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漂白水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58

雨下到發霉!「霉菌孢子飄散」恐引發氣喘、咳嗽、皮膚癢…醫曝3去霉妙招:不只漂白水

tCol 2025-03-10

黃軒 /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雨下到發霉!「霉菌孢子飄散」恐引發氣喘、咳嗽、皮膚癢…醫曝3去霉妙招:不只 漂白水

編按:近日鋒面接連來襲,天氣極端不穩定,經過連日大雨後,霉根悄悄落地,不僅影響居家環境,還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提醒,肉眼看不見的霉菌孢子可能引發過敏、哮喘、氣喘發作與慢性咳嗽等問題,皮膚接觸則可能誘發皮膚過敏與發炎,甚至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疾病的風險。他分享白醋、 漂白水 、小蘇打粉等3種去霉妙方,告訴你如何有效去除霉菌,並防止房間再次發霉。

閱讀更多

洗碗後用熱水沖水管防堵塞?這習慣竟讓她慘遇「廚房大淹水」!譚敦慈曝正確清潔法

tCol 2024-12-09

林依榕整理

洗碗後用熱水沖水管防堵塞?這習慣竟讓她慘遇「廚房大淹水」!譚敦慈曝正確清潔法

洗碗常常油膩膩,尤其是流理台的水管如果卡了太多油垢,最後會造成水管堵塞。因此不少人習慣在洗碗後,將滾燙熱水灌進流理台水管,或是倒進稀釋後的 漂白水 去除油垢。但藝人林姿佑表示,自己也曾長期這樣做過,最後沒想到竟然是悲劇一場,請水電師傅維修還被唸。

閱讀更多

內褲「手洗vs.機洗」哪個比較乾淨?譚敦慈曝「最佳」洗衣頻率:「這款衣物」要天天洗

tCol 2024-10-18

聯合報健康版 / 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

內褲「手洗vs.機洗」哪個比較乾淨?譚敦慈曝「最佳」洗衣頻率:「這款衣物」要天天洗

衣服是人體的第二層皮膚,穿衣服整潔有益身體健康,如何洗好衣服至關重要。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強調,「穿過的衣服一定要洗」,但不論季節,洗衣服的頻率都一樣,至少2天洗一次衣服;建議最好買可以下水清洗的衣服,如此才能保持衣物的清潔。

閱讀更多

新冠、流感、諾羅病毒齊發…她狂噴酒精、漂白水竟「1嚴重後果」!醫揭NG觀念:消毒劑≠清潔劑

tCol 2024-05-02

林靜芸醫師

新冠、流感、諾羅病毒齊發…她狂噴酒精、 漂白水 竟「1嚴重後果」!醫揭NG觀念:消毒劑≠清潔劑

70歲的林太太有潔癖,常洗手,家裏每天打掃,維持乾淨。疫情期間,她用 漂白水 擦地,手腳用消毒劑清洗,還常備酒精噴桌椅,也噴自己的雙手。最近林太太雙手、雙腳關節皮膚炎,角質增生,發紅、落屑、龜裂、會癢。她以為自己沒洗乾淨,更加努力消毒,皮膚狀況卻愈變愈糟。社交場合雙手不敢與人握手,更慘的是去日本旅行,入關時,需要按指紋,林太太試了許多次,海關不肯放行,原來林太太皮膚炎嚴重到指紋也不見了。

閱讀更多

洗衣機沒定期清「比馬桶髒530倍」,衣服越洗越髒!多久洗一次、要請專人拆機洗?一文看懂日常保養

tCol 2024-04-14

翁申霖 整理

洗衣機沒定期清「比馬桶髒530倍」,衣服越洗越髒!多久洗一次、要請專人拆機洗?一文看懂日常保養

台灣氣候潮濕、悶熱,令洗衣機內部容易堆積水垢、毛絮、黴菌等,專家指出,洗衣機若久未清潔,可能比馬桶髒530倍,不少人建議至少每月清一次,更好的方法是請專業人士將整台機器拆開洗,才不會讓衣服愈洗愈髒。

閱讀更多

才隔1年,她的肺結節如滿天星「1顆變10顆」!醫一看搖頭:「這習慣」惹禍…兇手竟藏家中

tCol 2023-10-18

翁申霖

才隔1年,她的肺結節如滿天星「1顆變10顆」!醫一看搖頭:「這習慣」惹禍…兇手竟藏家中

一名年約60多歲的婦人過去健檢時曾發現一顆肺結節,如今追蹤結果竟發現,肺結節已多達十顆,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表示,一片肺如「滿天星」般,為什麼會如此?蘇一峰直指是生活習慣惹的禍!

