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1
李政家/功能神經學專家、脊骨神經醫學博士
在疫情日益加劇下,一般民眾除了配合政府居家隔離,戴口罩、勤洗手外,是否還有在家可以執行增強免疫力,增加自我保護的能力的方法呢?以下介紹幾種在家可以簡易執行的方式,僅供參考。
閱讀更多
2021-04-06
李易紓
女性45-52歲後進入更年期階段,因為雌激素分泌減少,會產生不少生理上的不適,像是熱潮紅、盜汗、夜汗、失眠、心悸、情緒不穩定、皮膚萎縮、陰道乾澀或發癢、尿道萎縮、尿道炎、尿失禁等,都讓女性朋友非常辛苦。針對更年期症狀,國健署建議,可以巧用飲食來舒緩改善不適症。
閱讀更多
2021-02-09
李易紓
更年期通常發生於45歲到55歲,醫師利用濾泡刺激素值(超過35IU/ml),來判斷卵巢年齡及是否進入更年期,做為是否需補充荷爾蒙的參考。更年期症狀有很多,包括失眠、熱潮紅、心悸、骨質疏鬆、記憶減退容易疲勞,或是陰道乾澀、頻尿、尿失禁、性慾減退,甚至心理面問題,例如沮喪情緒不穩等,外顯因人而異,國健署整理10大問與答與改善方法,提供即將邁進更年期的妳做為參考。
閱讀更多
2021-01-06
李易紓
農民曆上的每個節氣,如能食用當令在地食材,不但符合中醫強調的養生順應四時,從健康的角度,更能補足缺乏的營養素。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合推以營養素為出發點的「食民曆」。
閱讀更多
2020-12-18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張明才醫師 創健 營養師
中央氣象局發佈入冬新低溫特報,一項研究顯示,氣溫每下降10℃,心臟病發病的風險會增加7%。流行病學研究發現,50歲以下男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比率比女性高出許多;但女性從50歲以後,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卻逐漸追上、甚至高過於男性。年末之際,守護人體發電機絕對是重中之重。
閱讀更多
2020-12-07
根來秀行
卡路里限制法的實踐方式,除了要注意維持五大營養素的平衡,一日三餐的攝取也要注意吃七分飽即可。為了健康,要避免道聽塗說的謠言減肥法,例如只吃某種特定食物的香蕉減肥法、蘋果減肥法等,或是專門不攝取某種特定營養素,例如不吃肉減肥法。
閱讀更多
2020-11-30
根來秀行
近來,食物當中特別受到矚目的,是水果類的蘋果,蔬菜類的綠花椰菜這兩種食物。 蘋果除了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等植化素,還富含大量食物纖維、維生素。吃蘋果請仔細清洗,吃的時候不要削皮,連蘋果皮一起吃,因為蘋果皮正下方含有最多的植化素。綠花椰菜也不遑多讓,含有至少兩百多種植化素。並且還有豐富的鉻、鐵等礦物質,有助於分泌胰島素,還有維生素、食物纖維等。番茄也含有豐富的植化素,根據哈佛大學研究顯示,番茄具有抗癌作用。
閱讀更多
2020-10-08
陳偉
美國癌症協會推薦彩虹飲食法,將蔬果分類成綠、紅、橙黃、紫黑、白5種顏色,他們認為每種顏色都有不同的營養素和對應的保健功效,在預防慢性病、減少腫瘤風險等方面有不錯的效果。而彩虹飲食法同時也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
閱讀更多
2020-09-15
鄭丞傑
不少女性獲知自己有子宮肌瘤,當下會被嚇得花容失色,以為自己罹患了惡性腫瘤。事實上,子宮肌瘤是良性腫瘤,惡性機會僅有千分之2至3,也就是一千位子宮肌瘤女性中,僅2到3人為惡性腫瘤。
閱讀更多
2020-07-20
萬子綾, 黃淑君, 楊婷雅, 蔡麗瓊, 楊香容, 鄭惠文
失智和正常老化有何不同?失智又被稱為漫長的告別(Long Goodbye),它給了我們很好的機會早做安排,讓自己和家人在記憶消失的過程中,愛卻不會消失。
閱讀更多
5/ 14
第 5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