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插管

顯示第 131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61

要搶救還是放手?看親人受苦,是世上最難受的事,只要帶著善意做決定,他們都能理解

tCol 2018-11-13

愛長照

要搶救還是放手?看親人受苦,是世上最難受的事,只要帶著善意做決定,他們都能理解

突然的被推到前線去面對家人的死亡,不是一件你曾經預想過的事。當下情況那麼混亂,你卻必須做出立即的反應與決定,急救與否、 插管 與否?你不是醫療人員,只能憑著僅有的訊息做出判斷,你同意讓家人 插管 治療,已經是你當下能做出的最好決定。

閱讀更多

靠老公小孩,還是靠政府?女人想「三靠」其實不牢靠!4個老後樂活規劃必學

tCol 2018-09-19

愛長照

靠老公小孩,還是靠政府?女人想「三靠」其實不牢靠!4個老後樂活規劃必學

我之前有一篇文章:《女性活得久卻體力弱?注意!五年級女性是長照的高危險人口》,引來一些迴響。譬如我提到小女生不愛運動,當了阿嬤還是不積極,網友回應:「在講我,我都不運動」。我提部分女性會有「三靠迷思」(靠先生、靠小孩、靠政府),網友也回應:「真的!我媽完全是這種思維」、「我本來也想靠政府><」。

閱讀更多

告別若是拖得太長,就會苦成煎熬

tCol 2018-09-14

寶瓶文化

告別若是拖得太長,就會苦成煎熬

因急病逝世,對於死者的家人和醫護人員而言都稱不上安詳,我們需要時間找出病因,家屬需要時間告別;然而,告別若是拖得太長,就會苦成煎熬。

閱讀更多

鬼門關走一遭!紅斑狼瘡險奪命 她熬137天奇蹟康復

tCol 2018-09-03

林芷揚

鬼門關走一遭!紅斑狼瘡險奪命 她熬137天奇蹟康復

47歲的梅女士日前因「全身性紅斑狼瘡」急性發作緊急送醫,住院期間出現急性腎衰竭、肺出血等狀況,病情每況愈下,家屬都已做好心理準備,沒想到在搶救三個多月後,梅女士奇蹟似地康復。

閱讀更多

人生的最後期末考:得到重病的時候,會想知道自己的病情嗎?

tCol 2018-08-29

商周出版

人生的最後期末考:得到重病的時候,會想知道自己的病情嗎?

如果有一天,你年紀大了被醫師診斷了重病,你會想知道自己的病情,還是不想知道,都交給家人決定?A. 想完全知道,連細節的部分也是,自己的生命自己做主。B. 想知道,但不用知道這麼詳細,差不多就可以了。C. 不想知道,請跟我的家人說,他們幫我決定就好。D. 其實都可以啦!醫師你決定就好了!E. 沒想過,我也不知道自己想不想知道。

閱讀更多

把愛傳下去!「一碗麵的故事」姊弟投入長照

tCol 2018-08-23

盧郁安

把愛傳下去!「一碗麵的故事」姊弟投入長照

你還記得一碗麵的故事嗎?這個感動全台的故事迄今已12年,老二魏雪婷和老四魏學聖因為感念母親曾受人照顧,相繼成為照服員,希望能將這份愛透過長照傳遞下去。

閱讀更多

直腸癌不一定要「開腸剖肚」 內視鏡也可切除腫瘤

tCol 2018-07-17

林芷揚

直腸癌不一定要「開腸剖肚」 內視鏡也可切除腫瘤

63歲的侯女士平時身體沒有不適,但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後懷疑有腸癌,進一步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果然在直腸發現一個4.5公分的腫瘤,屬於0期直腸癌(原位癌)。幸好發現得早,醫師利用先進的內視鏡設備,成功幫她切除腫瘤,術後恢復相當良好!

閱讀更多

葉克膜、呼吸器使用率世界之冠!健保美意淪善終阻礙

tCol 2018-07-03

愛在三采閱讀

葉克膜、呼吸器使用率世界之冠!健保美意淪善終阻礙

我有一位五十幾歲的鄰居,未婚獨居的他,常到朋友家吃飯喝酒聊天。有一天,他在朋友家吃過晚餐、也喝了酒,正準備起身回家時,突然心肌梗塞昏倒了,朋友緊急將他送往某大醫院,並聯絡他的哥哥。

閱讀更多

陳秀丹/讓老人家有尊嚴地善終,國外做得到,我們呢?

tCol 2018-06-26

愛在三采閱讀

陳秀丹/讓老人家有尊嚴地善終,國外做得到,我們呢?

有一位澳洲籍的主治醫師,他是一位相當知名的靈性照顧醫師,常應邀到臺灣及世界各地教學、演講,有一次我出席在菲律賓召開的「亞太安寧會議」,這位主講醫師開場的第一句話竟然是說:「其實今天我的內心是充滿著深度哀傷的,因為我高齡九十二歲的父親,就在我要出發來此地的前兩天,在家裡往生了......。」

閱讀更多

最終微笑離開,生死兩相安 黃勝堅:安寧療護減少痛苦,更化解人生恩怨情仇

tCol 2018-06-21

林芷揚

最終微笑離開,生死兩相安 黃勝堅:安寧療護減少痛苦,更化解人生恩怨情仇

急診室裡,突然送來一位骨瘦如柴、喘得上氣不接下氣的老先生,醫師一看立刻對病人兒子說:「你父親現在呼吸衰竭,如果不 插管 很快就會走了!要不要救?」救人是醫師的天職,簡單一句問話卻讓家屬的心狠狠揪成一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說,急診室常常送來這樣的病人,醫護人員有告知義務,也必須尊重家屬,但「你這樣問我,我怎麼回答?」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