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1
李易紓
胰臟病灶在臨床上,一般初步分為實體腫瘤或囊腫,其中的實體腫瘤,就包含最令人聞之色變的「 癌王 」胰臟癌、神經內分泌腫瘤、偽腫瘤,囊腫則包含單純水泡、漿液性囊腫、黏液性囊腫 、偽囊腫,有時候實體腫瘤壞死後,中心也會造成類似囊泡的構造。
閱讀更多
2021-04-27
NOW健康
「曾經得過胃潰瘍,治療後還是會不時犯一下胃痛,但只要吃腸胃科醫師開的胃藥就可以減緩不舒服。這次沒想到連吃胃藥都沒有改善,工作一忙也沒有多想,突然驚覺這次一痛就是半年過去了!」28歲的張小姐因持續的胃痛,連吃藥都無法解除不適而困擾。
閱讀更多
2020-12-10
李易紓
「 癌王 」胰臟癌好發於50-60歲中年族群,除非癌長在胰臟頭部造成黃疸,否則早期症狀不明顯、難以發現,到了晚期出現背痛、上腹痛等症狀,也常會以為是其他病症到其他科別求診,最後體重減輕、癌末症狀浮現才就醫,導致許多患者診斷時間較晚。
閱讀更多
2020-07-10
楊雅婷
69歲的李姓婦人最近一個月出現背痛及上腹痛,也陸續有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的症狀,於診所拿胃藥治療,仍未得到改善,排尿呈現茶色合併有黃疸發生。轉至成大醫院求診,就醫檢查後,確診為第3期胰臟癌,令病人和家人都難以接受。平日不菸不酒,為何還會罹患胰臟癌?
閱讀更多
2020-05-04
華人健康網
2年前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因罹患食道癌而離世,有「短命癌」之稱的食道癌,依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在每年食道癌新發生個案2,700人、死亡人數約1,800名中,其中高達9成以上為男性。
閱讀更多
2020-04-06
林芷揚
20210725編按:新北市國民黨議員唐慧琳因罹患胰臟癌第三期,傳出25日凌晨辭世,享年49歲。由於相當年輕的緣故,身邊許多人都很詫異。對此,國民黨中央委員徐正文在臉書發文證實此消息。唐慧琳是在2019年12月被醫師宣佈罹患「 癌王 」胰臟癌,身心都飽受折磨,但她說自己沒有氣餒和放棄的權利,下定決心奮戰到底,因此罹癌後鮮少公開露面,專心治療。她最後一次臉書發文,是3天前提醒網友做好防颱準備,除寫下「祝福大家一切平安、順心」,並預祝選手們奪金為國爭光,發文當天許多網友替她加油打氣,現在傳出過世消息,網友也在底下留言悼念「一路好走」。「 癌王 」胰臟癌是個沉默殺手,症狀不容易發現又死亡率高,醫師提醒, 出現皮膚癢、發燒、體重減輕和拉肚子等8大前兆,就要提高警覺、儘速就醫。
閱讀更多
2020-03-17
NOW健康
53歲的陳小姐近期感覺胃悶不適、食慾降低,與腸胃科醫師問診,檢查後腸胃並無異常,但胃部不適感仍然存在。日前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安排全身健康檢查,透過零輻射磁振造影(MRI)發現胰臟有大約1公分的腫瘤,確診為胰臟癌初期,由於位置接近胃部,導致她一直認為不適症狀是腸胃疾病引起。
閱讀更多
2020-03-05
林思宇
最近壓力大、頭暈、喘不過氣、有胸悶症狀?小心是二尖瓣脫垂!而二尖瓣脫垂乍聽之下很嚇人,但其實嚴格來講它不是疾病,雖會影響生活品質,但不會有生命危險。由於心臟對外界反應很敏感,醫師建議,若能規律運動、適時紓壓等,可減緩發作機會。
閱讀更多
2020-01-16
謝克寧
癌症是惡性腫瘤的其中一種,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基因突變而來,致癌基因突變有一定的難度,因為細胞中有一套DNA修復系統,以修復突變的基因,所以開始癌化的細胞,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約15年以上)才能完全癌化。而且,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著無限生長、複製、轉化和轉移等特點,因此難以控制、消滅。
閱讀更多
2020-01-15
林芷揚
年約60歲的陳先生1年多前的跨年夜,因為發燒送急診,在排除流感後,醫師發現他的胸部有一顆7公分大的腫瘤,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晚期小細胞肺癌,可說是真正的「 癌王 」!陳先生說,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再多活3年,陪伴孫子長大。」
閱讀更多
3/ 4
第 3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