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6
聯合報 記者沈能元
四年前台灣制定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主法),衛福部最新統計,迄今僅有六點二萬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意願書」,三點九萬人願意安寧。為提高民眾意願,衛福部長薛瑞元昨公布三大措施,其中最快明年起,由健保支付每小時二千至三千多元諮詢費。
閱讀更多
2023-10-06
吳軍
在做到長期專注之前,需要知道生命中的事情,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說起重要的事情,你可能會列舉出愛情、友誼、健康等。它們的確非常重要,失去它們,生活就沒有意義。但是,如果一定要說出生命中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你就遲疑了,因為很多事情你都想做,放掉哪個都捨不得。
閱讀更多
2023-10-06
若竹千佐子
人只要活得夠久,就能馬上想起記憶深處的各種笑容。桃子知道,有些笑令人感到幸福,有些笑就像剛才一樣無法遏止。經驗告訴她,那種笑多半是由深層的絕望轉化而來。不過桃子覺得剛才的笑似乎不大一樣。現在她的狀況跟絕望離得可遠了;但要說是喜悅嘛,那更不可能。硬要說的話,剛才的笑,是淡然等待歲月流逝的笑。當中到底隱含著什麼情緒?「真是麻煩的傢伙!」桃子有點無奈,但也因此找到了新的疑問。
閱讀更多
2023-10-04
岳啟儒
作者是仲誼公關創辦人岳啟儒,中文系出身跳轉到毫無經驗的媒體公關圈,創業19年,公司員工從1人擴大成30多人,屢屢挑戰不可能,將時尚精品公關推向業界頂標,除了成為年輕人最想追隨的惡魔老闆,更是國際一線品牌指定合作對象。
閱讀更多
2023-10-02
陳海倫
與其說是「好奇心」,不如說是「進步成長」的心。想要探索的那顆心,不一定是好奇心,你就是非常想要進步,希望自己能夠成長,就會去探索更多的領域。但如果只是為了好奇,倒不是人生最重要的生存元素。
閱讀更多
2023-08-25
申紀律
老朋友之間出現爭吵,最大的原因正是因為相處時過於自在。因為對方越是感到自在,就越容易展現在平時不會在他人面前展露的那一面。由於彼此很熟悉,所以說話變得很隨便,或是自以為足夠了解對方而輕易做出判斷,以至於做出過於草率的行為。
閱讀更多
2023-08-18
許峰源
當我們想要去「糾正」別人的價值觀時,某程度是為了滿足我們內心深處的虛榮感、優越感,以為自己高人一等,彷彿在告訴著對方:「你這樣想是錯的,你應該照我的正確方式生活。我想要拯救你脫離苦海。」
閱讀更多
2023-07-07
亞瑟.布魯克斯
美國公衛署長莫西(Vivek Murthy)曾說過:「在我看診的歲月,最常見的問題不是心臟病或糖尿病,而是孤獨。」孤獨感的危害等同一天抽15根菸。
閱讀更多
2023-05-31
萬特特 等
懷抱著對美的追逐與貼近,小心翼翼與自己的「不漂亮」對抗,是大多數女孩成長的必經過程。畢竟這都什麼時代了,別再拿年齡當藉口,沒人會翻你的身分證看你是幾歲,你看上去多大,就是多大,你看上去多胖,就是多胖。保持體重從不在於體重本身,而在於你沒有對歲月投降,你不會對世界妥協。歲月可以偷走了你的膠原蛋白,但只要你有決心,它永遠無法偷走你的挺拔和輕盈。
閱讀更多
4/ 19
第 4頁,共 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