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被調侃,他氣急之下脫口「你們才吃的都是屍體」...別用一時性起,否定一個人的價值觀

吃素被調侃,他氣急之下脫口「你們才吃的都是屍體」...別用一時性起,否定一個人的價值觀

當我們想要去「糾正」別人的價值觀時,某程度是為了滿足我們內心深處的虛榮感、優越感,以為自己高人一等,彷彿在告訴著對方:「你這樣想是錯的,你應該照我的正確方式生活。我想要拯救你脫離苦海。」

 

我有一回參加一場喜宴,在漫長等待新娘與新郎進場、出菜的空擋時,大家只能吃個小菜、聊著天,打發時間。

 

全志是個虔誠的佛教徒,而且是個嚴謹的素食主義者。

 

「對了,全志,你不是吃素的嗎?怎麼沒有去坐素食桌?」小偉隨意問著。

 

「因為主人家沒有特別開素食桌,所以就只能單點『位上』。」全志回答。

 

「如果開全素桌的話,就必須湊齊十人開桌,不然就浪費了,所以現在比較流行的做法,是單獨位上,只是除了原本的桌錢外,要另外加上那位素食的價錢。」小芸說。

 

「是喔!這樣不就要主人家因為那個吃素的人另外負擔費用?吃素真的很麻煩喔,大家說是不是?」一向講話有點白目的阿凱說。

 

這時候我就有點不祥的預感,感覺阿凱的說法會「捅一個馬蜂窩」。全志本來就是素食者,今天要跟大家坐一起,已經有些彆扭了,你還講這種白目話……

 

全志的臉色有點不爽。

 

阿凱接著繼續問:「全志,那你吃全素,還是半素?聽說有種叫做『鍋邊素』的?吃素真的比較好嗎?會比較聰明?還是佛祖會比較保祐啊?」

 

全志臉色已經黑得滿徹底了。

 

接下來,全志也不甘示弱,開始跟阿凱還有大家說明「吃素食的好處」,也批評了「吃葷食的壞處」……在有點火藥味的氛圍下,開始有些人也加入戰局……

 

「素食對身體負擔比較輕,科學證明人類本來應該就是素食者,我們的腸胃不適合肉食。」

 

「如果人類真的是天生的素食者,怎麼會有肉食性動物的『犬齒』?」

 

「肉食都會打進很多抗生素及對身體有害的添加物。」

 

「素食難道就都沒有農藥?」

 

「素食者對於生命比較尊重,比較有慈悲心。」

 

「難道吃肉的人就不會有慈悲心嗎?這哪有什麼因果關係?」

 

大家開始你一言我一句講個沒完,全志有點弱勢,畢竟全場只有他一位素食主義者。雖然我試著緩頰,但效果不大。更機車的是,那個白目的阿凱「點火」後沒多久,就到外頭去抽菸了。

 

最後,終於挨到了新娘新郎進場,緊接著就開始上菜了。

 

這時,全志默默說了一句話:「請大家仔細看著眼前的菜,豬腳、烤鴨、滷牛腱,這些動物都有生命,也都有感覺,在它們被『屠宰』那一刻的恐懼、哀嚎與痛苦,如果是你會有什麼感覺?

 

「其實,你們大家在吃的,都是『屍體』……」

 

現場陷入死寂般的沉默……

 

否定一個人的價值觀,也等於否定了對方的人生

 

我並不打算跟大家解讀到底素食主義好,還是肉食主義對,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什麼是價值觀?

 

從某些層面來說,價值觀就是一個人生活了幾十年,經驗累積下來的「執著」。

 

 

一個人會有某種價值觀,必然有他自己堅持的理由,在大多數的情形下,很難評斷絕對的對錯。他有他的堅持,你有你的信仰,原本可以相安無事,只有當我們試圖說服別人接受我們的價值觀時,才會產生摩擦。

 

很多人以為自己很有「智慧」,想要說服別人,表現一下自己,殊不知,這是一種極為愚蠢的想法,其實,當他們高談闊論說服別人的那瞬間開始,就已經是笨蛋了。而當有些笨蛋不懂裝懂,好像一副很聰明的樣子,他們的愚蠢就達到了極點。

 

當我們想要去「糾正」別人的價值觀時,某程度是為了滿足我們內心深處的虛榮感、優越感,以為自己高人一等,彷彿在告訴著對方:「你這樣想是錯的,你應該照我的正確方式生活。我想要拯救你脫離苦海。」

 

這種想要提出建言,想要控制別人的欲望,往往就是造成人際交往關係的致命障礙。因為沒有人會承認自己的「價值觀」是錯的,自己存有不正確的「執著」。

 

講白些,你自己想要去控制、改變別人的念想,不也是一種「執著」嗎?

