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時坐爸爸機車後座,讓他為我擋風無比幸福!他背後透到我胸前的體溫,是溫暖我一輩子的溫度

40歲時坐爸爸機車後座,讓他為我擋風無比幸福!他背後透到我胸前的體溫,是溫暖我一輩子的溫度

「由布院之森」,九州最受歡迎的觀光列車。

清晨博多車站的月台上,大家都興高采烈地與列車合照。接近發車的前一刻,駕駛艙前依舊是長長一列等待合影的人龍,直到站務員的登車廣播聲響起,才匆忙地跳上車廂。

列車一開動,乘務員仔細地介紹著車上的各項設施及沿途風景,乘客們又迫不及待地拿出各式精美的鐵路便當來拍照。每個人都難掩心中興奮的情緒,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對於乘務員的解說,並沒有太多人在意。

 

勝過窗外美景的一幕

 

緩緩前進的車廂中,右邊鄰座的一對夫妻帶著孩子安靜地看著窗外的風景。年輕的媽媽拿出紙袋裡的冰淇淋,三個人一邊吃著冰淇淋、一邊討論著由布院之森與各號列車的差異和行駛時間。吃完冰淇淋後,媽媽仔細地將冰淇淋的紙杯收疊好又放進了紙袋裡。

 

爸爸從背包裡拿出一張地圖,攤平在小桌上,一家三口湊近看著密密麻麻的路線。孩子開心地站了起來,指著地圖上的線條,討論起今天列車的行車路線。

 

突然傳來興奮的一句:「啊,我知道了!」順著聲音望去,看見鄰座的孩子轉身從座位上的背包裡拿出一本小筆記本,隱約看到筆記上的線條和歪斜的字體,一家人熱烈地討論這幾天搭過的各種列車型號及所走過的路線。

 

孩子是個鐵道迷,每當講到自己喜歡的列車,聲音總是不自覺地提高音量,眼睛裡也散發著一股光芒。拿著筆在筆記本上書寫著爸爸跟他分享的各種關於鐵道知識。

 

 

列車一路行駛,從城市到曠野,窗外的景色也從水泥叢林變成了綠意蒼蒼的群木山林,行經過一處瀑布時,列車刻意放慢了速度,乘務員拿起了麥克風提醒乘客往右邊的方向望去。

 

乘客紛紛起身靠向右邊的車窗,更多的人早已提前準備好了手機,打算記錄下這片美好的風景。右座的媽媽輕輕地抱起孩子坐在自己的大腿上,一家三口緊緊地靠在一起看著窗外的風景。

 

又過了一段時間,乘務員的聲音再次響起:「等一下列車的左前方會經過一所小學,如果有看到在操場上的小朋友,請大家熱情地對他們揮揮手。」所有的人又再度拿起手機對準了左方的車窗。

 

右座的媽媽示意孩子站在座位上就好,爸爸則微笑地伸出手摸摸孩子的頭。

 

看著車廂內的乘客,舉起手機隨著乘務員的導引忽左忽右的奔忙,再對比右座溫馨的一家三口安靜地坐在座位上,沉浸在三個人的小小世界裡,是多麼溫馨又幸福啊。

 

這段在家人陪伴下一起經歷的旅程或許短暫,也或許多年後未必能再憶起今天所看過的畫面,但相信這樣的情境必將帶給孩子一生的溫暖。

 

陪伴,最簡單卻最珍貴

 

網路上經常看到一句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幼年的經歷對一個人的人格發展有著相對性的影響。

 

在快樂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能將快樂傳遞給更多的人;在批評中成長,也將帶著自卑的心在一生中不斷地踩踏他人;而身處暴力的環境,成年後恐將無法理解什麼叫做尊重。

 

如何為孩子創造一個足以療癒一生的童年,便成為父母教育環節最重要的第一課。

 

我們都是在成為父母後,才學習如何當父母。但每個家庭的環境不同、條件不同,即使是同一個家庭裡出生的孩子,個性上也可能有著天壤之別,對於親子的教育卻不能像科學實驗般有精準的數據可以參考。

 

誰都不願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點,但真正的起跑點應該是從幼年陪伴開始,而非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才告訴他們該怎麼轉彎,用自己的價值觀來判斷好壞,用大人的視野來告訴孩子什麼才是你們需要的。

 

而忽略了應該一起停下腳步,陪伴傾聽他們真正想要的。事無絕對,誰也不敢保證,我們此刻認為正確的答題方式,就足以提供孩子解答一生所將遭遇的難題。

 

不管走到哪裡,時常能看到科技育兒的家長。在餐廳裡怕孩子吵鬧,就在桌前擺上一台平板電腦,在咖啡廳裡怕孩子坐不住,也丟給他們一台手機;一群大人開心地聊天,一票孩子則是沉浸在螢幕的世界裡。

 

這樣的科技冷漠似乎慢慢成為了大多數人生活之中的常態。長此以往,親子之間的距離將會愈來愈大,這個小小世界也將變得愈加冰冷。

 

著名心理學家哈利‧哈洛(Harry F. Harlow)曾經利用恆河猴做過一連串的實驗,得出的結論之一是:愛源於接觸而非物質。

 

母愛的本質並非單純地滿足孩子的飢餓、乾渴,它的核心是接觸性的關懷。而虛擬代母養育長大的猴子不僅無法融入猴群,還對同伴產生極大的敵意與攻擊性,甚至失去繁殖和養育後代的意願與能力。

 

而且一旦錯過建立情感紐帶的關鍵時期,便無法再次產生連結,所造成的傷害也將無法彌補。

 

「有空多陪陪孩子」,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成年人的生活節奏太過快速與忙碌,能給予陪伴的時間愈來愈少,許多人期望用物質來填滿或彌補自己的虧欠,然而給得愈多卻可能將孩子推得更遠。陪伴很重要,看似最簡單卻也最容易被忽略。

 

 

列車緩緩駛入由布院車站,小男孩的爸爸收起手上的地圖,媽媽也叮囑小男孩不要忘記將手上的筆記本收入背包,三個人一起慢慢地起身,隨著人群走下列車。小男孩開心地站在寫著由布院車站的站牌前拍照,然後指著身旁的列車說:「我還要和爸爸在列車前再拍一張,貼在我的筆記本上。」

 

由布院的風景很美,美到讓各地的人都願意不辭其遠的特意到訪。但是對我來說,眼前的這一幕,更勝那些遠山近水、藍天白雲所構築的畫面。

 

最美的風景不一定在很遠的地方,擁有再多的物質也未必能獲得更多的幸福。

 

隨著年紀漸長,走過的風景也愈來愈多,但小時候坐在爸爸燙手的機車油箱上,騎過的那些尋常街道,卻深刻得勝過每一處風光名勝;在機車上迎面吹來的風沙,似乎也比那在山頂吹過的風還清涼。

 

多年前的一天傍晚,當我兒子因為看卡通而拒絕了阿公例行每日騎機車載他兜風的邀請時,我看到爸爸牽著機車時的表情,從期待的笑容變成些許失落。

 

 

我跳上了後座,「孫子不坐,我坐啊。」爸爸愣了一下,笑著騎上了機車。我摟緊爸爸的腰一起往田埂裡騎去。「不可以隨便應付喔,載孫子騎多遠就要載我騎多遠。」

 

四歲時,坐在爸爸的機車前座吹風是一件快樂的事,四十歲時還能坐在爸爸的機車後座,讓爸爸為自己擋風更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從兒時那股爸爸手臂圈在我胸前的力道,到現在換成從爸爸背後透到我胸前的體溫,是能夠讓我溫暖一輩子的溫度。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時報出版,林永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