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8
蔡佳伶整理
資深藝人廖峻6年前因中風淡出螢光幕,近日復出演藝圈開YT節目《歐吉桑》,也舉辦粉絲見面會。但昨(4/17)傳出他三度中風,住進加護病房,其官方粉專「歐吉尚」也發文請大家為他集氣。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廖峻受訪時表示中風後恢復狀況良好,僅走路不太方便,未料昨天上午外傭發現他遲未起床,不僅 意識不清 還有尿失禁,送往醫院後確認中風,且有腦部出血狀況。根據統計,腦中風患者約有三分之一會再次中風,為什麼會這樣?又該如何預防?
閱讀更多
2025-03-24
郭美懿
3月山難頻傳,玉山、合歡山共有4名山友山難墜谷,遺體於3/23同日尋獲;而3/15也有17人登山團在攀爬奇萊山時,發生山難造成1人死亡。據消防署統計發現,自2021年起,山難事故連續3年創下新高,統計2024年至8月底為止,山難死亡人數就高達51人,創下22年來新高。發生事故年齡層以50歲到59歲的中高齡自組隊伍最多,其次則是60至69歲,專家呼籲,中高齡山友就算是爬「郊山」、「中級山」也應做好登山「風險管理」,包括自己當天的身體機能、天氣狀況、危險地形等。
閱讀更多
2024-12-03
郭美懿整理
新竹一名莊姓男子因肝癌末期轉入安寧病房,未料他再婚的黃姓妻子卻在丈夫死亡當天,持存摺與印鑑到農會、郵局及銀行領走莊男309萬存款。事後,莊男與前妻的子女們發現爸爸帳戶被繼母提領一空,氣得一狀告上法院,近日新竹地院依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判黃女有期徒刑10月,易科罰金30萬。律師蘇家宏指出,許多人認為夫妻財產一體,且生前提領就沒問題,其實若未獲得同意及授權,都是損害全體繼承人的權益!
閱讀更多
2024-10-01
蔡曉萱 整理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長者面臨多種慢性病問題,不知不覺中成為「多重用藥」的高風險族群。根據健保資料庫分析,台灣 65 歲以上長者近3成都有多重用藥情形。為何多重用藥會帶來風險?如何確保長者用藥安全?本文將詳細解析。
閱讀更多
2024-07-16
郭美懿
夏季持續高溫讓大家叫苦連天,甚至出現許多受到「熱傷害」的病人,據衛福部統計,今年7月截至14日為止,短短2週就有629人次因熱傷害就醫,已經超過去年同月份(887人)的7成。醫師提醒,療熱傷害最重要是「三快」—快速發現,快速降溫,快速就醫;平日要多補水來預防。不過對慢性腎臟病及洗腎的病友來說,水分補充要特別小心,建議一般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喝1500到2000 c.c.,若大量流汗時可在水中添加少許鹽,或喝運動飲料來補充體內的電解質。
閱讀更多
2024-07-15
黃靖文
靠著紙藤專業、居家收納絕活,寫了好幾本暢銷書的作家楊賢英,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後,對人生有了不同體悟。今年跨過70歲關卡,她不斷思考自己該如何面對老後、甚至離世的情境。「假如我離開了,你希望我留給你什麼?」楊賢英有次不經意的問起了女兒這個問題。她轉述,女兒稍微思索後直截了當地說:「大概是錢和房子吧。」楊賢英一時有些難過,但她很快回想起過去自己送走父母、婆婆的情境。開始感謝起自己能和女兒直言不諱探討生死議題。楊賢英說,我母親離世後留下一箱相冊,我放了5年不敢整理,鼓起勇氣翻開後我才發現,裡頭的人我都不認識,原來「父母珍視的回憶,不等於子女的回憶」。這幾年,她開始丟棄家中不需要物品,從照片、藏書,甚至是她出版的書籍。楊賢英說,做到斷捨離很簡單,「這就是一輛貨車就能解決的事」。
閱讀更多
2024-07-11
胡肇芳、郭美懿 整理
66歲好萊塢性感女神莎朗史東,以電影「第六感追緝令」紅遍全球,卻在2001年事業高峰時腦出血中風,她也因此淡出螢光幕7年。她近期受訪時透露,當時只有1%的存活率,經過搶救雖然康復,但在那段期間卻被有心人士利用了,高達1800萬美元(約台幣5.8億元)存款全沒了,連冰箱、電話,所有的東西都登記在別人的名下。隨著平均壽命延長,類似莎朗史東這樣因病 意識不清 或失能、甚至失智的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常見,那麼該如何讓老本按照意願用在自己身上?
閱讀更多
2024-07-11
NOW健康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極端高溫天氣越來越頻繁,了解熱中暑的風險、預防措施和應對方法變得尤為重要。熱中暑的發生有多種原因,環境因素是主要誘因,如長時間暴露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當環境氣溫超過35°C、且相對濕度較高時,人體難以通過出汗來降溫,增加了發生熱中暑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4-06-24
郭美懿整理
端午過後全台持續飆出高溫,中央氣象署今(6/24)晨針對11縣市發布高溫特報,包括雙北、花蓮、彰化以南7縣市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會。對此,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提醒,「才剛開始真正要熱!各地每日的高溫炎熱,似乎還沒看到盡頭!」炎熱天氣也使全台熱傷害人數急遽上升,據衛福部統計,今年6月至6/23,總計413人次因熱傷害就診;而今年上半年以來,熱傷害就診人次累計達557人,分別比去年2023年的483人、2022年的355人都還要高。醫師提醒,台灣夏季炎熱潮濕,若長期沒有適當防護,很容易就會發生熱傷害,尤以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恐怕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且死亡率超過30%。若出現中暑現象,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閱讀更多
2024-06-04
鄭秋豫
「妳的家屬呢?過來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名。」「可是我沒有家屬可以來簽名。我先生失智了,我女兒在美國。」
閱讀更多
1/ 8
第 1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