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4
林芷揚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不健康飲食、身體活動量不足、吸菸與喝酒為非傳染病的重要危險因子,21%-25%乳癌及大腸癌與這些重要危險因子有關。癌症已連續38年蟬連我國十大死因之首,108年癌症死亡人數占28.2%。根據國健署近期發布的「10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我國106年每約5分鐘,就有1人罹患癌症,其中大腸癌發生人數已經連續12年為臺灣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不過,WHO也指出,有30-50%的癌症是可避免的,透過每日攝取足夠6大類食物及少油、少鹽、少糖及適當的身體活動,可有效預防癌症及慢性疾病的發生。
閱讀更多
2020-06-20
廣告企劃製作
癌症時鐘加快,根據統計,每四分42秒就有一人罹癌。在癌症常規治療中,放射線治療是不可或缺的輔助療程之一,但您可知道,放射治療除了帶走潛伏的 癌細胞 外,有時也會造成皮膚角質層與真皮層的受損……
閱讀更多
2020-06-17
NOW健康
現年58歲從事金融業男性,有聚餐熬夜習慣,平時也都是外食,6年前接受健康檢查時,自述經常便秘與漲氣,腸胃鏡檢查發現有癌症前期瘜肉,幸好立即處理,加上改善飲食習慣下,後來大腸都沒有出現異狀。營養師提醒,喜好吃肉少吃蔬菜,加上運動量少,腸胃蠕動慢,大腸癌很可能找上身。
閱讀更多
2020-06-02
照護線上
在台灣,肝癌的發生率與致死率都很高,且不少人是B型肝炎與C型肝炎的帶原者,一起來看懶人包!這裡要討論的肝癌,是指「原發自肝臟細胞的癌症」,而不是指從大腸癌、乳癌、胰臟癌轉移到肝臟的「轉移性癌」。
閱讀更多
2020-06-02
照護線上
攝護腺是全世界第二大男性癌症,在台灣的發生率也逐漸上升,然而攝護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約有一半的患者在確定診斷時已是第三期或第四期。攝護腺癌患者可能出現血尿、解尿困難、射精疼痛、精液帶血等症狀,若 癌細胞 侵犯或轉移到其他位置,可能造成疼痛。
閱讀更多
2020-06-01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院長陳建志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之統計,全世界癌症死亡正快速上升,其中又以肺癌死亡增加最快;在台灣,肺腺癌也高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位,每年超過9,000人死亡,是不容忽視的「無聲」癌症之一!
閱讀更多
2020-05-22
魏怡嘉, 黃子明等
而這樣決定適時放手的生命故事,20 多年來,不斷的在安寧病房重演著⋯⋯。
閱讀更多
2020-05-20
林芷揚
肺癌是台灣癌症死亡率第一位!醫師表示,依照過去臨床經驗發現,許多肺癌患者從出現呼吸道症狀而前往醫院求診時,約六、七成的患者都已經是肺癌末期,無法開刀。為何肺癌不容易早期發現?因為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
閱讀更多
2020-05-20
華人健康網
常鼻塞、流鼻血?小心可能是罹患鼻咽癌徵兆!現年62歲的男性,反覆流鼻血近一個月的時間,原以為是自己經常挖鼻孔才會導致流鼻血的發生而不以為意。沒想到在家屬勸說就醫後,經醫師執行鼻咽鏡檢查、經病理切片及影像醫學檢查後竟確診為鼻咽癌第三期。
閱讀更多
2020-05-04
華人健康網
2年前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因罹患食道癌而離世,有「短命癌」之稱的食道癌,依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在每年食道癌新發生個案2,700人、死亡人數約1,800名中,其中高達9成以上為男性。
閱讀更多
29/ 30
第 2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