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退休年齡

顯示第 718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00

70歲「老爺爺」水電工教我們的事: 人,要工作到最後一刻才開心

tCol 2019-05-22

職場戳戳樂 / 洪雪珍

70歲「老爺爺」水電工教我們的事: 人,要工作到最後一刻才開心

現在全球都掀起延後退休的熱潮,與其說把工作和退休看成兩件不同的事情,更應該說長者或有點成就的人,能在工作和退休的轉換上面更加自如,也能更加靈活的取得兩者上面的平衡…

閱讀更多

退休已過時!洪雪珍:打造自己的「斜槓中年」、無畏老化孤獨感,人生下半場更快樂

tCol 2019-05-20

郭依瑄

退休已過時!洪雪珍:打造自己的「斜槓中年」、無畏老化孤獨感,人生下半場更快樂

「『退休』這個觀念已經退休了!」作家洪雪珍提醒,「壽命延長,將來的人很可能要工作到78歲,但台灣的平均 退休年齡 大約是58歲,這空出的20年,你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無論留在職場打拼還是選擇退休,當別人不再需要自己的時候,請不要從自己的人生退休。

閱讀更多

退休金規劃12-3/存退休金,一定要「專款專用」!40歲起這樣做,退休後每月多領2萬元

tCol 2019-04-15

樂透人生─吳家揚

退休金規劃12-3/存退休金,一定要「專款專用」!40歲起這樣做,退休後每月多領2萬元

「我每一個月應該要存多少錢,退休以後才會夠用?」愈來愈常遇到「不瞻前也不顧後」的人來詢問退休金準備的問題,我要再三強調,退休生活是很主觀的事情,要談這個話題之前,要先能清楚回答幾個問題:「你想要過什麼樣生活?」「你現在擁有多少資源?」「你有多少的時間可以準備?」

閱讀更多

存款不到70萬,多數人都有房!英國人快樂退休的秘訣

tCol 2019-04-11

天下雜誌

存款不到70萬,多數人都有房!英國人快樂退休的秘訣

在英國,提前退休的人多數是年收入比較高的中產階級。問題在於,即使是相對富裕的階層,能否在辭去工作之前準備到足夠的儲蓄呢?答案是否定的。

閱讀更多

不再滿足他人期望!生活,應該依循自己的心意

tCol 2019-03-22

遠流出版

不再滿足他人期望!生活,應該依循自己的心意

由於傳統上認為「家事不是男人的工作」,因此男性已逐漸養成不做家事的習慣,現在六十歲 退休年齡 前後的男性,會積極做家事的,恐怕不多吧?

閱讀更多

退休就自由了?保持工作熱情,其實更健康!

tCol 2019-01-17

遠流出版

退休就自由了?保持工作熱情,其實更健康!

最理想的 退休年齡 是多少?不要以歐格斯特(Charles Eugster)作榜樣。這位運動員生於一九一九年,到二〇一七年還像一個火車頭似地動個不停,活了九十七歲,他說:「退休是你對你自己做的最糟一件事!」

閱讀更多

別老想著早點退休,邊玩邊賺錢才是真好命!用工作第二春展現自我,還能降低失智發生率

tCol 2019-01-10

愛長照

別老想著早點退休,邊玩邊賺錢才是真好命!用工作第二春展現自我,還能降低失智發生率

老人在工作上展開「第二春」,可補足經濟收入之際,常與外界互動,也能減少罹患失智症的機率。當生命充滿活力,病痛自然也降低,同時也能減少醫療與照顧資源,樂在工作,當個開心好命的老人。

閱讀更多

屆退、退休理財規劃不一樣!掌握原則,賺回退休金

tCol 2019-01-09

歐陽善玲、林心怡、張道宜、沈瑜

屆退、退休理財規劃不一樣!掌握原則,賺回退休金

公教人員年金改革通過,勞工的勞保改革箭在弦上,這是年金制度邁向長治久安的第一步,也是全民建立理財習慣的契機。根據國外年金改革經驗,只要加強理財素養,建立正確策略,不但能夠輕鬆彌補失去的退休金,照樣享受樂活退休,建立一生受用的理財力,甚至能讓你的財富比年改之前更加值。

閱讀更多

不能征服死亡,但可掌控生命!退休後做到這4件事,不怕無聊失智、肯定越活越精彩

tCol 2018-12-26

愛長照

不能征服死亡,但可掌控生命!退休後做到這4件事,不怕無聊失智、肯定越活越精彩

退休前,最好從25歲開始,最晚必須從中年,建立自己的健康銀行,並努力、持續儲存。存得越多,越老越安全。 除了運動習慣要養成,飲食習慣要改變,作息時段要調整,負面思考要轉換。不能征服死亡,但可掌控生命,退休不失智,越老越精彩,肯定的!

閱讀更多

日本企業搶著用老人,為什麼在台灣「中年失業就難以翻身」?

tCol 2018-12-17

職場戳戳樂-洪雪珍專欄

日本企業搶著用老人,為什麼在台灣「中年失業就難以翻身」?

前幾天是日本臨時國會結束的最後一天,被執政黨列為重大法案的「入管法」(「出入境管理及難民認定法」)強行通過。看電視新聞時,我們也看到日本國會與台灣立法院一樣的畫面,朝野對立,激烈攻防,出現肢體上的推擠,可見得它的爭議性。但是這對於一些想去日本工作的人,卻是一項好消息。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