07

李易紓

活太老、退太早、錢太少?王詠心教3種「聰明投資法」:只要開始做,就能優雅退休!

《今周刊》周四(10/7)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金管會證期局前局長王詠心,以「優雅退休 聰明投資」為題,分享台灣民眾因平均壽命再創新高,要如何因應「活太老、退太早、錢太少」這種潛在的長壽風險。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