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3
李雅雯(十方)
編按:很多人都知道,理財作家富媽媽十方,因為一場家庭火災開始學習理財而致富。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她跟科技業的先生,兩人實際上如何安排薪水?如何計算目標?做哪些事來達到目標?在他們家會做簡單的家庭財報,每年認真看待邁向自由的「業績」。比如: -為加速存下本金,他們有幾年時間選擇不出國旅行。-為了資產累積效率,他們尊奉「不買自住房」的鐵律。-在他們家,不 檢討 「年收入」,而是 檢討 「被動收入」的目標達成率。 直到幾年前,先生因科技業工作壓力太大,長期飲食不正常不僅得了糖尿病,甚至患上重度憂鬱症,嚴重到無法下床去上班,而在46歲那年,毅然離開職場。以當時情境說是「被迫提早退休」也不為過。只不過,多虧多年來長遠布局,使得他們當時被動收入已大於家庭支出,早就財富自由,先生本來就隨時可以「主動」提早退休。 或許有人會覺得,科技業薪水高,當然可以財富自由。真的是這樣嗎?有多少高薪的人,還身陷高額房貸、家計負擔,或者為籌措孩子未來教育費用,而不敢想像自己何時才能退休?事實上,薪資高低並非主因,有計劃的分配、運用有限的上班族薪水,打造出被動收入系統,才是真正的關鍵。很多人會自我設限「以我的條件,不太可能達到財富自由……」,但事實上,下定決心的那一刻,你的命運就改變了。以下舉出1個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沒有高學歷、家計負擔重、低薪工作者,他們都做到了。
閱讀更多
2022-12-23
王百祿
筆者在時報系跑科技新聞時,近身觀察KT推動科技政策與科技產業的12年裡,看到李國鼎如何將最初,來自海外一位專家的建議,經過多方討論、驗證,最後成為政策,而政策從由部會提行政院通過,編列預算,督導執行、追蹤、 檢討 修正,到發生產業規模,最後成就一項大產業的經過。台灣的電子工業、電腦產業、半導體產業、光電面板產業就是這樣一步一腳印的經過多少溝通協調、多少步驟,以及前後至少10年光陰才卓然成形。
閱讀更多
2022-12-06
104高年級
16歲踏入職場,25歲存到人生第一桶金。秉持著對自己嚴苛要求的鐵血紀律,她連續記帳23年、存薪50%,除了精明理財之外,她也曾走過百岳、長征西班牙朝聖之路健行800公里,退休的11年不間斷的體能訓練,讓今年54歲的粉圓妹,仍然神彩奕奕,建立鮮明的個人品牌,持續寫下精彩的人生故事。
閱讀更多
2022-10-17
王琄
2022.10.17編按:被譽為「媽媽專業戶」的資深演員王琄,曾多次以媽媽角色入圍金鐘,並拿下3座金鐘獎獎座。王琄今年再度以「公視人生劇展-無常日常」第7度入圍金鐘獎,在劇中飾演深陷地震喪子之痛,失智症又纏身的母親,入圍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是否有機會擒下生涯第四座金鐘獎座,值得期待。(原文刊載於2022/6/16,更新時間為2022/10/17)
閱讀更多
2022-10-11
莎莉夫人(Ms. Sally)
能生的時候,不想生;想生的時候,生不出來。 這黃金十年,如果我有了孩子,我哪有現在這個位子。 ─戲劇《未來媽媽》經典台詞。
閱讀更多
2022-08-19
職場心理專家 邱文仁
編按:47歲的「第一名模」林志玲,在2019年6月6日與日本放浪兄弟(EXILE)成員AKIRA結婚,今年更迎來兩人愛的結晶。林志玲結婚3周年紀念日時,罕見曝光一家三口的牽手照,在個人臉書感性寫下:「3周年一家3口牽手手,平平安安3Q,平淡就是福,剛剛好的幸福,剛剛好的優雅。」林志玲與AKIRA(黑澤良平)婚後定居日本,今年更升格當媽,這兩年的疫情使她的生活出現變化,透露幾乎足不出戶,生活也回歸簡單,與自己相處的時間多了,可以更澄澈的看見自己的內心,並了解生命中的排序與核心,「自己當了媽媽之後,也更常想念我的媽媽,更深深體會到母親的偉大」。她近日推出新書《剛剛好的優雅-志玲姊姊修養之道》,就是成為人母之後送給兒子的禮物,她在自序中寫道:「面對一個不可思議的生命,看著他成長,對我而言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饋贈。卻也了解到,他的成長將由我們來啟蒙。」希望教會孩子如何尊重他人、忠於自己,面對困境與保持初心。林志玲也說,很多人覺得她的正能量是天生,其實正面思考也需要多年養成,直言自己:「不完美也有情緒,只是我會換個角度換個態度,盡量不要傷別人」。她的高EQ一直為人樂道,以下這個小故事,就可以看出她的修養有多好!(原文刊登於2019年,更新時間為2022/8/19)
閱讀更多
2022-07-18
郭美懿整理
6年感情敵不過一隻哥吉拉模型?!近日一位女網友私自將丈夫珍藏的哥吉拉送給親戚小孩,讓丈夫爆怒離家還鬧離婚,她上網求助,並抱怨丈夫「為了一個模型那麼幼稚」、「像個小男孩一樣」,上網公審反遭網友打臉:「不尊重人在先」。對此,身心科醫師林奕萱認為,這位太太不但不尊重先生,更侵犯了對方的「個人界線」,上網公審完全都在 檢討 被害人,「離婚恐怕是早晚的事」。
閱讀更多
2022-07-01
林恩如
「『跌得越深,就要蹲得越低』,每一次的失敗都是累積經驗值,曾數次在股海中大起大落的我,在最後一次慘賠之際,決定重新檢視每一個交易環節,記得當時每天睡不到3小時,靠著手繪K線圖,研究台股歷年走勢,終於打造屬於自己的『超簡單投資法』,重新出發之後,不再整天盯盤,就能輕鬆獲利。」
閱讀更多
4/ 18
第 4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