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8
林依榕整理
幾點睡才算熬夜?半夜11點?12點?答案恐怕會讓你吃驚。重症醫師黃軒指出,越晚睡的人越容易胖,甚至最高全身肥胖風險暴增35%,他也點出和早睡的人相比,習慣晚睡的人會包含的6大特徵。
閱讀更多
2024-09-28
李季洋
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2026年預計將突破20%門檻,進入「超高齡社會」。面對快速老化的人口結構,政府、民間和高齡族群自己該如何確保老年生活品質,已成為不容擱置的議題。《今周刊》於9月27日舉辦第八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其中富雅退休生活邀請嘉裕西服前總經理、《退休練習曲》作者江育誠、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柏憲及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周道君分享,除了妥善利用政策提供的社區資源,多培養興趣、多運動和妥善選擇生活空間也都是幸福熟齡人生的關鍵。
閱讀更多
2024-09-27
林暐鈞
《今周刊-幸福熟齡》於9月27日舉辦第八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在身心養生保健講堂部分,邀請到蓮花基金會董事長黃宗正以《從樂活到終活,智慧的人生》、Gaia Torah行銷長黃韋寧、Gaia Torah亞太區代言人唐豪悅醫師以《寵愛自己,喚醒天然重生之美》為題分享,為蒞臨的大家預備美好的老後人生。
閱讀更多
2024-09-24
劉詩瀚
熟練地翻著荷包蛋、烤土司,加上水果點綴,一旁的牛奶才剛微波好,一天二人三餐四季,就是現在生活的寫照,手做早餐是美雲(化名)年紀漸長後養成的習慣。
閱讀更多
2024-09-23
黃靖文
台灣2025年就要步入超高齡社會,屆時台灣將有逾半人口,都是45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這也代表就業市場會徹底洗牌。因為少子化,許多企業面臨缺工潮,另一方面,卻缺乏招募中高齡求職者的經驗,更別說留住他們。「數位職能不足」、「體力衰退」等,這些都是各界對職場中高年級生的偏見,更讓不少企業主誤以為,中高齡求職者總是「離職率高」。104人力銀行建議,在招募中高齡就業者的同時,也應同步改善職場環境。知名居家用品商IKEA,在2020年開始大量招募中高齡就業者,同樣碰上留任碰壁的問題。改善職場環境後,台灣IKEA的中高齡員工留任率,已經提高到6成之上,比去年提升了近30%。
閱讀更多
2024-09-18
陳志恆
女兒大概從兩歲多起,就很在意輸贏。正確來講,是很想贏,不喜歡輸。所以有時候我們會利用這一點,促使她去完成該做的事,像是飯前洗手、睡前刷牙、收玩具等。「看誰第一個把手洗乾淨!」「誰要當第一名洗澡的人?」每當聽到這些話,女兒就會趕緊動起來,去把大人要求的事做好,比不斷催促還有效。然而,她這好勝不服輸的個性,也常反應在玩遊戲上頭。
閱讀更多
2024-09-12
李美蘭
無論多麼平等的關係,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一名引領和維持團隊凝聚力的角色,換句話說,如果團體裡沒有主導者,也無人積極整合、協調意見,時間一久,這個團體的組成就會不了了之。同時,團體中的成員若多採消極、不合群的態度,那麼該團體也不會持續太久。因此,唯有領導者和成員之間能相互配合,團體才能持續下去。
閱讀更多
2024-09-10
嫺人
編按:作者嫺人在金融界工作了20多年、當上高階主管,卻在49歲無奈選擇「被退休」,比她原本規劃的退休年齡還早了6年。一方面基於深怕錢不能撐到老的擔憂,一方面也不希望成為親友眼中的「閒人」,她開始整理財務,讓不工作後的現金流可以安心養老。嫺人重新調整規劃自己退休後的資產配比,成功實踐了退休後依然能有現金流的安心生活。
閱讀更多
2024-09-09
子安
「財富如同氧氣存在並環繞於我們生活的四周,但多數人從未正視財富,了解財富。」本書作者子安將羅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窮爸爸》看了100遍,並成功打造存款收入、財富自由方法落地實踐方法,實現從薪資人民幣1200元到身價過億的傳奇經歷。
閱讀更多
2024-09-05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父母是孩子在成長時期的最重要支持系統之一,許多人習慣用「負向語言」來試圖激勵孩子:「這麼簡單的事都不會做?」、「這有什麼好哭的,丟臉!」或許這只是表達父母的期待、或希望孩子做得更好的期許,但這些由父母帶給孩子的想法,會慢慢變成他們自己的信念價值,然後逐漸成為這樣負向對待自己的大人。
閱讀更多
5/ 30
第 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