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但要父母完全不再關心成年子女的生活,真的並不容易。我雖然不會過問他們的人生,但心裡不可能完全沒有任何牽掛。 我在子女還在就讀國中和國小時,就失去了工作。或許他們體諒父親的經濟狀況,所以沒有人提過要出國做交換學生,讓我省了很多錢。我曾經直接斷了他們的期待,跟他們說:「我只負擔你們到大學畢業的學費,以後你們要念研究所或出國念書,請自己籌錢。如果未來要創業,我也不會出錢幫助你們。」 我的3個子女真的從來都沒有跟我提過以上的需求。既然如此,他們以後要從事什麼工作,我哪有資格表達意見?
閱讀更多
2024-10-01
郭美懿
夫妻帳戶共用是常見的事,但若銀行帳戶持有人過世,配偶未經全體繼承人同意便逕自領出存款,就是觸法!新竹一位蕭姓男子身後留下進千萬遺產,其陸籍配偶陳女卻持蕭男生前交付的存摺、印章,私自到銀行取款,前後共計約887萬元,事後遭蕭男家屬提告。新竹地院依行使偽造私文書等罪,判處有期徒1年。陳女因為不想被入獄,將侵佔的遺產全數歸還,並另賠30萬,取得家人和解,最終獲緩刑3年。
閱讀更多
2024-09-27
郭美懿、林暐鈞
台灣將在明(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然而活到老,也要活到好、活得有尊嚴與健康,這就需要預先做準備。《今周刊-幸福熟齡》於9月27日舉辦第八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特別邀請永豐銀行信託處資深協理林麗真、普華家事與高齡權益部門主持律師賴芳玉,以及北市聯合醫院前總院長黃勝堅,針對「理想熟年規劃」來做分享。
閱讀更多
2024-09-10
嫺人
編按:作者嫺人在金融界工作了20多年、當上高階主管,卻在49歲無奈選擇「被退休」,比她原本規劃的退休年齡還早了6年。一方面基於深怕錢不能撐到老的擔憂,一方面也不希望成為親友眼中的「閒人」,她開始整理財務,讓不工作後的現金流可以安心養老。嫺人重新調整規劃自己退休後的資產配比,成功實踐了退休後依然能有現金流的安心生活。
閱讀更多
2024-09-10
盧亞屏
台北的王哥再過一年就要退休,他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退休後到鄉下種菜、悠閒過日子,但太太怕曬又怕蟲,更不想花錢在鄉下買屋,夫妻倆常為此吵架。不久前,他們看到媒體人范琪斐跟美籍老公,因彼此對老年生活想像不同而離婚,兩人才理性思考第二人生要怎麼過、在哪裡過?究竟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才能讓彼此都滿意?「卒婚」是近年在日本興起的一種新夫婦關係,夫妻間因為存在一些歧見或是對渴望的生活型態、地點沒有共識,以分居或部分分居(平日同居但週末分居),抑或是同居不同房間(家庭內卒婚)的方式生活。日文的「卒」有結束之意,學校畢業稱為「卒業」,而「卒婚」顧名思義,就代表著夫婦關係至少在「某一部分」是結束的。這個部分或許是迫於無奈,也或許是歡喜協議的結果,夫婦選擇分道揚鑣各行其道,但並不選擇離婚。
閱讀更多
2024-08-30
謝青樺、李秋藝、林翰飛
詐騙手法日益翻新,要如何防護自己的退休養老金?如何有尊嚴的為自己的健康及財產做老後安排?就趁此時,聰明規畫自己的後半生!
閱讀更多
2024-08-27
蔡曉萱整理
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 ,2024年第1週至第32週累計之類流感門急診人次,為去年同期的1.7倍,面對流感全年化的威脅,最重要是「預防勝於治療」。尤其不少65歲以上熟齡族自認身體勇健,不需施打流感疫苗,卻忽略免疫老化導致抵抗力下降的狀況。醫師提醒,大眾應改變「流感冬天才會有」、「流感疫苗打完就立刻見效」、以及「流感疫苗保護時效都一樣」3大NG觀念,透過「提前施打」避免成為家人負擔。
閱讀更多
2024-08-19
嫺人
編按:作者嫺人在金融界工作了20多年、當上高階主管,卻在49歲無奈選擇「被退休」,比她原本規劃的退休年齡還早了6年。一方面基於深怕錢不能撐到老的擔憂,一方面也不希望成為親友眼中的「閒人」,她開始整理財務,讓不工作後的現金流可以安心養老。嫺人重新調整規劃自己退休後的資產配比,成功實踐了退休後依然能有現金流的安心生活。
閱讀更多
2024-08-14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對於家中有失智...等身心障礙家屬的家庭,或多或少有聽過「監護宣告」這個法律專有名詞。
閱讀更多
4/ 30
第 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