 

我們必須學會尊重別人,尤其是那累積了幾十年生活經驗的「價值觀」。尊重,就是給別人一點「喘息」的空間,讓每個人可以用自己的「生命節奏」好好活著。

 

當你發現對方價值觀與你不同時,最有智慧的方式就是「閉上你的嘴」。

 

沒有人喜歡被「糾正」,尤其是「價值觀」,因為這某程度代表否定自己過去幾十年的經驗、思想,代表過去幾十年的路走偏了,甚至是白活了,這是很嚴重的「人格否定」。所以當有人提出改變價值觀的「建議」,多數人心裡的直覺反應是「被挑戰了」,甚至是被羞辱了,自然心裡起了想和對方爭辯、拚命的念頭,我們講再多,再有道理,對方都聽不進去的。

 

「抽菸會得肺癌,所以為你好,要戒菸。」

 

「喝酒會得肝癌,所以為你好,要戒酒。」

 

這些「好建議」新聞都在報,政府也都在宣導,但抽菸的還是繼續抽,喝酒的還是繼續喝酒,為什麼呢?其實,抽菸、喝酒的人自己也都知道,戒菸戒酒對身體好,只是該戒的時候未到,所以「暫時」繼續抽、繼續喝。

 

很多人不明白「時候未到」的涵義,也不懂得「時候未到」就應該安靜等待的智慧,「硬」來的結果,只是兩敗俱傷,不只是我們感到失落,對方也會因此關上心門,甚至埋下心結。

 

我們必須習慣,更重要的,不要期望世界繞著我們旋轉,不要用自己的標準,特別是自以為的道德標準去批評別人、去限制別人。相信我,你會快樂很多,你的人緣也會好很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改變需要掌握契機

 

不要輕易說服一個人改變,不要因為別人愚蠢的行為感到難過,不要因為別人不努力向上而失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我們難以全程參與,更無法監控與介入。

 

當我們選擇閉上嘴,並不是一種冷漠,也不是拋棄對方,只是在權衡之下,選擇一個更有智慧的做法。

 

人生有些事情需要「緣分」,等時候到了,對方撞到牆了,當他真心向你尋求改變,當他願意將自己的心「清空」時,我們再給予真心、實用的建議,這時才能產生正向的化學變化,這也是一種水到渠成的智慧。

 

如果,「緣分」始終沒有出現,這就是「命」,每個人一生本來就有他自己的造化,不必勉強,隨緣本身就是一種智慧。

 

我記得多年前,家人都力勸父親戒檳榔、戒菸、戒酒,不管再怎麼威脅利誘,總是徒勞無功,我父親總是說,他一生就這麼一點嗜好,如果全戒掉了,那活著還有什麼樂趣?就這樣過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醫生宣布他得到了口腔癌,就在看完病理報告的隔天,我父親檳榔、菸及酒,全部都戒了⋯⋯幾十年的爭執苦勸,在一夜之間全改變了。

 

人生很多事情,需要的就是「緣分」,無論是你想或不想面對的「緣分」,它們都將帶給你「改變的契機」。

 

我常跟讀者們說:「倘若你們在我的書中發現任何有用的話,請記住並努力去實踐,這樣一來,我的努力也就值得了。如果你們覺得我的書沒什麼用,那就算了,沒有關係,也不用因為把書擺在一旁而覺得不好意思。」

 

我從來不用「說服」的方式來影響任何人,因為我知道肯定會得到很大的阻礙。我只是以提供「參考」的方式,在對方沒有壓力的情境下進行正向思維的傳遞。

 

當我們硬要人家接受,人家越不接受,當我們越是請對方當參考就好,對方反而願意聽進去,這是基本的「人性」。因為不用否定自己,不是被說服,而是自己保有「主動選擇的自由」。

 

試著給每個人更大的「喘息」空間,包容每個人獨有的「生命節奏」,不要嘗試在「緣分」未到的時候去說服任何人,我們唯一該做的、能做的,就是從改變自己開始,專注自己的改變,用自己的生命故事證明正向價值觀的力量,這會超越一切語言並觸動無數人的心,更是支持他人改變的勇氣與力量。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做一個簡單的好人》,方智出版,許峰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