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1
黃明惠 整理
「兒子把房子賣掉,父母住超商」、「長孫把透天厝賣掉,阿嬤噴漆抗議」,近期兩起社會事件都引發民眾關注,無獨有偶事情都發生在台中。兩件事情會引發討論,就在於民眾討論父母老年到底該不該把財產過戶給子孫;不過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但只要遇到「錢」的問題,很多時候都會延伸出各種爭產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3-03-12
中時 蔡佩珈
今年24歲的賴紀蒝其實國小、國中都是資優班,卻因為母親家暴兩度自五專休學,19歲當起北漂族四處打工。為了尋求更好工作環境,她決定重考高中,最終於在23歲考上北一女中。賴紀蒝認為,她的經歷有如「吸引力法則」,只要在心中不斷地覆述目標並付諸行動,即使比別人慢了些,一樣能抵達終點,相信未來以同樣步調前進,必能當上醫師,回饋社會。
閱讀更多
2023-02-04
聯合報/記者 王長鼎
今周刊編按:新北市中和區周五(2/3)傳出一家4口3人成乾屍的人倫悲劇,僅存84歲的失智父親獨活!楊姓一家2個兒子因病無法自理生活,84歲父親則罹患失智症,平日起居全靠81歲的母親陳姓婦人打理。悲劇疑似因陳婦猝死,致使2個兒子陸續死亡,警消破門時赫見老翁就在2兒子的遺體邊喝粥,詢問事發經過,僅淡淡地表示:「兒子們睡很久了!」檢警週六(2/4)相驗後確認陳姓老婦人與2名兒子是病死與自然死亡,無受傷及自殺跡象,排除外力介入,目前遺體已發還楊家親友處理, 社會局 也介入協助後續處置。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中和4口身心障礙家庭悲劇,2/2 社會局 和衛生局社工、公衛護士在聯絡時一直沒有聯絡上,所以通知里長到現場去看,才發現這樣一個悲劇,已安排老父親到照護機構安置,喪葬部分也會全力協助。侯友宜說,新北市有高壓力喘息負荷專案,民眾有需要時由社工來幫忙,讓家屬能減輕負擔,以不斷地關心以及提供更多的方案,來照顧身心障礙者。
閱讀更多
2023-01-17
譚偉晟
老人送餐,只有慈善團體能做嗎?成立迄今3年的社會企業「銀色大門」,用它堪稱「老人版Uber Eat」的軟體,證明科技不僅能填補送餐的社會痛點,更能成為一門自給自足、不靠捐獻的生意。
閱讀更多
2022-11-18
郭美懿
今周刊與新光醫院今(11/18)日攜手舉辦【擁抱熟齡Ⅱ長壽新人生】健康講座,從日本廢校改建養老村的經驗,來看台灣正在進行式的老幼共融——國小轉型日照中心規劃,以及新光醫院如何打造「醫旅合一」的全齡健康園區,合勤科技如何滿足熟齡族在地養老需求等4大議題,進行講座分享與關鍵對談。
閱讀更多
2022-06-17
疑案辦
編按:台南市驚傳30多歲女子,疑似不滿丈夫長期暴力對待、又被出言恐嚇,忍無可忍下,拿事先準備好的熱水朝還在睡覺的丈夫潑灑,後持刀砍殺丈夫,最後送醫不治。其實夫妻兩人早在2015年、2020年就曾因為言語衝突通報,女子被捕後坦言,真的對丈夫是無法再忍下去,才會痛下毒手,而 社會局 也介入協助安置2歲兒子。 社會局 表示,如果遇到家庭暴力危機衝突,務必設法離開現場、迴避衝突,若是需要婚姻諮商或心理輔導,都可撥打113保護專線由專人協助,或向各地方政府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求助。----------------------1998年6月26日上路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台灣已經實行24周年。《家庭暴力防治法》簡稱家暴法,是為防治家庭暴力行為及保護被害人權益而制定的法令。立法起因於1993年的「鄧如雯殺夫案」。鄧如雯及身邊家人均長期承受來自於丈夫林阿棋的暴力虐待,鄧如雯15歲時即遭林阿棋多次強暴懷孕,在林多次暴力脅迫其家人及小孩後,被迫與林結婚。婚後鄧如雯曾因不堪毆打而離家,但又因林到其娘家大肆施暴及恐嚇全家,甚至揚言強姦鄧的妹妹後將其賣到妓女戶,使鄧如雯不得不返家。連鄧女與林男生下的兩個幼子也無法倖免,甚至遭林提起孩子投入洗衣機內啟動機器成傷。鄧如雯歷經7年的暴力凌虐,終在林又恐嚇殺鄧全家時,鄧為保護家人而趁趁林熟睡時,將林殺害。當時因為相關法令規定不足,使之求助無門,以致犯下此案。事件過後,引發社會討論,婦女權利團體亦開始催生家暴法的訂立。1998年6月,台灣全面實行民事保護令制度,是亞洲第一個實行家暴法的國家。(原文刊登於2019/7/30,更新時間為2022/6/16)
閱讀更多
2022-01-25
陳函謙
編按:曾以一首《心動》紅遍全台灣,歌手林曉培2007年酒駕撞死一名女護理師,遭對方家屬痛斥殺人兇手,被宣判拘役50天、過失致死判處徒刑6個月、緩刑兩年,並揹負800萬的債務,演藝事業毀於一旦。為償還家屬800萬,林曉培轉往港澳發展,狂接活動還債,花了11年時間總算償清。根據《鏡週刊》報導,林曉培好長一段時間都自認是個無價值的人,因為車禍事件後的創傷壓力,導致林曉培躁鬱症一度復發,後來經由藥物治療與家人朋友歌迷以及宗教的支持力量,逐日走出陰霾。她意外地重新連繫上了昔日戰友林世千再續前緣,彼此暢談數日,林世千替她量身打造新歌「交易」,唱出12年來的懊悔、孤單以及重生的信念。雖然復出之路困難重重,但她不放棄希望,坦言「我想唱回來,我會很努力。」本文摘自寶瓶文化《我不是自己的》,收錄《壹週刊》長期最受矚目、百萬人次點擊專欄「坦白講」與「壹號專題」。
閱讀更多
2021-10-07
劉煥彥
《今周刊》今天舉行第五屆「幸福熟齡台日論壇」,在主題為「創新共享、打造樂齡生活」的對談中,從地方首長、醫療體系創辦人到醫院院長都提到,做好老人照護不能只靠政府,宜推動照護產業化,讓商業機制補足政府力有未逮之處,不僅有助打造樂齡台灣,更可以降低年輕人負擔,促進經濟發展。其次,若商業化的照護服務做得好,也能讓久居國外的長者願意返台定居,在台灣終老。另外,隨著台灣成為進入高齡化社會,未來更將步入日本經驗成為超高齡社會,國人可以及早改造家中環境,先一步打造適合老年的生活環境,而不是等到真正變老才動手。
閱讀更多
2021-08-12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近年來,新聞多有報導,年長者因傷病...等因素,導致無法工作或生活困頓,因而向多年未聯絡的親屬請求扶養,進而衍生訴訟糾紛。
閱讀更多
2/ 5
第 2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