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郭美懿
台灣房價高漲、薪資停滯、物價卻持續攀升,使得國人生育意願低落,更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近日有位網友在網路論壇發文,表示夫妻倆已抱定主意當頂客族,但最近家中長輩出狀況,還在排長照服務,所以兩人只好輪流請假處理。讓原PO忍不住擔心:「如果沒有生小孩,將來萬一生病或需要緊急住院時,應該怎麼處理?年紀大了,生活變得不方便時,又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4-10-01
優照護
隨著全球人口逐漸老化,高齡者的健康照護已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課題,而如何透過適當的飲食和運動來維持高齡者的健康,則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閱讀更多
2024-08-07
郭美懿
人們透過節日祭掃來懷念逝去之人,朱全斌卻說自己罕至亡妻墓前,清明掃墓、平日三炷香也很少做,倒也沒有罪惡感。「有些人最難接受的就是這個人走了,我就失去了,但我覺得我沒有失去。」朱全斌說,當一個人對你的人生產生巨大影響,她便成為你身上的一部份,「譬如我有些思維、說話的方式都受她影響,成為我的一部份;所以有些部分的她是活著的,在我身上透過我活著啊!」
閱讀更多
2024-08-05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Covid-19期間,政府要求大家進公共場合必須掃QR-Code,否則要手寫登記。我有一個朋友非常鐵齒,之前一直不肯用智慧手機。後來子女乾脆送他一台,免得被其他民眾嫌他耽誤大家時間。當時我也認為政府所有的規定都是網路及手機思維下的設計,對很多老人家並不公平。但時至今日,老人家也必須趕緊學習,否則就可能直接成了失能者。
閱讀更多
2024-07-19
丁菱娟
說這個議題有些沉重,但就像日本作家吉澤久子所說的,人生到最後都是一個人,不管是單身、離婚或喪偶,最終我們都是一個人離去。所以每個人最好都要具備孤獨的能力,還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
閱讀更多
2024-06-12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最近動了一次攝護腺手術,讓我有兩件深刻體會的事。一是要開始面對隨時發生的身體警訊,二是夫妻能老來相伴是多麼地重要。
閱讀更多
2024-05-20
學老誌/凃奕豪
妻子韓良露即將離世時曾說:「我走了之後,你要有一起吃飯的人。」這句夫妻分離前意義深長的寄語,其實沒說的是——「不要因為我不在了,而連吃飯的心情都沒有了。」
閱讀更多
2024-04-05
洪雪珍
近幾年,新聞不斷報導,房租不斷緩步上升,尤其是雙北鄰近捷運站或辦公區的地段。這個消息,讓我的朋友明芬特別緊張,一直唸著要兩個兒子都回家裡住,原因是:「為了省錢!」
閱讀更多
2024-03-22
郭美懿
退休之後究竟要做什麼?每天睡到自然醒、躺沙發轉遙控器?還是環遊世界?近日有網友發文,貼出爸爸退休後的一日作息,除了規律睡眠,平日閱讀、運動、追劇,週末還會跟太太去散步、爬山、逛花市或打掃家裡,每天的行程都超精實,被網友大讚PR值100,「健健康康又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很讚了」、「完美,有氧+重訓+閱讀,肯定長壽!」
閱讀更多
2023-10-16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周遭的親朋好友乃至社會文化,都在訴說著一件事:老年孤獨是很可憐,也很可怕的,總是要求我們多去與人交流、多去學習課程,也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擔心跟壓力。其實,我們的生活品質未必取決於跟多少人有互動,或是學了多少課程,也無關是否兒孫滿堂。熟齡的生活品質,取決於我與我自己的關係是否良好,我們是否能獨立自主且能調適孤獨。
閱讀更多
1/ 7
第 1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