閱讀更多

不知不覺慢性中毒!台灣人日常「藏5毒」恐致癌…醫示警:科技海綿不能洗碗,2容器也別裝熱食

tCol 2023-10-05

黃明惠整理

不知不覺慢性中毒!台灣人日常「藏5毒」恐致癌…醫示警:科技海綿不能洗碗,2容器也別裝熱食

為什麼沒抽菸喝酒還會得肺腺癌?為什麼喝咖啡肝腎功能竟然一直衰退?為什麼一睡覺就鼻塞嚴重?你是不是也有這些疑問?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病人跟醫師找不到病因的懸案,很可能都是和「慢性中毒」有關。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說,台灣人生活中常見5種毒,分別是吸入毒、黴菌毒、清潔化學毒、加熱與容器毒及經皮毒,急性中毒症狀凶猛診斷容易,但慢性中毒往往因為無自覺的習慣,導致不知不覺每天在中毒;就算年輕時肝腎功能較好,症狀不明顯,但長久下來,輕則傷肝、腎、心、大腦、骨髓和免疫系統,重則癌症。

閱讀更多

站旁邊看人吐就可能中!「諾羅」噴酒精也沒用,14萬人腹瀉就醫,8症狀注意不是「腸胃型感冒」

tCol 2023-03-02

黃明惠

站旁邊看人吐就可能中!「諾羅」噴酒精也沒用,14萬人腹瀉就醫,8症狀注意不是「腸胃型感冒」

近期因腹瀉就醫的人數再度暴增!疾管署統計資料,2月第2週就診人次已超過16.5萬人次,先前光是1月8日至1月14日,全國門、急診因腹瀉就醫的人次,也高達13萬9728人次,比去年同期還要高;且這波腹瀉所檢出的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諾羅病毒傳染力強,且容易引發群聚感染,加上農曆春節即將到來,疾管署提醒民眾過年期間與親友圍爐聚餐時,務必留意手部衛生與飲食安全,如有腹瀉情形,待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以後再恢復接觸,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兒科醫師陳映庄先前曾在《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提醒,諾羅只需要少量病毒就能傳播,光是有人嘔吐,而你站在一旁觀看就可能中鏢。(原文刊載於2023/01/17,更新時間為2023/03/02)

閱讀更多

他居隔零接觸,3天後竟全家確診!冷氣開整天「病毒出不去」,醫授2方法降低染疫風險

tCol 2022-07-05

郭美懿

他居隔零接觸,3天後竟全家確診!冷氣開整天「病毒出不去」,醫授2方法降低染疫風險

52歲的張姓男子染疫後在住家3樓自行隔離,太太和2名子女則住2樓,全家戴口罩、勤洗手、狂用酒精和 漂白水 清消,全程零接觸,但隔離3天後家人還是確診。醫師詢問一輪後,發現問題可能出在空調!由於天氣熱,張男緊閉窗戶開冷氣,反而讓病毒在空氣中停留,並從3樓擴散到2樓,成為防疫破口。

閱讀更多

酒精噴灑有技巧,噴不好恐致「肺部纖維化」!毒理專家示警2關鍵很要命: 6大疾病風險大增

tCol 2022-06-10

李易紓整理

酒精噴灑有技巧,噴不好恐致「肺部纖維化」!毒理專家示警2關鍵很要命: 6大疾病風險大增

不少人為了防疫,會將酒精不停噴灑周圍和雙手,但防疫酒精不是量多就是好,如果噴灑的方式錯誤,甚至可能造成傷肝腎至導致肺部功能受損!

閱讀更多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