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1
香港01
天氣變化陰晴不定,相信有不少上班族人還沒到公司、一雙鞋已經濕答答,一整天下來非常不舒服,還有可能滋生霉菌!其實只要善用簡單工具,就可以超快速濕透的鞋弄乾。
閱讀更多
2023-04-16
栗原毅
目前已經證實,有兩樣食品可有效改善脂肪肝。更棒的是,這兩樣都是各位身邊可見,同時也是大家都愛的食品,那就是巧克力與酒。(原文刊載於2019/1/30,更新時間為2023/4/16)
閱讀更多
2023-04-02
中時新聞網 施春美
近年來,睡眠成為現代人關注的議題,有些人甚至需要靠醫師處方箋才能入睡,泌尿科醫師戴定恩表示,因他身為醫師、常需值班,作息常會被打亂,他現在常靠3種生活飲食方式助眠,除了睡前少用3C產品外,他平常都吃番茄、奇異果來幫助自己入睡,因番茄含有可幫助神經放鬆的GABA,而奇異果含大量維生素C,可抗氧化並幫助入睡。
閱讀更多
2023-03-27
郭美懿
台灣男性的痛風盛行率平均高於全球5倍以上,不少人因為熱愛珍奶、雞排、 啤酒 等美食而導致「帝王病」痛風發作。醫師提醒,想避免痛風發作,日常飲食就要注意,最好不要吃海鮮、內臟、動物脂肪等高普林食物,酒類、含糖飲料、尤其含果糖的手搖飲都要避免,才能免受痛風發作之苦。
閱讀更多
2023-02-14
洪雪珍
「去打工度假回來的人,找工作都要找很久,」一位28歲的上班族談起他的同學朋友,在打工度假回來之後,求職心態出現明顯變化,他說:「即使找到了,也要適應好長一段時間,要換過幾個工作才能安定下來。」(現行基本工資已調整為每月新台幣26,4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為176元,原文刊載於2019/8/15,更新時間為2023/2/14)
閱讀更多
2023-02-06
輝姑娘
窮困最大的痛苦,是根本沒有選擇「要」或者「不要」的權利。擺在面前的只有一條路:不要。
閱讀更多
2023-02-04
秦嗣林
曾經在一次演講中,有一名高中生來找我,他說我看起來很有錢,我笑著說:「我是有一點錢,但是跟郭台銘比,還差很多。」他想繼續問我如何賺錢,因為他的爸爸看起來很有錢,生活卻過得很拮据。
閱讀更多
2023-01-24
逆媳
編按:作者和先生婚後,跟所有人的媳婦一樣,為了想融入婆家,獲得婆家人的認同,努力當個好媳婦,上班忙碌了一整天還得趕回婆家拜拜、身體不舒服也得勉強自己參加聚餐,過年過節全家開心聊天,只有她一個人忙得團團轉……對傳統婆家中不合理的要求,她百般忍耐,因為所有人都跟她說:「媳婦就是這樣的!」然而當她做了所謂「好媳婦」該做的事後,心裡卻不好過。婆婆說把她當女兒看,但她從來都没有得過與小姑相同的待遇,做了九次乖巧的行動,只要有一次疏忽,公婆就會失望責備。於是,她開始思考,為了家人犧牲究竟有何意義?媳婦的忍耐,雖然暫時帶來家庭和平,但是心裡看不見的傷口卻傷害了婚姻與自己。她忍不住想怒吼,「不要再說我媽人很好了!媽媽和婆婆是完全不一樣的人格。」作者想到了自己母親,身為傳統好媳婦的她,這一輩子的付出都被視為理所當然,卻未曾被感謝。「如果我過得像媽媽一樣的話,她一定會很心痛的。」在面對種種不合理後,作者決心改變,不再事事順從。在改變的過程中,她回顧了過往許多的事,不禁恍然大悟,為何曾也是爸媽家掌上明珠的女兒,在成為媳婦角色後,竟得面對這麼多不合理的對待,而多年來媳婦們也都默默承受:「兒子在家從來都不做的家事,為什麼要媳婦(別人的女兒)去做。」「兒子不知道拜拜日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剛嫁過來的媳婦忘記卻成了千不該萬不該的事,這是什麼道理?」「夫家的聚會為什麼一定要到?甚至得看得比自己的工作和身體都還要重要!」作者認為媳婦想要得到認同,不一定要費盡心思。不委屈自己,才有辦法描繪出幸福的婚姻生活。在盡忠於媳婦的角色之前,守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成為別人眼中逆媳的她,並不是叛逆,也不是刻意作對,只是想好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在婚姻的生活裡和先生過得幸福。從順媳走到逆媳這條路上,她選擇丟棄傳統的束縛,在媳婦這個角色上,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走出了一條讓自己舒服自在的路。同時她也鼓勵讀者:「我絕對不是在慫恿大家要像我一樣。只是,萬一某一天當妳覺得不舒服,知道必須改變卻提不出勇氣的時候,若能夠想到,像我這樣的逆媳也能活得好好的,說不定就會使你產生力量。改變後的我,活得像我自己,並且活得更好。因此,我希望所有嫁到奇幻世界的別人家的寶貝女兒們,也一定要過得很好唷!」
閱讀更多
2022-12-12
謎卡Mika Lin
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那就出發吧,一個人騎著野狼,熟悉的登山背包,厚底靴與一頭亂髮。有個聲音說:「非如此不可。」遠到像宇宙傳來的訊息,又近似從身體中丹田下方靠近海底輪處發出的訊號。於是跟隨。啟程的那天,台北的天空鋪著厚厚的灰雲,我堅持這是一個人的旅行,檔車師傅堅持陪我騎到新竹。每當我說要有草莓蛋糕,就有了草莓蛋糕。我心想他為什麼對我這麼好,而我又為什麼只想逃?
閱讀更多
2022-11-14
郭美懿
近來天氣轉涼,最適合吃鍋暖身,但許多慢性病病友對飲食有諸多禁忌,也讓人疑惑:「到底糖尿病可不可以吃火鍋?」營養師指出,其實謹記八字口訣-「飲食均衡,分量適當」,注意份量與進食順序,就可以安心吃火鍋。
閱讀更多
4/ 18
第 4頁,共 18頁