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身後事

顯示第 718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82

郭慧娟/走進死亡咖啡館後才明白,最溫馨的事是談死

tCol 2019-04-18

王君瑭

郭慧娟/走進死亡咖啡館後才明白,最溫馨的事是談死

「我們都會死,那為什麼我們不談死?」她是郭慧娟,身兼內政部「現代國民喪禮」編撰委員、殯喪業「禮儀師證照考試」教科書編撰,和「台灣殯喪業資訊網」的總編輯,被稱為台灣的「禮俗女王」,但她,同時也是台灣「死亡咖啡館」的創辦人。

閱讀更多

吳念真/那些安寧教會我的事...

tCol 2019-04-11

安寧照顧基金會

吳念真/那些安寧教會我的事...

導演吳念真去年(編按:2015年)曾因摔傷導致顱內出血,一度發出病危通知,「彷彿死過一次」的親身體驗,讓它理解:豁達面對,就是對生命的最大尊重,只有學習接受死亡,才能在臨終那一刻安詳離開。

閱讀更多

葉金川/每天都是最後一天,別在意他人無聊的眼光!退休後一定要做的10件事

tCol 2019-04-03

葉金川

葉金川/每天都是最後一天,別在意他人無聊的眼光!退休後一定要做的10件事

過了65歲,大部分人都在原有的職場退休了;65歲以後的退休生活,要怎麼過,人生才會沒有缺憾呢?我說說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閱讀更多

陪伴母親走過生命最後 方念華領悟:平靜做好道別準備,晴天總會到來

tCol 2019-03-19

安寧照顧基金會

陪伴母親走過生命最後 方念華領悟:平靜做好道別準備,晴天總會到來

歷經生與死的層疊交會,方念華如今想來,心中仍有對至親的不捨,然而在陪伴母親走過人生最後一段旅程的路上,盈滿她心中的,除了悲傷,更多的是學習、感觸,以及無盡的感謝

閱讀更多

用安寧療護送走父親、陪伴罹癌母親 吳若權:為生命做最好的安排

tCol 2019-03-15

安寧照顧基金會

用安寧療護送走父親、陪伴罹癌母親 吳若權:為生命做最好的安排

即使結識安寧療護多年,也認同其理念,在面對至親家人的逝去以及陪伴抗癌的旅程中,吳若權仍得不斷地學習、做功課,嘗試與心中的罣礙進行和解。

閱讀更多

人生的最後期末考:得到重病的時候,會想知道自己的病情嗎?

tCol 2018-08-29

商周出版

人生的最後期末考:得到重病的時候,會想知道自己的病情嗎?

如果有一天,你年紀大了被醫師診斷了重病,你會想知道自己的病情,還是不想知道,都交給家人決定?A. 想完全知道,連細節的部分也是,自己的生命自己做主。B. 想知道,但不用知道這麼詳細,差不多就可以了。C. 不想知道,請跟我的家人說,他們幫我決定就好。D. 其實都可以啦!醫師你決定就好了!E. 沒想過,我也不知道自己想不想知道。

閱讀更多

龍應台/臨終之事,不能等死了才要談

tCol 2018-08-01

天下雜誌出版

龍應台/臨終之事,不能等死了才要談

美國做過調查:百分之八十的人希望在家裡臨終,但是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醫院裡往生。現代世界最「違反人權」的應該就是這件事吧?朋友悲傷的眼睛流下了止不住的淚水,七十歲的老男人泣不成聲,「她唯一的願望,我都做不到……」

閱讀更多

邱文祥:醫師能發揮專業、善念,讓病人在煎熬的黑暗中,看見光明

tCol 2018-03-08

邱文祥

邱文祥:醫師能發揮專業、善念,讓病人在煎熬的黑暗中,看見光明

一個花店長大的小孩,靠著努力,成為世界級的泌尿科名醫!邱文祥是台灣低侵襲性泌尿外科手術的先驅,也是亞洲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的播種者,擔任醫師多年,他看見病院裡的人生百態,以下則是他執刀多年的內心寫照:

閱讀更多

親屬溝通》講醫囑文字內容  不如挑時機 跟父母開口提善終  先做好三個準備

tCol 2016-06-02

陳玉華

親屬溝通》講醫囑文字內容 不如挑時機 跟父母開口提善終 先做好三個準備

二○一八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迫使大家在壯年時期就思考死亡議題,本刊調查,有七成六民眾想預立醫囑,但其中,僅五七%長者有意願。「老人照顧老人」的時代將屆,專家教你如何向父母開口談死亡,縮短世代生死觀。

閱讀更多

醫囑現場》當反核導演柯一正  遇上安寧醫師黃勝堅 人生最後一哩路  自己決定怎麼走

tCol 2016-06-02

整理/陳玉華、楊明方

醫囑現場》當反核導演柯一正 遇上安寧醫師黃勝堅 人生最後一哩路 自己決定怎麼走

一位是罹癌後,在社運街頭重尋生命力的導演;一位是從偏鄉到首都,閱歷近六千名死亡的安寧醫師。一紙「預立醫囑」,讓兩人激盪出生命思辨,透過尊嚴告別的整理,讓活著的人生更精采、踏實。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